胆怯的孩子害怕与人交际怎么办
“我女儿今年10岁,孩子自生下来后,身体一直比较好。她6岁左右,听到别的同学叫她‘矮冬瓜’,因为孩子的身高确实比同龄人矮一截,这可能是基因决定的,我和她爸爸个头都不高。自尊心太强的孩子从小就心理压力很重,但她从来没有给家长说过这些。一直到今年,我们发现女儿不爱说话了,放假也不出去,更不和同学们交往,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女儿在学校也不合群,我知道,女儿一定是自卑了。我想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但我们这个城市没有,想带她去别的地方看,她坚决不去。我也在网上多方查看这方面的信息,想尽办法诱导她,情况有所好转,但改变不大,以至于她的心理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因为身高上的不足而使这个女孩的心理健康受到损害,使她处于极度自卑之中,而父母又发现得晚,以至于女孩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引起母亲的注意,这对女孩来说是极其残忍的一件事情。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5~6岁是孩子社交关系的敏感期,此时是培养一个人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这是积累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之一。然而,很多孩子因为一些心理原因,比如自卑等,害怕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有严重的,导致交往恐惧症,影响心理健康。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才能走出交往的第一步,那么,这些心理有什么危害呢?
以自卑为例。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在交往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完美化,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有落落大方的交往形象,让同学喜欢自己,其实,作为父母,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只要拥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胆怯,走出恐惧的第一步,就能受到同学的喜欢,慢慢地,心结也就能打开了。
而这些交往品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