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孩子入学前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
当孩子 5~6岁后,就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当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会有些拘谨,这是因为他们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安全感,甚至无法适应。此时,作为家长不但要引导孩子调整好自己,更要在暑假时就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减轻孩子的焦虑感。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帮助孩子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1.心理准备和生活习惯准备
(1)培养独立意识。我们要告诉孩子,他在离开幼儿园的那一刻,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此时,要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并且,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告诉孩子他长大了,冷了要自己加衣服、热了脱衣服,渴了自己取水喝等,并鼓励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叠被、端饭、擦桌子、扫地等,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小大人”了。
(2)教育孩子要合群。孩子到了小学后,他们的玩伴和同学都和幼儿园时有所不同,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拿了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对此,我们要先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孩子不要斤斤计较。
(3)关注生活问题,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孩子上小学后,书本多了,学习用具也会多了,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习整理,不然总是会出现今天忘记带这个,明天忘记带那个的情况,每天总有家长急吼吼地把东西送到学校保安室。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个问题,从生活迁移到学习同样会丢三落四,比如做题漏做等。我们可以从整理玩具、整理学习用品入手,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做一个有条理的人。
(4)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强烈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地保护或包办代替,这会影响孩子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意识的形成。比如在个人方面,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出汗了要脱衣服,冷了需要添衣服;在集体生活中,一年级就要开始值日工作,每位同学都是班级小小志愿者,扫地、拖地、排列桌子、给植物浇水、整理图书等工作都会有所涉及,我们就可以提前引导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5)树立时间观念,做时间的小主人。不论是孩子画画、玩玩具,或者还是写作业,这些活动在开始之前,我们都要和孩子商量好,约定一个时长,设定好定时器并告诉孩子,当定时器时间到了后,孩子要马上停止手上的事,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怎么看钟表,我们可以用闹钟取代定时器,指针和刻度变化还能从视觉上刺激孩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约定好的时间段内,我们切记不可唠叨,让孩子自己成为时间的管理者,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拖沓,还能让孩子学会遵守约定。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相比较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家长更值得去做的是:开展亲子阅读,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社交和抗挫等能力,帮助孩子顺利融入新集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培养专注力,养成倾听的习惯;加强亲子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比如我们可以在阅读和交谈中帮助孩子丰富词汇积累,教会他们多观察,养成连续表达的习惯。丰富的阅读量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为未来的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
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习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吃饭、睡觉、刷牙、穿衣服、读书、写作业等等)就应注意培养。
2.上学物品准备
我们为孩子准备新学期一年级的物品,要以简单实用为原则,不要刻意追求时尚和名牌等,避免孩子分散注意力。这些物品通常有:
(1)书包:小学一年级孩子的书包最好是双肩书包,且面料要轻薄,不要给孩子身体带来负担,不建议买翻盖的书包,翻盖书包在整理书本上并不方便,且书包沉重。
(2)铅笔盒:功能越简单越好,铅笔盒过于花哨,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现在一般用笔袋比较多。
(3)橡皮:橡皮不用选择美观和花哨的,质地柔软即可。
(4)铅笔:推荐HB的木质铅笔,其中笔杆菱形的为最佳,能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并学会自己用卷笔刀削铅笔。小学一年级暂时不必要用自动铅笔,因为这种铅笔容易折断,并不适用于刚上一年级的孩子。
(5)尺子:带有波浪的直尺。
(6)准备一个水壶或水杯,要实用,易打开,尽量不要选择玻璃材质的。
3.作息时间调整
小学时的作息和幼儿园不一样,幼儿园学习主要以游戏为主,并且有午休时间,而上小学后,孩子基本要以学习为主,且没午睡时间。在幼儿园毕业的暑假里,我们就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9点以前上床睡觉,保证孩子有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慢慢适应不午睡的习惯。
在幼儿园时,孩子尤其喜欢看电视和动画片,所以暑假时候我们就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尽量不玩电子产品。开学后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非常清楚地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另外,一定要按时送孩子上学,千万不要迟到,且家长要以身作则,告诉孩子要有时间意识,要遵循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始,幼小衔接绝不只是知识的衔接,也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总是能掌握,但是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却不能一蹴而就。父母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家长做好充分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