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才会坚强

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才会坚强

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某小学,有个女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喜欢帮助同学,人缘关系不错,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但有一次,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求她帮忙,让她帮忙作弊,谁料没有作弊过的她因为紧张过度被老师发现,最终被老师赶出考场。

事后,她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最后羞愧地跳河自杀身亡。对这名女学生自杀事件,人们从各个角度在报纸上展开了大量讨论,谈的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在学习方面,过分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使自己伤心很久,甚至出现厌学的倾向;在人际关系方面,害怕别人拒绝自己,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同学之间出现一点小矛盾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从而使自己心神不宁,学习退步等,以上的种种都是孩子输不起的表现。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这一问题上也常常有这样的表现:胆小、畏首畏尾、在学校受批评就会难过很久甚至无法排解、不善交际、害怕考试等。而这一年龄段是孩子心理素质历练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给孩子宽松和充满爱的环境,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成功与否,父母永远是支持和爱他的,这样,孩子才会坚强。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从挫折中恢复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要进入社会,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有的人能勇敢、乐观地去战胜它,而有的人却显得懦弱、悲观,处处想逃避它。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孩子,都会遇到各种压力。比如考试不及格,竞赛不入围,升不了重点中学,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失足有过错的孩子,他们面对的问题更多。再加上父母不能正确地指导、对待他们,使这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会有话不敢说,心里的郁积得不到舒展,久而久之,就给自己造成了强大的精神压力。

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学习任务比较轻松,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孩子的心理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比如,近年来,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现象逐渐增多。究其本源,也都是些成年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原因。但对孩子来说,这些压力却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负担,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障碍。如果孩子从前话很多,突然变得沉默起来,那可能遇到了问题,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帮助。

然而,这些问题,“病”在儿女,“根”在父母。一些父母一旦孩子犯点错,或者某些方面没做好,就严加训斥,孩子哪有经受困难与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表面上看,这些孩子个性十足,其实内心十分脆弱,就像剥离的蛋壳,稍一用力,就成了碎片。

事实上,我们要认识到,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成长起来,对此,儿童教育心理学建议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