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章 雨滴溅蚀机理研究及模拟计算

1.1 引言

1.2 雨滴溅蚀基本物理过程

1.3 雨滴溅蚀建模思路和模型概述

1.4  基于单雨滴碰撞行为的Furbish et al(2007)模式建模思路及评述

1.4.1 单雨滴碰撞行为模拟

1.4.2 半经验模型评述

1.5 基于雨滴溅蚀力学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

1.6 雨滴溅蚀过程模型评述

1.6.1 预先分离颗粒沉积层与雨滴溅蚀输送的模拟

1.6.2 积水深度和流速对雨滴分离-雨滴诱导的薄层水输送的模拟

1.6.3 动态沉积层与雨滴溅蚀-雨滴诱导薄层水输送模拟

1.6.4 预先分离沉积层与雨滴溅蚀-流体输送模拟

1.6.5 雨滴溅蚀过程模拟的科学问题及展望

1.7 溅射距离模拟与观测研究评述

1.7.1 溅射距离分布理论分析

1.7.2 溅射距离观测结果分析与评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表土风蚀机理总论

2.1 表土风蚀的环境意义

2.2 表土风蚀机理及模拟计算评述

2.2.1 Gillette & Passi (1988)模型

2.2.2 EPA模型

2.2.3 邵亚平模型(Shao, 2001)

2.2.4 DPM模型 (Alfaro & Gomes, 2001)

2.2.5 全球粉尘循环模型中粉尘释放的模拟

参考文献

第3章 风沙颗粒跃移起动机理及模拟计算

3.1 光滑床面大气边界层时均特征与起动摩阻风速

3.2 风沙边界层湍流动量输运与跃移起动

3.2.1 经典的冲击起动假说和流体起动假说

3.2.2 基于湍流结构的风沙颗粒起动动态演化模式

3.2.3 模式验证的方法和途径

3.3 粗糙床面的风廓线特征及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分析

3.3.1 风洞观测的粗糙床面风廓线特征

3.3.2 风廓线的拟合方法对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影响

3.4 目前应力分解模式比较分析

3.5 基于粗糙元方向比率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起动摩阻风速模式

3.5.1 背景和问题

3.5.2 研究方法

3.5.3 结果与分析

3.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风沙跃移输送机理及模拟计算

4.1 半经验跃移解析模式评述

4.1.1 跃移通量的定义

4.1.2 Bagnold (1941)模式推导及模式评述

4.1.3 其他半经验模式评述

4.2 边界层湍流与风沙跃移过程分析

4.3 风沙跃移数值计算研究评述

4.4 粒-床碰撞的观测和模拟计算研究评述

4.4.1 总体研究状况分析

4.4.2 基于立体视角风沙颗粒轨迹追踪新方法

4.4.3 粒-床碰撞模拟计算原理、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风蚀粉尘释放机理及模拟计算

5.1 粉尘释放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5.2 风蚀粉尘源区表土微团聚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参数化方案

5.2.1 采样与分析

5.1.2 表土微团聚体粒度分布特征及参数化方案

5.3 风蚀粉尘源区典型区域地表覆盖模拟的参数化方案

5.3.1 表土可蚀性组分粒径分布的参数化方案

5.3.2 粗糙元覆盖地表的参数化方案、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及起动摩阻风速计算

5.4 模拟区域1°×1°网格摩阻风速计算

5.5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5.5.1 1993年春季巴丹吉林沙漠及戈壁区沙尘天气再现

5.5.2 巴丹吉林沙漠及戈壁区春季粉尘释放的区域差异

5.5.3 1993年春季阴山北部沙化农田粉尘释放的模拟

5.5.4 阴山北部农垦区和草原牧区1°×1°网格点平均的春季粉尘释放总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