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1993年春季阴山北部沙化农田粉尘释放的模拟

5.5.3 1993年春季阴山北部沙化农田粉尘释放的模拟

模拟结果显示(见图5-8),1993年春季一般沙尘天气下粉尘释放通量的变化是显著的,粉尘释放通量约在101~104g·km-2·s-1的数量级上变化,约有11次粉尘释放通量>103g·km-2·s-1,其中在5月8日粉尘释放通量达到104g·km-2·s-1,这次粉尘释放过程可能与中国西北“93.5.5”黑风暴相联系,有可能因为沙化农田的面积有限,仅产生了局地的粉尘释放而为未引起注意。网格点15的粉尘释放通量高于其他地区,它是阴山北部地区农田风蚀最严重的化德、商都、和察右后旗的所在地,模拟结果与前人关于农田风蚀的研究是一致的。

图5-8 1993年春季一般沙尘天气条件下阴山北部地区沙化农田的粉尘释放通量(梅凡民,2013)

与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比较,该区域沙化农田的粉尘释放通量明显高于沙漠中的流沙,而且起尘日数也多于沙漠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沙漠地区的摩阻风速低于该区域的农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一般沙尘天气是和强尘暴天气的8级大风相比较而言,用于模拟粉尘释放的NECP数据没有显示风速达到这个级别,因而认为这类风况条件下的粉尘释放属于一般沙尘天气下的粉尘释放过程。巴丹吉林沙漠戈壁春季粉尘释放强度低于沙化风蚀农田的主要因素仍是气象条件,阴山北部山区是中国北部大风日数很高的地区。

模拟结果显示,阴山北麓的风蚀农田对中国北方粉尘释放有着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