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

中国近代哲学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资政新篇》

事有常变理有穷通

《劝学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天演论》

《原强》

《辟韩》

进化论

质与力

实测

康有为

哲学思想

评价

《大同书》

三世说

《仁学》

以太说

仁为万物之源

《三民主义》

《心理建设》

《军人精神教育》

生元说

知难行易

民生史观

《訄书》

《菌说》

《菿汉微言》

俱分进化

《清代学术概论》

古希腊哲学

米利都学派

泰利斯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米尼

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

赫拉克利特

哲学思想

伦理思想

逻各斯

克拉底鲁

爱利亚学派

克塞诺芬尼

巴门尼德

爱利亚的芝诺

麦里梭

恩培多克勒

“四根”说

“爱”与“恨”

“流溢”说

阿那克萨戈拉

“种子”说

“奴斯”说

奴斯

原子唯物论

留基波

德谟克利特

原子与虚空

因果必然性

影像说

智者

演变

人物和著作

哲学思想

普罗泰戈拉

哲学思想

伦理思想

人是万物的尺度

高尔吉亚

苏格拉底

生平

哲学思想

伦理学说

犬儒学派

安提斯泰尼

第欧根尼·拉尔修

居勒尼学派

麦加拉学派

柏拉图

生平和著作

理念论

认识论

辩证法

宇宙论

政治思想

美学思想

学园派

亚里士多德

生平和著作

基本学说

理论科学

实践科学

创作科学

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

逍遥学派

希腊化思想

斯多阿学派

折衷主义

怀疑论

古代和中世纪的怀疑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

近现代的怀疑论

新柏拉图学派

基督教哲学

教父哲学

中世纪经院哲学

新托马斯主义或新经院哲学

教父哲学

两大派别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奥里根

德尔图良

奥古斯丁

生平与著作

基督教哲学

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1848~187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和发展

1871~1895年辩证唯物主义的进一步系统化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及其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公开问世

1848年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在《资本论》中的运用和发展

恩格斯军事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70年代的发展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谢林和启示》

《谢林——基督哲学家》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论犹太人问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神圣家族》

写作背景和过程

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文学总汇报》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哲学的贫困》

《共产党宣言》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