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时期。这时的社会生产力以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自然科学中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陆续出现,并在曲折中成长。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发展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其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7)以前;②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形成,这种复杂情况使世界矛盾的中心和革命中心转移到了俄国,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列宁主义产生于俄国的客观原因。列宁的哲学思想是列宁主义在哲学上的反映,并为列宁主义的实现服务。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传播与发展的新时代。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工作者的大批涌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和系统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特别是革命的胜利空前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威望,使它跨越了欧洲的界限,在广大不发达地区传播开来,并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在各地区的土壤里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影响,迫使西方哲学界不能继续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从而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有些学者企图以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来“改造”它,有些学者则从各个方面攻击它,企图驳倒它。同时,复杂的经济政治形势,特别是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新的回答。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有与前一段不同的特点。它在俄国和中国的传播和对革命运动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又在各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容,这些都具有世界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