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革命活动的时候,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正是在参加人民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社会革命经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改造旧哲学,批判地继承全部欧洲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属于青年黑格尔派,政治上曾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他们逐渐转向唯物主义。与此同时,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人们的物质利益和政治制度的关系,进一步怀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1844年他在《德法年鉴》上第一次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观点,这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历史观的出现。他在政治上也逐渐转到共产主义的立场上来。1844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力图从经济关系去探寻共产主义的必然性,把劳动看成社会现象中最本质的东西,初步提出实践标准的思想。尽管在这一手稿中他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仍然以人性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来解释历史的发展,但他提出的新思想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前进了一大步。马克思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他与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在这两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批判了抽象人性论,明确主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共产主义前景。他们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把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唯物主义、作为发展学说的辩证法、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系统地完整地公诸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