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的怀疑论
17世纪末,法国哲学家贝勒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进一步用怀疑论反对宗教和为宗教信仰提供理论支柱的旧形而上学,从而为法国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打下了基础。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休谟则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怀疑论。他认为,人们根本无法证明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还是由某种精神,或者由人们根本不知道的其他东西引起的,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关于事实的知识没有确定性。德国哲学家康德为人的认识能力划定界限,否定人能够认识物自体。他这种观点也可称作怀疑论。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就是不可知论。他们的怀疑论具有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特点。
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承袭了休谟和康德的怀疑论思想,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证主义等流派都把认识局限在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内,拒绝研究感觉经验之外的实在或现象之后的本质,实际上反对唯物主义,为宗教信仰留下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