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及其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历史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要如实地完整地再现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运用、丰富和发展的全过程,具体地勾画出它不断前进的思想线索,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规律。为此,就要对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每一本重要著作和每一个重要思想作出历史的评价,并根据它的是非得失和影响确定其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与资产阶级哲学、修正主义哲学、机会主义哲学的斗争中发展的,一些修正主义者的哲学思想和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评价、责难、挑战以至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这些思想也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围之内。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作过叙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作过研究。革命导师的有关言论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指导思想。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如梅林、普列汉诺夫也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20年代开始前苏联陆续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普列汉诺夫全集》、《斯大林全集》,公开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各种手稿,特别是哲学手稿。这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材料。前苏联哲学工作者对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若干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转变过程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地位问题;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问题,等等。由于8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学”、“列宁学”的出现和它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挑战和攻击,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与列宁的关系问题,也成为有着广泛争论而需要加以研究并正确阐明的问题。前苏联哲学工作者针对这些问题写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为编写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创造了条件。前苏联在50年代就开设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1957~1965年陆续出版的《哲学史》(6卷)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为主体的大型著作,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部分约占全书篇幅的一半。60~70年代前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系列的教材、专著和论文。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工作开始比较晚。1976年以前,中国哲学界对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许多专门问题缺乏深入的讨论和研究。1976年以后,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出版了一批论文和专著,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课程列入哲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组织力量编写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世界各国,特别是东欧各国也都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例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等国都出版了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专著。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它的理论、原理和现状是历史的产物。要理解和掌握它,就需要对它的历史有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对待革命导师的著作和言论,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状。②研究它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理解它的现状,而且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供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有些哲学分支学科如自然辩证法、辩证逻辑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离开对历史的研究和讨论,便难以前进。③研究它的历史,有助于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哲学的任务是要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对历史的经验和是非得失,应立足现实,联系历史条件,具体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坚持其正确的东西,抛弃其错误的东西,否则就会重复历史的错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可以使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