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①1883~1917年。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进行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主要代表人物有Г.В.普列汉诺夫和列宁。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如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经济主义、孟什维克主义、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等进行了斗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其内容包括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革命策略、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社会主义建设等一整套理论,而其哲学则是经过列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列宁主义哲学。它的代表作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和《国家与革命》等。这些著作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突出的是列宁提出的创立一个完整严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原则性意见,它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开辟了道路。
②1917~1945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时期。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以全部精力领导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他结合实际斗争进一步阐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的哲学专业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专门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他们在列宁的思想指导下,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由唯物主义(包括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体系。斯大林1938年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提出的体系,是这一工作的成果之一。但这一体系在当时被看作惟一科学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哲学工作者的研究,加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一研究工作基本停顿。
③194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得到了继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恢复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研究。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哲学界在新的基础上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体系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苏联哲学界还努力总结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回答当代面临的各种现实的哲学问题。他们努力揭示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辩证法。他们还广泛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社会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和无神论、人和人道主义等问题。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新的科技革命向哲学界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科学史、科学方法论、逻辑学、认识论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任务,苏联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工作。他们也广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各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各国哲学史和当代哲学的演变。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进行了评价,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反科学的哲学观点。尽管苏联哲学界对许多问题都存在意见分歧,这些问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但他们仍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积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