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0年4月,成都几家报纸都刊载了这样的消息:在国内贸易局主持下,我国首次评定出国家级烹饪、摄影、美发美容大师181名,其中烹饪大师最多,共有103名。可是一贯号称“饮食王国”的四川(当然包括拥有三万多家餐馆的号称“美食城”的成都),竟然没有评上一名烹饪大师。
与此同时,成都一家报纸刊载了这样一条消息:一位记者在成都一家较大的川菜馆请客,点了两样“老菜”:回锅肉和连锅汤。回答是:“没有。”该记者不解,询之为什么?回答是:“我们不做那些老菜。”
稍稍早一点,1999年冬天,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中国烹饪协会举行了评定我国第一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共认定出中华名小吃369种,四川省和重庆市一共只有19种,仅占5%。
这里,我还想到两个数字:去年年底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所评出的最佳厨师和优秀厨师共100名,四川和重庆一共只有4名,仅占4%。在1993年底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所评出的优秀厨师共100名,四川只有3名,仅占3%。
上述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说明,我们这个号称“饮食王国”的四川,我们长期引以为骄傲的川菜的现状并不怎么美妙。如果再回想一下近年来漫步在“川菜窝子”成都街头的所见,扳着指头算一下,著名的川菜老字号(哪些可以列入,不太好掌握,这里以1985年出版的《川菜烹饪事典》中所载的“当今名店”所列名单及顺序为准,原书所列的属于川味小吃的未抄出):三义园、利宾筵、努力餐、治德号、荣乐园、香风味、盘飧市、竟成园、谭豆花、天府酒家、夫妻肺片、少城小餐、东风饭店、成都餐厅、竹林小餐、芙蓉餐厅、金牛宾馆、带江草堂、锦江宾馆、群力食堂、味之腴、陈麻婆豆腐,一共22家。今天还在继续营业者,还能继续十几年前的风光者还有几家?
大概业内人士对于上述现象早已是痛心疾首,故而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开承认“川菜风光不再”,喊出了“振兴川菜”的悲愤之声(如《中国烹饪》1999年第3期所载宿育海、刘学治《蜀国:重振川菜大军》)。
大概四川省的领导部门也深有同感,并决心要挽回颓势。2000年5月5日,成都电视台晚间新闻的头条报道,我省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规划,决心要“重振川菜”,已经成立了由一位副省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我们承认这个令人难受的现实。
我们拥护省里这个重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