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孩子,他才愿意敞开心扉
有人说,当父母其实是一连串自我修炼的过程,尤其是要学着与孩子沟通。教育孩子同样也是如此,我们要学着欣赏孩子看似“脱轨”的行为,重视他的意见和情绪则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当你面对孩子时,你还必须时时刻刻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在父母角色上扮演得恰如其分。在这些修炼中,无疑对他的信任是最基本的,信任是亲子间沟通的基础,相信你的孩子,就是相信你自己,这是对孩子也是对作为家长的你的肯定,倘若没有人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最初的信任,认为他值得得到爱、支持和关注,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相信自己。
曾有一位家长感慨地说:“我无法和女儿交流沟通,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我想我把女儿弄‘丢’了。8月中旬,我与即将上三年级的女儿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事发直接原因是孩子在我下班一进门时提出要去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一等奖的奖品是‘背背佳’,我不假思索地一口否决了,‘不去,妈妈给你买’。当时,没解释、没商量、也没了解女儿的心理。结果,我话音一落地,她的眼泪就刷刷地淌开没完了。看到她这样,我就更生气了!‘你认为你能行吗?’就这样,她一句,我一句,各说各的理,嗓门越说越大,声音起来越高。一气之下,‘我不管了,让你爸爸管吧!’我拿起澡筐就往外走,女儿也扯着嗓门给我一句:‘你不相信我就是不相信你自己!’”
这位孩子的话不无道理,孩子是父母一手教出来的,对孩子能力的否定同样是对自己的能力甚至是教育能力的否定。只有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尝试的机会,才让孩子有历练的机会,他才会成长得更快。
成长是一个美妙但却艰辛的过程。孩子如此,我们家长何尝不是如此呢?跌跌撞撞成长的孩子,要面对很多挫折,要经受很多诱惑,正如这位妈妈一样,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光靠管束和告诫是行不通的。要了解孩子的思想,就必须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沟通,不断地给孩子输送父母爱的滋养。
家长要信任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明确以下三点内容:
(1)信任和相信他决断事情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以及当他足够大时负责任的能力。
其实,信任孩子,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并相信你的孩子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丹丹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妈妈也觉得女孩子要把数学学好很难,所以,最近她把女儿的学习交给丈夫管了,但奇怪的是,不到一个月,丹丹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妈妈很奇怪,就问丈夫怎么回事,丈夫说:“其实,我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没帮她。我只是让她对自己有信心,让她明白她可以做到一题不错。她做作业,我坐在旁边看着,如此而已。老婆,你应该对你的孩子有信心。”爸爸的一席话让妈妈明白,相信孩子,孩子就有自信做好。
孩子还小,身体娇弱,但不是无能,作为家长,不能给孩子贴上弱者的标签,相信孩子,就要相信他能出色完成各种任务。丹丹就是这样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给我们家长一个启示,我们的孩子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潜力,这些潜质,只要家长合理开发,就能有无穷的能量。
(2)以他确信的方式向他表明你爱他、喜欢他。
(3)当心如下的想法:“我以前没有得到过或不需要他人帮助,他也一样。”他与你是不同的。而且,没有得到他人帮助的人常常将之说成“不需要他人帮助”,以掩饰自己的失望。这就告诉父母,相信孩子,并不是对其放任自流,而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爱。
做到以上这些,父母必须从爱的基点出发,发现、发掘、抓住、肯定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点进步;相信他的表现形式和落脚点就在于对他的赞许、鼓励、夸奖、表扬……相信你的孩子,才是真正地爱他,孩子也才会愿意对你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