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行为边界,娇惯的孩子脾气大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彬彬有礼、善良而正派的人。教育孩子,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温文儒雅的姿态,但现代社会在有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往往自以为是,独断独行,一旦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发脾气,而孩子坏脾气的形成,与很多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有关。爱孩子,并不是对孩子娇生惯养,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听之任之,更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飞扬跋扈、缺乏教养的人。
有人说过,只有不成功的父母,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家长无论想把孩子培养成牡丹还是富贵竹,都要根据孩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势利导。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下来就是目中无人的,任何不良的品质都和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父母,如果你的孩子脾气大、没有礼貌,那么,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
曾经在某所贵族学校,有个女孩被学校老师称为“暴力女孩”,她喜欢纠集学校的一帮女生欺负自己“看不惯”的女生甚至很多老师,后来她被学校开除,她坦承自己这种坏品行和自己的父亲有关。
原来女孩的父亲是一个暴力主义者,母亲在家里一点地位也没有。一天晚上,她原本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但出门不久,发现电影票忘带了,当她准备进家门时,却在门缝里看见父亲将母亲压在地上使劲打,女孩气急败坏,冲上去就揍了父亲一拳。但打了父亲以后,那晚上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整晚,脑海里不断重复上演所看到的那些画面。女孩从此性情大变,一步步堕落。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爸爸给女儿上了一场“暴力课”。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感叹自己的孩子脾气差,甚至缺乏教养,那么,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
的确,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娇惯孩子,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行为优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具体的规矩,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比如:
1.制定规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界限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父母可以容忍,什么是父母绝不能容忍的行为。要有的放矢,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然后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以及目标。
2.冷静地与你的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破坏了您定下的规矩或者是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的话,您就应该考虑严格要求孩子了。每次在您和孩子说话前请做一个深呼吸,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您需要暂停一下,过一会儿再说,那么不妨一试。然后请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出您的要求,要确保您已经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请记住,您的目的是要在对孩子的疼爱中规范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在愤怒中斥责孩子。
3.当场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落实和孩子之间达成的协议即使他的不良行为依然没有改正的迹象,也要把您和他之间达成的协议坚持完成。您必须保持协议的一致连贯性,而且要做到言出必行,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您是认真的。一旦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您就应该马上加以纠正。
4.一次解决一种没有教养的行为,逐一改正
孩子目中无人往往表现在很多方面,假如孩子一直重复出现某种不良行为,那么您就要集中注意力了。的确,也许您的孩子有一大堆的行为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要改善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次只解决孩子的一种不良行为,这样您将更有可能去永久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再度出现。一个个解决以后,你的孩子就能形成一种习惯,一个行为优雅的孩子才更显教养。
5.建议孩子进行积极的选择
具体来说,您希望孩子形成哪些新的行为呢?请给孩子提供一两个可以进行正面选择的机会。如“请你温和有礼地和我说话。”“下次你该怎么做才能保证不会再以这样的语气和邻居阿姨说话呢?”
6.明确告诉孩子违反规定的后果
如果孩子继续违反规则或者他依然没有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您需要向孩子解释他这样做的后果。
比如,“如果你再对你姐姐大喊大叫,你就要去坐禁闭。”“如果你不能温和有礼地跟我说话,你就不能用电话。”请记住,您的解释务必做到具体、简短而又严格。如果孩子再次出现不良行为,您也可以考虑征询一下孩子的意见,看看怎样的处理结果才算公平。一般来说,与父母选择的处理方式相比,孩子们的选择往往会比较公平,而且更“符合他们的罪行”。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温文儒雅、待人彬彬有礼,这样的人不能是一个目中无人、骄纵的孩子,而应该是一个有修养、温婉大方的孩子。父母要教育孩子,悉心地呵护、培育孩子,但不能娇纵他,一个颐指气使的人是不会被人喜欢的,家长不能让自己教育的缺失影响到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