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思考未来人生
生活中,作为父母,我们可能经常发现孩子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的未来到底会怎样?这个问题,对于做父母的我们,可能很简单,在家里,父母会说:长大过好日子、好好上学、考上大学、当公务员;在学校,老师会描绘有待学生去实现的美好的共产主义图画。但现代社会,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迷茫,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妈妈,我长大以后,你想让我干啥?”
妈妈只能告诉他:“干什么都行,只要你不干坏事,做的是对他人对国家有利的事,又是你喜欢的事情就行了。”
有时,可能孩子又会问:“妈妈,干什么工作最赚钱?我长大想当医生,当医生挣钱多吗?”随着孩子不同时期兴趣的不同,孩子的问题也会不同。
这是真正的人生规划吗?不是,所谓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志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一种预先的策划和设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会逐渐加强,开始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考虑,可能,在小时候,他们经常会说“老师说”“爸爸说”“某某说”,他们缺少独立的见解。
但后来,他们会把口头禅变成“我想……”等,这时候,他们开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想等,比如:“20年后的我成了赫赫有名的总经理”“20年后的我当上了董事长,有多风光呀”“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孩子的这些理想都是缺少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对此,如果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仅仅发展迅速是没有用的,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健康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是每位家长想看到的最终结果。同样,孩子对人生规划的思考也需要父母的引导。
张女士的女儿美美最近总是失眠,晚上熬到三点多才能勉强睡去,可是,一会儿又会自己醒来,上课的时候,也开始注意不集中,老师讲的内容听不进去,大脑一片空空。一回到家,她又会心情非常烦躁,紧张不安,感觉无聊,脑子始终昏沉沉的。无奈之下,张女士带着女儿来看某心理医生。
经过心理医生了解,美美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原来来源于她对未来的茫然:
张女士自己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对女儿一直管教比较严格,而对于美美来说,父母的苛求逐渐转化成她对自己的标准,她所接受的暗示是“只有自己表现得尽善尽美了,有一个光明的前程,父母才会满意,我才会拥有他们对自己的爱”,所以一直以来美美都不敢放松,努力追求完美的目标,但在最近的几次阶段性考试中,美美考得并不好,这让美美很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不会一直这样下降下去?就这样,这样的紧张与不安让美美变得压抑、敏感,并开始失眠。
美美的情况并不是个案,不少孩子都遇到过,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为此担心。我们的孩子既是快乐的,又是艰难的,快乐在于他们终于长大了,而同时,他们又不得不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就有对未来的迷茫,他们不知道如何规划,此时,我们要多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规划自己的人生,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1.多鼓励孩子设想未来人生,并加以肯定
教育心理专家认为,孩子的任何行为,我们不要一刀切地给予否定和斥责。因为孩子的想法看似天马行空,其实并不是毫无根据,这是他们对社会环境、家庭熏陶的一种直观表达。不管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想法,这些想法没有对错之分,也不能说哪个理想好、哪个理想不好,只能说,社会的变化使人们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了。
因此,孩子在谈自己未来的打算或理想时,为人父母者,不要因为说法的“幼稚”或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轻易去否认。不论是什么理想,父母都应该给于充分的肯定,并要恰当地告诉他实现这一理想必须具备的知识。比如说,一个男孩儿,说他长大了想当一个司机,许多母亲就会呵斥孩子说:“没出息,当什么司机?”或者一个女孩儿说,我长大了要当护士,有的父亲就怒目而视:“你怎么净想干伺候人的活儿?”其实,孩子的想法是单纯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熟度的提高会不断改变。这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当司机需要许多许多机械原理知识,需要地理知识,好司机需要会讲外语等,而做好护士相当不容易……孩子是在鼓励声中长大的,如果他的理想总是无端地遭到家长的反对,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度过平庸的一生,他从此再不肯奢望未来。
当然,不少孩子对理想、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十分必要。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理想的实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
最后,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既然树立了理想,就要做好迎接各种苦难的准备。同时,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只有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让孩子记住: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最重要。
2.让孩子体验成功,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任何人都希望可以成功,在成功中,人们更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因此,当孩子取得了哪怕再小的进步的时候,作为家长,也要予以鼓励,在得到好的评价后,他们会继续朝着目标努力,而父母总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恐怕任何孩子都会在以后的困难面前退缩。
3.指导孩子了解社会,了解时代的特点,让孩子的未来规划符合实际
孩子毕竟是孩子,可能在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会显得不切实际,这是因为他们还未进入社会。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时代的特点,让他们明白,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唯有那些掌握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竞争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从而产生动机。动机促使行动,才能使他们以顽强的毅力,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学习。
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远大的理想,引导孩子思考人生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年轻的心灵中,是不乏人生规划的。他们总是美好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但正因为他们是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他们才能为自己规划出一个完美的人生蓝图,也才能找到方向,进而成为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