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夫妻要保持一致的态度
我们发现,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多半是严父慈母: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他们相互配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个正面教育,一个配合,相得益彰。很多父母认为这样配合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孩子听话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合理。试想,如果父母双方,一个执行自己的严格教育方法,另一个则表现得过于温和,对孩子一味迁就,那么,我们不难想象,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见到严厉的家长就会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唯唯诺诺;而见到温和的家长,就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立即变得放肆起来,甚至不把这位家长的话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就性格和行为就会变得不稳定,甚至会出现性格上的缺陷,也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像下面案例中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周末这天,小雷满身泥巴的回来,衣服还撕破了,妈妈知道他肯定又是去和小伙伴们打架去了,就问:“你是不是又打架了?”
“是他们先耍赖的,说好了,谁输了球谁就请客吃冰棍。”小雷解释道。果然,孩子是去打架了,妈妈气不打一出来,就直接骂道:“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和别人打架,难道你长大了想当混混不成?”说完,她伸出手准备打小雷,小雷吓哭了。
这时,正在看报纸的爸爸从卧室走出来,他赶紧说:“来,雷雷,到爸爸这儿来。”
小雷赶紧躲进卧室,爸爸对他说:“别哭了,爸爸就觉得你没有错,不过一个男子汉要勇敢点,不要动不动就哭,来,笑一下。”听到爸爸这么说,小雷笑了。
其实,这样的教育场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在孩子眼里,父母好像很喜欢红黑配合,但到最后,教育孩子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孩子的错误并没有改正,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谁说的是对的。
因此,根据手表定律,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致的态度,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教育方法:
1.教育孩子前先商量,保持意见一致
的确,在教育方法上,父母的意见也不一定一致,对此,父母一定要学会求同存异,在教育孩子前先沟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左右为难,心中充满了矛盾,其心理上也会产生压力,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样做才对。
例如,生活中,有些父母就喜欢唱反调,就像故事中的小雷的父母一样,妈妈教育孩子,爸爸却出来阻拦,并说:“别听你妈妈的,她不懂”,以致孩子不知道到底听谁的好。同时,这样做,还会导致夫妻因教育方法不同而吵架,甚至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因此,夫妻双方应尽可能在大问题上一致,并注意减少矛盾,给孩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
2.征求孩子的意见
一切教育方法都应该在孩子能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聪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多半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犯了错,你可以让他自己选择惩罚的方式,这样也就避免了父母唱反调的情况。
3.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一些父母在出现矛盾时便提高音量,然后企图以吵架的方式解决问题。而这样做,只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的确,同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的思想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这个人将无所适从。从手表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提出两个不同的要求,因为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行为陷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