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简介
《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这本书是由.黄煌著创作的,《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共有118章节
1
前言
我在高中时代就喜欢文学,读小说,写诗歌,主编学校墙报刊物《葵花》,我的梦想是当作家或记者。走上中医之路后,依然喜欢动笔。学徒时代,我整理老中医医案,写实习日记;...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为什么要学中医 我的药人方人说 1.我的体质观的形成 2.我所认识的“药人” 3.我所认识的“方人” 4.几点说明 给青年中医们的建言 1.先摆事...
3
为什么要学中医
2005-06-08 为什么要学中医?我想,其目的不外有三:第一,是为了谋生和挣钱;第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兴趣和爱好;第三,是为了某种责任和理想。 古往今来...
4
我的药人方人说
2006-11-10...
5
1.我的体质观的形成
1973年,我开始跟家乡江苏省江阴市的名老中医叶秉仁学医,其间又向夏奕钧、邢鹂江等先生问业。夏、邢两先生均是苏南名医朱莘农先生的弟子。朱莘农先生幼承家学,壮年以...
6
2.我所认识的“药人”
所谓“药人”,就是适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及其类方的体质类型。这种体质,服用这种药及其类方,往往起效快,而且相对安全。我在《中医十大类方》中提出了五种“药人”,即“...
7
3.我所认识的“方人”
“方人”,是近年来本人在药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2003年来,我在给南京中医药大学开设《经方应用》中,为使大学生能更快捷地使用经方,而将本人应用经验做一...
8
4.几点说明
(1)体质的确定,是有效并且安全使用中药的基础。由于当前疾病谱的变化,中医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的治疗原则以调整体质状态为主,服用药物的周期长,如果...
9
给青年中医们的建言
2006-11-10...
10
1.先摆事实,再讲道理
先讲“是什么”,再讲“为什么”,这是学习中医的第一步,也是研究中医的第一步。多少年来,有多少的中医,往往忽略了这个基本程序,往往事实尚未弄清,而去大谈道理,结果...
11
2.不求其全,但求其真
像《中医十大类方》中所说的体质就是不完整、不齐全的,因为不可能讲齐全,而是将临床上看的见的症状归纳起来,这是来自自己的实践,是真的。...
12
3.择善而从
中医学是宝库,但未必里面件件是金玉,也有不少垃圾。所以,学中医必须要会选择,“去伪存真”很重要。就像沙里淘金,“吹尽黄沙始到金”,要会淘,要会选择。选择也是一种...
13
4.临床见功夫,疗效做文章
中医学是非常务实的,最忌空谈和玄谈;要重视临床,要把解决患者的病痛放在第一位。离开了临床疗效,中医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14
5.与时俱进,随俗而变
中医有地域性、文化性,“随俗而变”是司马迁对名医扁鹊行医特点的高度概括。这就是说,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调整我们服务的内容和性质。现在还要加上“与时俱进”一句。...
15
6.诊断现代化,用药天然化,观念全科化,服务社区化
这是我对现代中医的理想化描述和看法。诊断不必分中西,现代疾病的诊断概念必须懂,也必须采纳。但是在用药上应有中西之别,使用天然药物应当是中医的重要特色。但天然药物...
16
关于当前中医科普工作的思考
2007-09-11...
17
1.中医原来是一部史
中医的科普,首先要弄清中医的本质是什么。中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也不能照搬现代科学的普及方式。说中医实质上是一部史,就是说普及中医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
18
2.讲中医理论要谨慎,临床事实是重点
如果仅仅讲历史,那还不应该叫科普。科普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而其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普及尤为重要。这是中医普及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当前学术界对中...
19
3.中医科普的底气源于中医科研
中医科普的难题太多。比如中成药的说明书,估计90%以上的老百姓是看不懂,弄不明的。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20
4.中医科普要让人听得懂,用得上
经常看到报刊上的中医科普文章,大多玄奥的理论术语一大堆,读来让人不知所云。这种文章,很难说是科普文章。科学就是反对神秘,科学就是要走向大众。中医科普,同样需要将...
21
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2007-09-12...
22
(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中医药形态。比如,汉唐时代,是中医的经验化时期,中医药学的精气神无不积聚于此时;金元...
23
(二)
就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现状来说,最需要的还不是科研经费,而是科学精神。世间的学问未必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真学问必然是从看得见、摸得着开始的。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与...
24
(三)
科学的方法是四海皆宜的,当然,中医药也能用。讲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希望中医药不能排斥现代科技,包括不能排斥现代医学。20世纪就有人用塞里的应激学说去解释《伤寒论》...
25
(四)
吸收与借鉴现代科技,不能盲从。特别是在对待现代医学理论的态度上,更应注意。由于思维角度、认识方法及手段的不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之间在认识人体和防治疾病的观念和方...
26
(五)
中医药人士要有自信:不因古而卑,不因土而卑,不因中而卑,不因廉便而卑。中国人用天然药物数千年,亲身尝试,经验弥足珍贵,古有何卑?中医药与各地风土人情紧密相连,其...
27
(六)
中医药虽有文化的性质,但说到底,中医药是防病治病的一门技术。看病就要在临床上见功夫。立足临床,是中医药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要以临床疗效折服世人,要以临床实...
28
(七)
做中医难,难在用药;用中药难,难在没有规范,特别是现代社会能够接受的规范。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讲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都是没有意义的。剂型做得再精美,服用...
29
(八)
中医药要走近大众。 首先要让大众听得懂。中医药的名词术语往往让人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着边际。中成药的说明书就应该好好改一改。比如小柴胡冲剂,用于“胸胁苦满、往来...
30
特立独行的经方家
2008-11-14 经方家大多是具有特立独行治学态度的医家。古代的徐灵胎、舒驰远、吉益东洞是这样,近代的曹颖甫、范文虎是这样,现代的章次公、胡希恕也是这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