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不可忽视

脉象不可忽视

2012-04-05

近来,论坛上有关脉学的讨论颇为热烈。我认为,脉象是方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质的一部分,不可忽视。我的经验,小建中汤证的脉弱,按之不足;温胆汤证的脉滑,如珠走盘;真武汤证的脉沉,重按方得;黄连解毒汤证的脉滑数,解郁汤证的脉弦滑,除烦汤证的脉寸关滑大,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尺脉浮露……

用经方,需要诊脉,仲景当年就是如此,今人研习经方也当如此。希望初学者不必怀疑脉诊,但也不可拘泥于脉诊,临床必须强调四诊合参。清代伤寒家舒驰远先生说过:切脉在望问闻三法以后,“不过再加详慎之意,并非尽得其证于脉息之中,倘脉证不符,犹必舍脉而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