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医科研说几句
2013-03-05
医生是要研究的,特别是做临床研究。因为医生面临的对象不仅仅是不断变化的疾病谱以及不断变异的病原体,还有千差万别的患者体质特性,哪怕是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其表现也大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同。医学科学的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医生必须要有科学研究的头脑,必须把诊室当作实验室,必须将面对的每一个病人当作一个科研题。
从事西医的临床工作者是比较幸运的,因为现代医学的科学研究力量非常雄厚,不仅有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更有庞大的医药制药集团提供的科研资料,他们给以临床医生的指导是规范而且有效的。所以,当西医比较省心。而中医就比较艰苦。中医历来靠自己在临床上摸索研究。虽然现在中医也有许多科研机构,但说实话,许多所谓的中医科研大多停留在项目、论文层次,能够指导中医临床人员开方用药的成果实在不多。
中西医的临床研究的着眼点不一。西医研究人的病,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总结出有效率;中医研究病的人,统计往往无计可施,只能用个案分析法,研究出方证模式以及识别方证的思路。所以,历史上很多名医均有医案整理出版,阅读和整理名医医案也成为中医传统的临床研究方式。但是,前者冠以科学研究的光环,而后者,常常被科学工作者们忽略,甚至嗤之以鼻。但是,后者正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医生要开展临床研究非常难。临床研究与临床治病还是有区别的。许多医生的看病是一种商业经营,经济利益不可以忽略,但是临床研究,却不能将利益、名誉等放在首位,必须排除过多的干扰因素,力求更清晰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能更明确疗效以及取效的因素。拿中医临床科研来说,可能是方子小,治法简,根本就没有利润。看看当今各大中医医院,来一个病人,中药、西药一起上,就是中药也是成药、汤剂齐下,而汤药则杂药乱投,就算是病人治愈了,也无法总结经验,于临床科研无补。所以,让当今的中医搞临床科研,根本不可能。
我写上面的文字,是希望中医界要重视临床科研,要重视个案的整理和文献研究,也希望掌管科研、职称晋升生杀大权的大员们不要用西医的科研思路方法来限制规定中医临床科研,要尊重传统的中医临床科研,要给中医学术一条生路。因为只有中医临床医生们有了科研热情和条件,中医的临床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广大的民众才能得到最好的中医医疗服务,发展中医的美好愿望才不会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