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与经方

油画与经方

2012-05-27

那是一个穿着红肚兜的少女,头略低垂,雪白的双手正挽起长发,秀发丝丝,似乎在飘动。画面朦胧,犹如隔着薄薄的白纱,健康的胴体忽隐忽现,似有似无……然而,女子的面部神情非常清晰,饱满的红唇,尖挺的鼻子,长长的睫毛,面部的表情轻松娴静,似乎一夜美梦之后的满足……

昨天下午,我出席了一位著名中青年画家的画展。他擅长油画,画的大多是女性。这些女性虽然不是绝对的美女,但画面透出的女性人体美,非常的动人。以上就是一幅名《露凝香晓》的作品。我在这幅作品前驻足了好久。

画家和医家所面对的,都是人,都是具有生命的人。画家抓神态,抓那种反映生命的特征,大多数是表情,是肌肉,是皮肤,而表情中最多的眼神。中医望、闻、问、切,望为首。望什么?望神。病人的神情是决定我们选方最主要的依据。比如体型的丰满与羸瘦,肤色的润泽与枯燥,表情的丰富与淡漠,话语的快慢与高低,等等,这些来自整体的生命信息最重要,最能代表病人的体质倾向和发病趋向。经方为何有效?关键就是方证以此为根本凭据。我欣赏着画家的一幅幅作品……那些经过画家艺术加工后的人体,是那么的鲜活,那么的夺目,不得不让人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

我想起《伤寒论》,想起那些经方。经方方证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体,张仲景对经方方证的经典表述,堪比高明的画家,或者对其整体作大致的勾勒,或者对其局部特征作反复的渲染。最精彩的,是对患者神态的描述,犹如点睛之笔,全身皆活。

看油画,最好是远看,朦朦胧胧,反而逼真,但走近了,眼前不过是一些高低不平的油彩色块而已;读《伤寒论》也是一样,对那些方证条文的理解,要注重其神韵的把握,而不要拘泥于某个症状或某种疾病。因为,经方方证原来是活的。

朦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