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是个杂家
刘:《生命周刊》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他是个年轻的中医,牢骚也很大,他说年轻的西医可以熟练地为病人看病,可一个年轻的中医坐在那里,会有几个人找他看病呢?人人都相信老中医、名中医,年轻人没有积累,老了又有何用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名中医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现象。现代医学也有名医,但不像中医那么强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我要剖析一下中医的本来面目。严格地说,传统的中医与现代的医生是有区别的。传统中医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是杂家。好的中医,尤其是名中医,必须扮演以下几种角色:一是医师。即了解各种疾病的特征和预后,并了解各种诊疗手法。二是药师。他懂得各种药物的性能、功效与使用方法,能指导病家正确有效地使用各种药物。以前还要自备药材,现在则不必了。三是护理师。即指导病家进行医学护理。四是食疗师。病人的饮食宜忌要进行指导。五是中国式的“牧师”。就是心理疏导,这要求医生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同时有相当好的口才。有的名中医在当地就是绅士名流,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民事协调能力。六是民俗师。传统医学中有许多民俗的东西,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等,这些东西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对治疗效果也有影响。所以,名中医大多是比较熟悉民俗,并能利用民俗文化治病。由于以上的特征,所以,对名中医来说,个人的魅力对病人的影响很大,许多患者不仅是对名中医有索方求药的需求,还有一种心理上的信仰和依赖。那么,要造就这种名中医,显然是不容易的,人才素质、社会经验、时间磨炼都是极其重要的。中医成名难,难度不在医学本身,而在于做人!有人说功夫在诗外。我说,中医的成名,功夫在医书外。这与名演员的培养应该也有相同之处。
那位读者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古往今来,没有那一个名中医不经过艰苦的、寂寞的奋斗过程;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毅力;要甘于寂寞,要善于沉潜。人们说,中医是朝天辣椒,越来越红,就是说中医的潜力是比较大的。但这种潜力只存在于善于实践、珍惜临床机会的年轻中医。要珍惜每一个病人给你送来的实践机会。说实话,我的中医,老师及书本教我一半,病人教我一半。我非常感谢每一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