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逻辑地回话,让沟通效果更好
在做事情的时候,为了让做事情的效率更高,我们会先根据轻重主次对事情进行合理的排序,从而让事情可以按照排序有序进行,得以完成,进而提高完成各项事情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根据轻重主次对事情进行排序,就是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为了保证做事情的效率,我们要有逻辑地安排事情的顺序;同样的道理,为了有逻辑地回话,我们也要保证沟通的效果,这样才能让沟通更加高效。
回话的逻辑如何确定呢?很多人在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被人打断,或者被询问“你到底想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可以把想要提问的问题说得更加概括一些吗”。他们之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得到这样的反馈,就是因为说话的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而且没有把握住重点。虽然有逻辑地回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要想做到并且做好,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因为沟通是一个即时的过程,需要即时作出反应,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建立逻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及时应对,也需要我们有丰富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有逻辑地说话,可以让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逻辑地说话,导致沟通事倍功半,也无法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回话的时候一定要讲究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样,才能保证回话的效果,才能够促进沟通。
美国前总统华盛顿在年轻的时候就很聪明机智,而且有着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华盛顿家有一匹骏马,这匹马远近闻名,有很多人都慕名来看它。有一天早晨,华盛顿去给骏马喂草料,来到马厩里,却发现骏马不翼而飞。华盛顿当即断定是邻居偷了骏马,因为邻居早就惦记着这匹骏马了。为此,华盛顿在求证骏马的确就在邻居家的马厩里之后,当即报警,把问题交给警察处理。
警察带着华盛顿一起来到邻居家里,邻居口口声声否定偷骏马的事情,并说自己家的马也非常强壮,是好马。正在警察询问邻居的时候,华盛顿突然用双手蒙住骏马的眼睛,问邻居:“既然你说这匹马是你的,那么我问你,这匹马的哪只眼睛视力很差?”邻居才刚刚把骏马偷回家,还没来得及观察骏马呢,为此赶紧敷衍:“左眼。”华盛顿笑起来,并没有把手拿开。这个时候,邻居眼珠子咕噜噜一转,赶紧改口说:“右眼。”华盛顿得意地哈哈大笑:“我告诉你吧,你就是做贼心虚。这匹马的两只眼睛都好着呢,没有任何一只眼睛视力差。”警察在一旁听着华盛顿和邻居的对话,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当即批准华盛顿把马带回家。
在这个事例中,华盛顿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把马要回来,就是因为他灵机一动,采取策略扰乱了邻居的心,让原本就做贼心虚的邻居回答问题的时候只能靠瞎蒙和猜测。警察在看了邻居的表现之后,当然知道邻居根本不是马的主人,也就相信了华盛顿所说的话。
人和人之间交流,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有逻辑性,知道哪些话应该先说、哪些话应该后说,也知道进行逻辑思考,从而让回话更加有针对性,也有更深刻的意义。如果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算是在说真话,也会给人以含糊其词、敷衍了事的感觉,以致沟通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为此,一定不要因为心急就口不择言,你需要讲究回话的方式和策略,从而使得回话产生更好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