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回话对象,选择适宜语速

面对回话对象,选择适宜语速

要想让回话恰到好处,语速同样至关重要。面对一个急脾气的听话者,如果你说起话来慢慢吞吞,就像蜗牛在爬行,那么只怕对方根本没有兴趣继续听你说下去。反之,面对一个脾气温吞的人,如果你说起话来如同连珠炮一样,那么只怕对方根本无暇对你的话作出反应,只会导致你的话说出去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会得到该有的回应。为此,在回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根据回话对象选择适宜的语速。

我们除了要根据回话对象本身的脾气秉性调整回话的语速之外,还应根据回话对象的年纪、身份调整回话语速。例如,我们面对上级回报工作时,切勿自顾自说下去,而不管上级能否听懂我们的话。为了给上级机会帮助我们指正,我们要在说话的过程中有所停顿。面对一个耄耋老人,对方的思维速度变得很慢,听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我们要适当降低语速。反之,作为一个雷厉风行的领导者,我们在对下属下达命令的时候,完全可以表现出精明强干的一面,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率。对于孩子,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强,我们可以快速回话;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则我们就要降低语速,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总而言之,根据不同的回话对象,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宜的语速,这样才能让回话进行得事半功倍,收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作为总经理助理,果然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因为果然很会察言观色,总是能够主动为总经理排除很多的障碍和困难,所以总经理对于果然评价很高。但是,果然有一个特点,总是让总经理感到非常苦恼。原来,每次汇报工作的时候,果然说话的速度都非常快,常常是总经理还没有反应过来呢,果然就已经把话说完了。第一遍听不清楚,总经理会要求果然再说一遍,果然在第二遍汇报的时候,一开始还能做到放缓语速,但是说着说着就会情不自禁地加速,又把话说得很快,使得总经理一头雾水。

后来,为了让沟通有更好的效果,总经理不得不要求果然进行书面汇报,以邮件或者是文字沟通的方式对果然的工作进展进行了解。这样一来,果然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原本可以口头上完成的工作却要变成文字呈现出来,这让果然不堪其扰,工作的效率也为此降低。

所谓沟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思想、观念等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更加了解我们,从而与我们交换信息。为了让沟通收到最好的效果,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适宜的语速,而不要只顾着如同连珠炮一样去说,对于他人作何反应丝毫不放在心上。只有把语速控制得恰到好处,对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我们与对方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深入和顺畅。否则,总是这样说着,却不能被他人理解,就会失去沟通的意义。

当然,这里也并非说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慢速说话。说话到底是快还是慢,不但取决于我们面对的说话对象,也要以事情当时的发展情况作为参考因素。例如,我们面对着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你却依然慢速回话,慢条斯理说个没完,则回话就无法起到快速沟通和传达信息的作用,这对于解决问题当然是不利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个地方着火了,你需要去寻求救援,而你面对可以帮忙的人时却慢慢吞吞地说,但火情在很短的几分钟内就会有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如同发电报一样精简语言,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话说完,这样才能抓紧时间救火。

关于说话的速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最重要的是快慢要适宜,要符合事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也要符合交谈对象各方面的特点。有的时候,说话的语速还会受到心情的影响,例如,一个人情绪低落则语速缓慢,情绪激昂则语速加快。为此,要想保持适宜的语速,还要避免情绪激动,否则很容易因为语速过快、声调过高而引起和他人之间的矛盾。反过来看,在给他人回话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表达情绪的需要调整语速,从而能让表达事半功倍。

语速的快慢,还要根据说话内容来决定。例如,在葬礼上,主持人说话往往会非常缓慢,这是因为他们要表达沉痛哀悼的感情。在婚礼上,主持人说话则情绪饱满,语调上扬,在紧要关头还会加速说,这是因为主持人要营造欢乐和谐的氛围。当然,一个人并非生而就懂得根据交谈对象、交谈情景和说话内容等因素把握语速,而是要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与人交流,或采取朗诵的方式,多多练习,从而让语速更加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