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数字,让说服更有力量
要想给他人准确的回话,只靠语言,有的时候会显得很无力,如果单凭语言不能成功地说服他人,我们就要采取列举数字的方式,这样才能让表达显得更加精确。偏偏有很多人说话时总喜欢含糊其词,或者是为了故意逃避事实真相,或者本来就是这样的说话风格,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会使得沟通不顺畅,事倍功半。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要想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列举数字的方式进行说明。其实,早在初高中学习写作议论文时,我们对于列数字的论证方法便已有所涉猎。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要想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或者向他人证明我们的观点的确是正确的,也可以采取列数字的方式。
小马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后四处找工作。因为还是找同行业的工作,所以,每次在面试的时候,小马都会被问及此前的工作表现。一开始,小马总是含糊其词,说自己在工作上表现非常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器重,也为公司作出了贡献。但是,显而易见,面试官对于小马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这直接导致小马几次面试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如愿获得想要的工作。
有一次,小马去一家公司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小马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他还是和之前一样回答。面试官毫不客气地对小马说:“你的回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无法让我们了解你真实的水平。你有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能力吗?例如,你在前一家公司有什么成就,做出了多少业绩。我们希望看到确凿的数据,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小马受到启发,这次面试之后马上对于自己此前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而且列举出了很多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有的好看,有的不好看,却是小马真实能力和水平的展现。
后来,小马把这些数据加入到自己的资料中,在面试的时候,也努力做到以真实的数据说话。才面试了几次,他就找到了新工作。小马暗暗下定决心:在新公司里一定要好好做,认真干,让自己未来在公司里以真实的表现作为资本,或者在跳槽的时候也可以有好看的数据拿出来给面试官看。
语言有很大的弹性,对于同一件事情,如果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表达作用和效果。在很多情况下,语言的弹性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尴尬,但是,有些情况下,一味地以弹性的语言来进行阐述和表达,并不能真正说明和解决问题。例如,在科学领域,就必须做到严谨严密,分毫不差,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为此,在面试的时候,根据我们所从事的不同工作和职业性质,我们除了要进行自我介绍、阐述此前的工作经验之外,如果可以,我们应主动拿出最具有说服力的数字为自己代言,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也是最具有信服力的。
当然,在采取列举数字的说服方式时,不要随意捏造数字。很多人为了面子上好看,会不负责任地编造一些拿得出手的数据。殊不知,面试官是经验丰富的,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们会加深对我们的了解,也会根据我们的实际表现针对数据进行核对。如果被发现数据造假,我们会彻底失去这份工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与其都用捏造的数据来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不如坦诚相待,以真实的数据为自己代言,也表一表决心,让面试官知道我们未来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这样的真实,反而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机会,也得到面试官的认可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