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弄,一言一语回答好问题
在回话的时候,如果对方的提问恰好是我们所擅长的问题,我们就会忍不住得意忘形起来,心中想道:真好,这个问题我会啊,简直是小意思啦!这么想着,我们就会因为轻视问题而口无遮拦,根本不能认真慎重地进行思考,也无法做到把问题回答得恰到好处。
其实,越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反而越容易出现各种错误。这就像是孩子们考试,出现错误导致丢分的并非那些难题,反而往往是那些擅长的、简单的题目。这是因为孩子们一旦看到题目简单就会不自觉地轻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就会出现纰漏。作为成人,我们也难免陷入这样的窘境之中,为此,不要觉得问题很好回答就马上得意扬扬。只有始终坚持脚踏实地,认真思考,我们才能把问题回答好。切勿卖弄,而要务实求真,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很多人都无法分清楚自信和自负。其实,自信和自负之间只有度的差别。适度的自信会给予我们强大的力量,而过度的自信则导致我们自负,飘飘然,对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无限放大,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则会完全忽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怀有这样的心态,则我们无形中就会把话说得太满,也会导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得自己非常难堪和尴尬。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道理。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麾下。众所周知,曹操非常聪明,而且疑心很重,还很嫉妒别人的才能。然而,曹操很看重杨修,对杨修委以重任。遗憾的是,杨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从未意识到自己应该减少卖弄,脚踏实地地为曹操效劳。
有一次,曹操去检查花园修建的进展,在参观花园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大家都不明白曹操的意思,这个时候杨修说:“门里加活,就是阔,丞相觉得门太宽了。”后来,曹操又去花园,看到花园的大门已经改窄一些了,不由得非常惊讶。得知是杨修猜出了他的意思,曹操陷入沉思。
后来,曹操和刘备对峙,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天晚上,值班的军官问曹操夜间以什么话作为口令,曹操不假思索,回答“鸡肋”。杨修得知口令是“鸡肋”,当即收拾行李,还四处说曹操不日就将撤兵。大家都不明所以,问杨修为何要这么说,杨修得意地说:“丞相觉得如今的战局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肯定是要撤兵了。”听到杨修分析得有道理,很多将士都开始收拾行囊,曹操得知真相,当即下令砍掉杨修的脑袋。
杨修的确很有才华,仅凭着曹操非常隐晦的言行举止,就能洞察曹操的内心。遗憾的是,杨修没有把自己的才华用在该用的地方,反而肆无忌惮地揣测曹操的心意,还扰乱军心,这正给了曹操机会彻底除掉他。
越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我们越要踏踏实实,老实本分地回答问题,而不要故意卖弄。尤其是在对于别人的提问动机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更是要认真慎重地分析别人的用意,这样才能知道别人想得到怎样的回答。此外,在回答擅长的问题时,还要收敛锋芒,而不要锋芒毕露。只有耐下心、沉住气,我们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深沉内敛,才能避免因为狂妄自大而无形中得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