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婚,巧妙应对少不了

被逼婚,巧妙应对少不了

近几年,每到春节,网络上就会曝光某个年轻人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家过年的新闻。乍听起来这似乎不可信,而实际上,如果你曾经亲身遭遇过家人们逼婚的强大阵势,就能理解那些人为何做出如此疯狂的行为,居然要租男/女朋友回家堵上逼婚者的嘴巴。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对于孩子们的婚姻大事是非常关心的,而且将其作为头等大事去对待。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们担心孩子会早恋,简直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孩子上早恋的贼船。而等到孩子考上大学,父母们的心态马上就会发生转变,或者催促孩子们赶紧结交异性朋友,或者指导孩子们如何找到优秀的另一半。而一旦孩子们走出大学校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父母们就开始明目张胆地催婚。如今,在大城市里,偏偏很多人都不急于结婚,更愿意享受单身的生活,或者只想等到绝对满意的人,而不愿意委曲求全。随着孩子年龄渐渐长大,不但父母催着孩子结婚,家里的亲戚朋友们只要见到孩子,也会催着孩子结婚。

当然,这种催婚的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父母都会尝试以各种方式帮助孩子们解决婚姻大事。例如,有些父母会给孩子们在网站上登记,有的父母拿着孩子的简历和照片去参加相亲会,还有的父母会拜托每一个熟人给孩子们找对象。如今,随着婚恋节目的兴起,还有很多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婚恋节目,现场给孩子加油助力找对象。对此,有些愿意配合的孩子可以和父母同步行动,而有些孩子对于婚姻的观念原本就和父母不同,双方难免会陷入彼此对立的状态,甚至引发各种矛盾。

为了让催婚不再那么痛苦,父母和孩子首先应改变对立的状态,形成共识,变成同一战线的战友。父母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催婚,而孩子也不要觉得结婚就是不好的,不妨认真倾听父母的想法,了解父母为何急于催着自己结婚。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知道父母的心结,孩子才能真正解决父母催婚的难题。

作为孩子,我们要与父母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告诉父母自己不是不想结婚,而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情,不能轻而易举就决定,或者胡乱凑合,否则就会导致婚姻生活不顺利。为此,在了解父母催婚的真实需求后,孩子可以把自身的婚姻需求和父母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宽容。

每年春节回家之前,马涛都很犹豫,他既想回家陪伴父母,又不想回到家之后被父母联合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催婚。思来想去,马涛认为一年之中只有这几天的假期,决定还是回家。当然,在回家之前,他做好了心理准备,坚决要以强大的内心抵御各种催逼。

马涛乘坐了一个夜晚的火车,又在凌晨到达市区之后换成汽车,中午时才赶到家里,然而,下午,大姨就安排了相亲活动。马涛睡午觉还没睡醒呢,妈妈就使劲把马涛摇晃醒来,对马涛说:“大姨安排了相亲,你要是不去,大姨肯定会生气的。你忘记了在你小时候大姨对你多么好了吗?”马涛困倦得睁不开眼睛,说:“我真的很困,在火车上一夜没睡,可以等到明天再去相亲吗?”妈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你小姑安排的女孩在明天见面。当然,你要是今天相亲成功,明天就不用去了。”马涛哭笑不得:“妈呀,我到底是回家来过年的,还是回家来相亲的呢!”

在家的几天,马涛一直在相亲。大姨安排的女孩对马涛印象不错,但是马涛对女孩无感。为此,大姨特意来到家里,对马涛说:“马涛,你都30岁了,还挑挑拣拣什么呢!我介绍的女孩要身材有身材,要相貌有相貌,还是家里的独生女,你还想怎么的?”马涛委屈地说:“大姨,我知道她很好,但是我对她没感觉怎么谈恋爱?”大姨不以为然:“要什么感觉,相处久了互相喜欢,结婚就是。”马涛无语,他该怎么告诉大姨,他想来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或者至少也要一见钟情吧!想了想,马涛对大姨说:“大姨,您总不想让我仓促结婚,过不到一起去再离婚吧,我真的不喜欢她,结婚以后日子会很难过的。大姨,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这样吧,等我结婚的时候,我带着新娘子给你磕头,好不好?”看到马涛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大姨也不好继续催婚了,只好说:“那你抓紧吧,别让我等到花儿都谢了。”

虽然催婚的人都是我们的长辈、亲戚、家人,但是,如果年复一年总是被催婚,那种滋味和感觉真的非常难受。人的感情是很奇妙的,有的时候,异性之间相处很久也没有爱恋之情;而有的时候,异性之间才刚刚看到第一眼,就忍不住怦然心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

如今的年轻人对于爱情的要求很高,有很多年轻人都追求精神恋爱,希望彼此能够心灵契合。然而,缘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没有缘分,求也求不来。面对感情,很多人都开始随遇而安,既不想强求,也不想错过。这一点和父母对于婚姻的态度截然不同。很多父母都觉得日久生情,希望孩子们能够找到门当户对的另一半赶紧结婚成家,父母也要完成对于孩子的最后一项大任务,把心放下来踏踏实实地享受晚年。如果年轻人说随缘,父母往往会觉得年轻人是在找借口,因为父母这一代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倒也过得安安稳稳。由此可见,父母这一代人和年轻人在对于爱情与婚姻的观念上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作为年轻人,为了更好地与父母沟通,也为了让父母不再催婚,我们必须与父母更深入地沟通和交流,使得彼此更加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