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安装施工
2025年09月26日
5.3.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安装施工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的安装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封堵分仓→构件吊装→定位校正和临时固定→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其中测量放线、构件吊装、定位校正和临时固定的施工工艺可参见预制柱的施工工艺。
1.封堵分仓
采用注浆法实现构件间混凝土可靠连接,是通过灌浆料从套筒流入原坐浆层充当坐浆料而实现。相对于坐浆法,注浆法无须担心吊装作业前坐浆料失水凝固,并且先使预制构件落位后再注浆也易于确定坐浆层的厚度。
构件吊装前,应预先在构件安装位置预设20mm厚垫片,以保证构件下方注浆层厚度满足要求。然后沿预制构件外边线用密封材料进行封堵,如图5-16所示。当预制构件长度过长时,注浆层也随之过长,不利于控制注浆层的施工质量。这时可将注浆层分成若干段,各段之间用坐浆材料分隔,注浆时逐段进行。这种注浆方法叫作分仓法。连通区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不宜超过1.5m。
2.构件吊装
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就位前应设置底部调平装置,控制构件安装标高,如图5-17所示。
3.钢筋套筒灌浆施工
灌浆前应合理选择灌浆孔。一般来说,宜选择从每个分仓位于中部的灌浆孔灌浆,灌浆前将其他灌浆孔严密封堵。灌浆操作要求与坐浆法相同。直到该分仓各出浆孔分别有连续的浆液流出时,注浆作业完毕,将注浆孔和所有出浆孔封堵,如图5-18所示。
图5-16 封堵注浆层
图5-17 墙板吊装
图5-18 灌浆与封堵出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