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推荐序

祝羽捷

2016年我在伦敦上学,孑然一身,从喧嚣热闹的生活中抽身,把自己抛进一个陌生阴冷的环境,俯伏触地,常常被自己一手造成的困境折磨得不堪,自尊心很强的我只能坐在西区剧院的角落里跟其他观众一起掉眼泪,他们为煽情的剧情哭,我借着剧情为自己而哭。

一天早上醒来,国内应该是下午4点左右,我收到朋友的消息,想让我和一位名叫Didi的女性共同完成一个名为“双城故事”的小项目。我这才知道,远在纽约,有一个跟我一样不甘于平淡、敢于折腾的女人,抛下过往的一切宠辱,重返校园。不破不立,我们都企图抵达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点开她的照片,眼前像划过一条闪光的弧线,那是一个有着明媚笑容的女人,明眸皓齿,清爽的短发,像一株淡雅的雏菊,但我知道这株雏菊经得住风吹雨打。

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便断断续续地开始了一系列的对话,从最初的客套,到互诉衷肠,让我越发了解她。我们从来不谈瘦身保养,也不谈投资理财,愿意坦陈彼此真实生活里的失落和难堪,也愿意分享自己的得意与失意。

在人人向前奔的时代,我们的每一次对话都像飞翔鸟儿的一次落脚,毫无目的的停歇是对初心的相互守望,珍贵无比。

愿意重新去读书的人心底多少有一些不用说明的默契。骨子里我们都不是顺从的人,不会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期待顺遂的生活发生一些改变,不希望得到一个望得到尽头的结局。永葆对世界的好奇心,让自己在学习和体验中获得智识上的成长,远远比获得一个好看的学位或者履历重要。

她的出现给了我“定心剂”,因为她要处理的问题比我棘手:留下老公在国内,带着一对儿女住在纽约,读书、实习、生活,在母亲、女儿、学生、员工几种身份间切换,想想都让人愁得掉头发,她却游刃有余地胜任了。这种胜任不是拥有锐不可当的勇气就可以完成的,有时勇气是廉价的,人过了三十岁无畏更不是优点,她需要足够的智慧才能不搞砸,留给一位母亲犯错和任性的空间并不多。相较于她,曾经发过牢骚的我真是羞愧难当,我抑制不住地想要为她摇旗呐喊,也给自己鼓劲。Didi更为那些苦于婚姻和育儿的女性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只要能接得住后果,大可尽情折腾属于自己的人生,涂抹自己的天空。

阅读一个人的文字就像在检阅他的内心。我相信每位读这本书的读者都是幸运的,因为你遇见了一个无比诚实的作者,开诚布公,悲欢离合全部都暴露给你,让你看见她的灵魂。在Didi的新书中,我读到了她的成长、爱情、婚姻、孩子、友谊、生活方式,她的审美和立场,以及每个人都会有的爱和怕。

我还读到了她回国之后的故事,找到让自己奋力投入的赛道——NGO(非政府组织),公益事业光是名字就觉得崇高光明。如今的社会,交友都是一件很耗力气的事,何况你要为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奉献爱心。在这趟逆风而行的列车上,需要足够的情怀,更需要实打实的付出,越是伟大的事业你越不能叫苦,越是伟大的事业越衬得你渺小。无论风光还是平淡,工作的本质都一样,背后是一系列具体而琐碎的事务,见招拆招、解决问题是职业女性逃避不了的命运。

一翻开书,熟悉的味道迎面而来,嗯,没错,这是Didi的文字,她的个人特质强烈,别人的文字是哑剧,她的文字总是掷地有声,让你读的时候仿佛能听到一个机警的小女子在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她对自己做过的糗事也能娓娓而谈,既是慷慨也是豁达。你会发现她还是那朵坚毅的雏菊,坚毅是因为纯粹,她全情投入生命的每一刻,爱着,笑着,活着。能像她一样活成一个元气充沛的人,在梦想的田地里抽枝发芽,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

(祝羽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