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不要吃块曲奇
周四,女儿照例要学琴。老师到家里来,教她一个半钟头的曲子,还有四十五分钟的乐理。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老实坐这么长时间不容易。但女儿是摩羯座,来者不拒,很少诉苦,因此她的课外活动越来越多,加上表演、比赛,整日马不停蹄,比她哥哥更忙。看她晚上九点才进家门,当妈妈的我心疼,试探问道:“是不是少学一样?”回答永远是:再看看。
但是今天,钢琴老师还没到,她蹭进书房倒卧在我脚边,脸孔埋进沙发,靠垫里闷闷地传出一句:“妈妈,我好累哦。”
平时像只老虎,今日像只猫一样。
我摸摸她的脑袋,最喜欢这少女云鬓,海草一般的浓密,波浪一般的柔软。我说:“要不要吃个冰淇淋?冰箱里还有豆腐花和椰子水。”这些都是她的最爱。
她抬起头,两眼放光,嘴里连叫“Yeah!”欢天喜地跑出去了。
其实我不太会哄小孩,面瘫嘴笨,也不懂什么儿童心理学。以前他们小的时候一旦哭起来,我只道是肚饿或尿湿,如果都不是,只好把小人抱在手里,拿过一盒纸巾,把不停新冒出来的泪珠子和鼻涕擦掉,完全哑口无言——反正跟他们说“不哭”也不管用。天气好的时候,我会抱着这一团鼻涕走到阳台,指着天上的云朵说,你看,多漂亮啊。
其实是在对自己说,做不好也请坚持下去吧。
身边不乏特别会带孩子的人,什么都玩得漂亮,军棋、乐高、画画、手工,把孩子摆治得兴高采烈,服服帖帖。又有那种乐于陪伴的父母,带着孩子爬山、越野、骑车、露营,活动丰富多彩。今年学校新聘的摄影师,仿佛口袋里有哆啦A梦的百宝箱,做鬼脸、讲笑话、比手语、唱儿歌,再内向的孩子都在十秒内破功,笑到见牙不见眼。每每看到,就觉得自己是块无可救药的愣木头,又呆又冷淡,还懒,小孩只好跟着邻居出去滑冰打球。跟这样的妈妈一起生活应该很无聊吧,所以他们特别渴望外婆到家里来,因她是个“笑话篓子”。
可惜我没遗传到这个基因,只好用笨办法。知道女儿今天的钢琴课漫长,就提前买好她爱吃的东西冰镇着,如果昨晚我回家晚了,今天就早早站在校车站牌旁边等他们放学。他们睡觉前突然说一句“啊,对了,妈妈,明天要带什么东西去学校”,第二天早晨东西一定整整齐齐放在桌子上(有时还真有点难度)。每逢儿子训练晚归,迎接他的是不健康但能使人类开心的奶茶甜点,加额外的脆波波。我是夜猫子,晚睡晚起,还有工作在身,但从他们三岁上幼儿园至今,家长会我确实做到全勤。凡有他们登台表演,即便是演一只最后一排滚过的瓢虫,或者赢得班级爱卫生三等奖,我也必定准时蹲在礼堂前排,拿出昔日当编导拍摄国家领导人的人肉三脚架水平,稳稳记录这些微小但重大的时刻。
儿子四年级第一次集体出远门,清晨六点全家顶着黑眼圈送小人儿登上旅游大巴,当然还是嘴笨面瘫,只会说,
“呃,注意安全”。
其实这些事情,对大人来说不过举手之劳,礼物也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奇怪的是孩子们永远喜出望外,十分小题大做,收到一盒六块钱的“好多鱼”就紧紧抱住父母大呼小叫,如同天使一般。带他们去吃普通家常烤肉,明明已经去过好多次,还是要一边摩拳擦掌一边高呼:“谢谢妈妈!”每回出去旅行都会站在连锁酒店的大堂惊叫:“哇,这个酒店好漂亮啊!还有巧克力吃!”
前两天和女儿一道去健身房游泳,听见她在淋浴间里大喊:
“妈妈,我应该是死了吧!”
“吓?”
“这里应该是天堂吧!!!”
听得一旁吹头发的女客笑到呛水。
真是让人尴尬又感动。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容易满足。我小的时候就矜持,要求也高,寻常东西不入眼,极少有喜形于色的时候,不是轻易被取悦的类型。
这个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学习非暴力沟通的工作坊,小组讨论谁是自己最佩服的人,有人说是自己的上司,有人说是自己的大学老师,有人说是多年坚持做公益的朋友。我说,我非常佩服我的儿子。
大家一听还以为他是什么天才儿童。
我摇头:他头脑中等,学习、运动都是中等,但他是我见过的所有人,包括成年人在内,最愿意宽谅别人的一个。同学恶作剧捉弄他,妹妹打小报告欺负他,我发脾气惩罚他,他都不记恨。下次我依旧控制不住情绪发作,他仍然不见怪,还反过来安慰说:“妈妈你不算凶啦。”
我一直以为,每个人的善良都是有底线的,可他没有。我只有在他做得好的时候才对他和颜悦色,可他对我却不是这样。他每一次都选择看人美好的一面,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大家啧啧称奇。
我和熊猫都是心思细密、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从小就把大人耍得团团转,却偏生出这么憨的孩子,难免经常挑他们的刺儿,嫌他们脑袋瓜笨,成绩不好,咋咋呼呼,等等。可是唠叨了这许多年,憨的照样是憨,他们听多了也烦,却不顶撞,喊一句“作业还没做完”便溜之大吉。每晚四个人围桌,这边厢苦口婆心讲大道理,那边厢嘻嘻哈哈埋头吃肉,好似在不同次元吃着同一桌饭菜,直至亲爹说起昔日威风史入戏过深的时候,他们才憨笑着发问:“这么聪明你咋没考上哈佛呢?”
相比为了讨好父母拼命考试,长大后却轻易被社会动摇三观的三好学生,憨儿却异常坚定。他情愿吃亏,也始终选择对身边随处可见的抖机灵视而不见。憨儿不傻,他甚至知道,爸妈并不会因他“愚钝”而惩罚他——他对外婆说,爸妈只是啰唆罢了。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两只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作业零食撒了一地。立刻音调高了八度:
“谁让你们看电视的?作业做完没有!”
两个人一咕噜爬起来,嘻嘻笑着过来搂着我道:“都做完啦。”
“妈妈我好想你啊。”照例黏人。
“切,少来。”气已消了大半。
“妈妈,你要不要吃块曲奇?”女儿突然问。
“什么?”
“老师今天说,人有时候发脾气是因为缺糖,记得那回你给我留的冰淇淋吗?我吃了就不累了。这曲奇甜甜的,你咬一口就会开心喔。来,张嘴——啊——”
嗯,我咬一口,真的超甜。不怎么健康,更不利于抗衰老。但是,的确甜。
中年可怕吗?当然。上有老下有小辛苦吗?非常。但换个角度,我也吃到了很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