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太阳平西,盐滩上火一样的红。
盐庄子街里,有三间破旧的泥土房。房子里面挤满了人,由于天气燥热,人们的脸上,都淌着汗水。
一个中年妇女从街心走来。她一只手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另一只手端着一个纸糊的笸子。那个小男孩,光着屁股,胸前挂着一块布兜肚,头顶上打着一个冲天的小辫,光着两只小脚丫,紧紧地追在这个中年妇女的身边。他一跑,那头上的小辫一颤一颤的。这是娘儿俩。他们匆匆忙忙地朝这房子走来。
张小虎从这屋里出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站在房檐下,想要过过风。
这时,中年妇女走到张小虎的跟前,小声问:“虎子,怎么样了?”
张小虎抬头一看,是董满仓的妻子董嫂,就说:“病人好点了。”
董嫂点点头。接着,她对身旁的孩子说:“二旦,跟你虎子叔去玩,别闹;妈到屋里边看看去。”说着,她就要把孩子交给张小虎。
张小虎把手一摆,说:“不行,今儿个有任务。”说罢,他头也不回地跑了。
啥任务呢?董嫂纳闷。她一回头,见一位老大娘,正在屋外的锅灶前烧火。于是她忙转过身来,领着二旦,端着笸子走了过去,说:“大妈,给你,这是点白面,给老刘大哥做点面汤吧。”说着,她把笸子递了过去,“这是过年时留下的一点,没有舍得吃,总想等着他奶奶来……”
这位老人接过来笸子,看了看董嫂娘儿两个,没有说什么,点头笑了。
别看这位老人家头发花白,体格瘦弱,但两只眼睛却是有神。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饱经风霜,富于斗争经验的老人。她就是张小虎的妈妈,共产党员张大妈。她现在一面忙着给刘德望做饭,一面在考虑着方才党组织的决议。会议决定,就在今天晚上,正式成立盐民游击队。刚才,田冬生把过去藏的手榴弹取来了。杨洪海、董满仓都在屋里,就等着志诚把人叫来开会研究。把群众发动起来,把盐民武装起来,那就好了。
张大妈接过董嫂送来的白面,悄悄地放在一边。
董嫂问:“大妈,天这么热,屋里那么多的人还行?依着我看啊,叫他们出来凉快凉快吧!”
张大妈忙把董嫂拦住,说:“别叫,屋里边有事儿……”她知道,董嫂虽然是董满仓同志的老婆,但在事情还没有公布之前,也不好告诉她。所以她只说到这里就停下了。
董嫂非常尊敬张大妈。她听张大妈这么说,也不便多问,于是,端起盛面的笸子,说:“我和面去,顺便到屋里看看。”说罢,她把二旦交给了张大妈,自己便走进屋里。
张大妈看着董嫂的背影,不住地点头。
三间房子,东西两间是里屋,当中是外屋。董嫂走进屋里,见满屋子都是人。刘德望躺在东屋的炕上,杨洪海坐在他的身旁,另外还有几个盐工,都坐在靠墙的土坯上。董满仓坐在外屋的锅台上,嘴里叼着个小烟袋在狠劲地吸烟。西屋和外间屋,也都坐满了人。大部分都是盐工,大家全都不言语。
董嫂走到屋里,并没有觉出屋里怎么热,而是感觉到有一种严肃的气氛。她看见自己的男人——董满仓——低头抽烟的情景,知道今天的事儿不小,因为每当有重要的事情,董满仓总是这样吸烟。
董嫂对张大妈的家非常熟悉。她进屋很快找到一个小泥盆,从缸里舀上水,放在菜板上,又找到了菜刀和小擀面杖,也放在菜板上,就端着走了出来。
董嫂才出房门,见那矮墙的门口,又进来好几个人,前边走的几个他不认识,后面走的是严志诚和董满升,一个个走得满头大汗。
董嫂一愣:满升大老远的也跑到这儿来干什么?于是她放慢了脚步,躲在一边,让过严志诚和前面的几个人,迎住了董满升。
董满升心里那份高兴是甭提了。自从上次约好,他是天天盼,总怕严志诚不来找他,一连过了好几天,等得他十分着急,几次要到黄须堡去找,都被妈妈给拦住了。今天下午,严志诚来找他了,还说海庄和咸水村里还有好几个人。他可高兴了。妈妈叫他等一会儿,带两件新补好的衣服,他都没等,只穿了一双妈妈给做的新布鞋,就跟着严志诚等人来到了盐庄子。
董满升跟着严志诚兴冲冲地走进了张大妈的家门,见嫂子把他迎住,他笑了笑,搭讪着说:“嫂子,哥哥呢?”
“你哥哥在屋里。”董嫂问:“你怎么也来了,有啥事啊?”
“好事,”董满升顽皮地笑着回答:“等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说罢,他跟着严志诚走进屋里。
董嫂瞧见董满升那份高兴、神气劲儿,又见他穿着一身干净的旧衣服和新布鞋,就更纳闷了:张小虎说“有任务”,满升又说是“好事”,这到底是啥事呢?她端着菜板,走到屋角的锅灶旁边,见张大妈哄着二旦正在烧火,她就把面拿过来,倒在小盆里边和,但是脑子里,却还是转着这件事。
董嫂这个人,就是那么个直性子的脾气,有事瞒别人,可瞒不了她,如果她要有事不明白,心里就总惦记着。今天这件事,她是左右寻思也不明白。当她把面擀得、切好,张大妈把锅也烧开了,往锅里下面条的时候,她悄悄地问张大妈:“大妈,今天到底是啥事呀?”
张大妈见严志诚领着人进屋去了,知道会议已经开始。张大妈的心里也是非常激动。于是她停住烧火的手,把灶门拾掇干净,领着二旦,回手拉住董嫂,三个人一同坐在墙边的草上。张大妈看着董嫂的脸,说:“董嫂,开始了……”张大妈本想把事情尽快告诉给董嫂,可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谁料,说了这么一句,反而使董嫂更加糊涂了。
董嫂忙问:“啥事开始了?”
张大妈说:“抗日开始了。”
“怎么抗日?”董嫂问。
“咳:”张大妈自己也是着急,怎么越想说清楚,越说不清楚呢?她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日本鬼子进关,蒋介石不打,把咱们大半个中国都给了日本人,叫咱们当了亡国奴……咳,你听听就知道了。”
这些话董嫂明白,张大妈和董满仓讲过多少遍了。可是今天,她见到这种情景,张大妈又说得这样富于感情,她就知道,准是有重大的事情。她不多问,就认真地听着。
张大妈继续说:“这回就好了,毛主席叫咱们拿起枪杆子,跟日本人干,好多地方都拉起了队伍,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现在,咱们这里就开始了,非把日本鬼子打出去不可……”
董嫂一听可高兴了,她是多么盼望着这一天啊!没等张大妈把话说完,就问:“真的吗?大妈。”
张大妈看着这能干的妇女,笑着说:“傻孩子,你大妈哪辈子糊弄过你!”
“哪时动手干?”董嫂问。
“现在就动手。”张大妈说着往屋里一指,说:“他们正在屋里合计呢。”
张大妈看着董嫂,知道她的心里,也有一团抗日的烈火在燃烧。她不是经常表示,不甘心当亡国奴,不愿受这牛马罪吗?对于这样的妇女,一定要提高她的阶级觉悟,让她懂得阶级斗争的道理,使她明白奋斗的方向,知道如何同敌人开展斗争……看看面汤已经做好,她对董嫂说:“汤熟了,咱们给老刘送去,就便听一听会。”
“听会?”董嫂觉得非常新鲜,她从来也没有听过会。有时在家,满仓他们几个人合计事,就把自己支出去,今天,听张大妈让她到屋里去“听会”,她忙问:“能行?”
张大妈笑着说:“能行。”
说着,张大妈把做熟的面汤,盛在那个小盆里,交给董嫂端着,自己拿着碗和筷子,跟在董嫂的后面,领着二旦,三个人一同走进屋里。
董嫂和张大妈把饭、碗和筷子放在刘德望的面前,便退回外屋,坐在门槛上。
严志诚站在外屋的当中,手里拿着一本油印的书,就着油灯,在一字一句地念:“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
董嫂坐在张大妈的身旁,怀里边搂着二旦,静静地听着。她听见严志诚的声音是越来越高,越念越起劲。开始,她因为能参加“听会”感到激动;随后,她见到这样的严肃场面、气氛,感到有些不习惯;不一会儿,她听了严志诚读的文章,就觉得十分自然,十分亲切,思想上也开窍了。那些话好像是专为她说的,就好像是一盏明灯,把她的心头照亮了。
严志诚继续念:“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问题离开武装斗争就不能解决……”
董嫂心里说:“是啊,说得对,日本人有枪能打我们,欺侮我们,我们要是有了枪,不就能够照样打日本鬼子吗?……”
“一句话,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严志诚念到这里停住了。董嫂着急,心里说:“你倒是快念啊,这书写得多好啊!……”
张大妈用手扶着董嫂的肩头,嘴里重复着严志诚方才念的那句话:“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
这时,杨洪海站了起来,走到外屋,对大家说:“日本鬼子进攻我们中国,蒋介石他有兵不打,把咱们大半个中国全让给日本了。叫咱们当了亡国奴……”接着,他讲了一下目前国内、国际的形势,跟着又说:“希特勒眼看就要完蛋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横行霸道一时,现在日子也不好过了。在这个时节,他混不下去了,要狗急跳墙,向我们的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国内,又有国民党反动派帮助他们。解放区军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进行反扫荡,敌人进攻解放区的阴谋一个个破产。”说到这里,他看了大家一下,把手一挥,大声说:“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盐区,也要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我们要遵照毛主席的这些指示,组织起抗日人民武装,在盐区和日本侵略者、汉奸走狗干,逐步建立起抗日根据地;我们要反对敌人的经济掠夺,抢运原盐支援解放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我们的游击队就像一把尖刀,深深地插在敌人的心窝里,会使敌人完蛋得更快……”杨洪海越说越多,越说越起劲。满屋子的人,脸上都泛起了笑容。
杨洪海看了看大家,又说:“志诚方才把毛主席的文章给咱们念了,大家合计一下,怎么办吧。”
“毛主席!”董嫂睁大了眼睛,望着张大妈,说:“怪不得呢,这书原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写的!”
张大妈显然也很激动,她伏在董嫂耳边说:“是啊,是毛主席写的,我们听毛主席的话,干吧!”
杨洪海的话音一落,人们立刻沸腾起来,议论纷纷;独有董满仓坐在锅台上,嘴里衔着个小烟袋,不言语。董嫂真替他着急。她瞧瞧这个,瞅瞅那个,都有一股子爽快劲儿,特别是自己的小叔子董满升,拉着严志诚的手,张着个大嘴,说起来没完。于是,董嫂伸手拉了董满仓一把,悄悄地说:“你倒是说话呀!人家都说得那么热闹,你倒好,不言不语,只管抽烟。”她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男人,快在众人面前,说说自己心里的话呀!
董满仓被董嫂这么一拉,反倒挺不好意思。他把烟袋从嘴里拿了下来,往鞋底上磕了几下。其实烟灰早已就没有了,他还是在磕。
董嫂心里这个着急呀,就甭提了。
这时,董满仓站了起来说话了。他说:“咱们听毛主席的话,是得干,但是我们应当怎么干呢?毛主席说了:‘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我们应当怎么学习军事,打胜仗呢?”
董嫂满不高兴:别人说话,都是欢欢喜喜表决心,他倒好,偏偏去提问题。董嫂把脸一扭,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叨咕着说:“就你事儿多!”
董满仓看了看自己的老婆,没有理她,接着说:“毛主席指示,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句话意义很深。我琢磨,保存自己是为了消灭敌人,同时,只有把敌人消灭了,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我们的队伍建立起来了,要主动出击敌人,在战争中,壮大我们的队伍,锻炼我们的队伍。联系到刚才老杨同志说的,胡德彪让我们赶跑了,一定不甘心,要来报复。估计到这个情况很重要。那么,我们能不能主动出击,打他个出其不意呢?”
“对!是这样!”大家都同意董满仓的说法。有的说他思考得深,想得周到;有的提出马上去攻打炮楼……
“对!”田冬生在屋子当中答了话:“同志们,要干就得主动,不能光等着鬼子打咱们。咱们也有些武器。”说着,他走进西屋里,拿出十几颗手榴弹来,往屋子当中一放,说:“这些东西是咱们以前的存货,现在又出世了。”
大家听说有了武器,都拥了过来。
董嫂也觉得满仓说话很有道理,非常高兴。她见田冬生拿出武器,于是也探过头去看。但人多,挤在一起,根本看不见,她想站起身来,被张大妈拉住了。张大妈说:“等着,将来武器多了,咱们也有。现在先给他们吧。”董嫂听了就没有动。
这时,就听董满升着急地说:“就是那么几个,打完了怎么办啊?”
严志诚说:“咱们的武器是不多,军分区指示我们,武器主要是从敌人手里去夺,这就是武装我们自己的办法。刚才满仓说得好,要在战争中壮大自己嘛!”
杨洪海听了,哈哈一阵大笑,他说:“这叫作取之于敌,用之于敌啊!”
田冬生接着说:“放心吧,日本鬼子给咱们存着呢,到时候用了,咱们就去取。”
李海山在旁边插了一句:“不行的话,咱们还有铁锨、大镐哪。”
同志们七言八语,一阵欢笑。
杨洪海看大家情绪激昂,信心十足,非常高兴,就说:“好!同志们的话有志气,咱们就这样干了。现在我代表盐区党委宣布,盐民游击队正式成立!根据上级的指示,区委任命严志诚同志为盐民游击队队长,下分三个小队,董满仓、田冬生、李海山三位同志分别担任第一、第二、第三,三个小队的队长。咱们是一支抗日的人民武装,一定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坚决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在盐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逐步建立起盐滩解放区。”
严志诚补充说:“上级任命老杨为咱们的政委,以后有事多请示他,他是咱们的主心骨。”
宣布正式成立了盐民游击队,并宣布了领导人名单,人们又是一阵欢笑,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战斗。
“汪汪……”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狗叫。
“嗯!你们听!”杨洪海立即制止住大伙,细听外边的动静。
这时,张小虎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进门就说:“来了,来了,我看见了。”屋里的人,不禁愣了一下。
董嫂忙把二旦拉到手里,两眼紧盯着张小虎,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洪海忙问:“谁来了?虎子。”
张小虎睁大了眼睛,说:“我看见有二十多个盐狗子,都拿着枪,从沙岗子往西滩来了。胡德彪也来了。还有个日本鬼子呢。”
田冬生听到这里,把盒子枪就抽了出来,问张小虎:“在哪呢?”
还没容得张小虎回答,李海山抓起一颗手榴弹,大声说:“走,打个狗日的!白天让他跑了,便宜他了。”说着往外就闯。
屋里的人都站了起来。
“等等。”杨洪海挥手拦住。
杨洪海借着灯光,看了看同志们,见一个个都充满着战斗的豪情。田冬生握住手枪,圆瞪着两眼;李海山的脖子和脸涨得通红……独有严志诚紧锁着两道浓眉,坐在那里思考着什么。同志们那一双双的眼睛都紧盯着自己,等待着命令。杨洪海点了点头,说:“凡事都要有个安排,我们这个队伍,是刚刚成立起来的,更得要有一个周密的安排。大家先坐下来,好好研究研究再行动。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严志诚点头表示赞同杨洪海的意见,然后问张小虎:“虎子同志,来了多少人?”
张小虎回答:“二十多个。”
“胡德彪和日本人在前在后?”
“在盐警的前边。”
“你怎么知道?”
“他们一边走着一边说话,我听得清清楚楚。”
严志诚沉思了一下,说:“根据情况判断,敌人对我们的行动毫无察觉。他们来这么几十个人,是对白天的事进行镇压、报复的。好,我们就将计就计,打他个措手不及,叫他有来无回:”于是严志诚和杨洪海小声商量了一下,提出了一个作战方案。大家对于严志诚的分析和作战方案,无不点头称是。
董嫂一拉张大妈,小声说:“大妈,你听人家志诚兄弟说的!”
张大妈点头微笑,没有搭腔。
严志诚接着又严肃地说:“好!大家没有意见,就按这个方案去做。此外,我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民军队,一定要严格执行命令,遵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不准随便行动。”说完,他眼望着杨洪海、董满仓、田冬生和张大妈,征求他们的意见。
董满仓、田冬生和张大妈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杨洪海说:“好,我同意。志诚,你就下命令吧。”
严志诚笑着说:“好,冬生、满仓、海山各领一个小队,按照计划去执行;老杨同志跟满仓小队,监视汉奸保长李三才,最好把他那支枪搞到手;我跟另外两个小队去村头。”
“同志们!”杨洪海见严志诚布置完毕,放开了喉咙说:“这是咱们盐民武装成立后的第一次战斗。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了我们穷苦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革命,我们要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猛打猛冲,坚决消灭敌人!同志们,咱们开始行动。”
杨洪海说完,大家便抄起了家伙:有长矛、大刀,有铁锨、大镐,李海山和董满升等人,还各多分到一颗手榴弹。
月牙儿刚刚露头,天空里闪耀着星光,被压迫的盐工们觉醒了,在这渤海盐滩,和敌人摆下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