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部队走出很远了,张大妈还站在村头了望着。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多少年来,一直受欺压的盐工,今天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从敌人手里夺了枪,武装起来,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斗争。今天夜间,我们的行动将会打乱敌人围攻游击队的计划,得到更多的胜利果实,更好地把部队武装起来。特别是,她看到自己的儿子,背着三八枪,挺着胸脯,雄赳赳地走在队伍中,不由得乐了。

张大妈想:干吧,走毛主席指的道路,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能把日本侵略军打出去,砸烂万恶的旧社会,建立起我们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当家做主的新国家……

队伍走得看不到影儿了,张大妈这才转身回家,她要赶快找老杨合计一下,转移盐庄子的乡亲们。

在门口,她见二旦扛着一个小木棍正和一群孩子玩耍。她笑着嘱咐二旦说:“二旦,好好玩儿,可别打架,听话,啊!”

二旦点点头,正经地说:“报告奶奶,我们这是练兵,练好了,好去打日本鬼子,不是打架。”说完,扛着小木棍转身跑了。他那拴着个红布葫芦的冲天小辫,又在孩子群里一颤一颤地跳动着。张大妈点了点头,笑了。

张大妈走进屋里,杨洪海已把村里的岗哨安排好走了回来。

杨洪海对她说:“走,咱们去看看老刘,要转移,必须先安置好病号。”

说罢,两个人一同走进东屋,刘德望赶忙坐起,紧紧攥住杨洪海的手,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杨洪海见刘德望这样激动,安慰着说:“老刘,病刚好了一点,别着急,有话慢慢说。”

刘德望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是一时不知从哪儿说起,停了半晌,他才说:“老杨,盐民游击队要我吗?”说完,他两眼望着杨洪海。

“要。”杨洪海肯定地说,“老刘,盐民游击队是咱们盐工的队伍,当然要你。”

刘德望点了点头,又说:“老杨,要不是你们,我早就被他们活埋了!”

杨洪海说:“老刘,这是毛主席叫咱们工人阶级这样干的。”

刘德望听到这里,流出了热泪,说:“对,是毛主席救了我!”他说着猛地从炕上站了起来,说:“老杨,往后你就看我的吧!”

杨洪海紧紧地握住刘德望的手,说:“老刘,咱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一起干。”

“对!”

张大妈看着这个老盐工,心里也是非常激动。她见天黑了下来,忙点上了小油灯。

这时,董嫂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坏了,日本兵和汉奸队把咱们庄围住了。”

“你说什么?”杨洪海和张大妈几乎同声问。

董嫂定了定神,报告了详细情况。

杨洪海听完董嫂的报告,回头把灯吹灭,返身爬上炕,来到窗户跟前,借着星光,往外仔细瞭望。

张大妈这间房子,是在盐庄子村南头,从窗户上往外看,村南的一片盐滩,全都展现在眼前。杨洪海仔细一看,就见盐滩上,大汪子的南边,有人在走动,这些人都背着大枪。看来,敌人的势派还不小。

张大妈沉思了一会儿,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洪海同志,咱们赶快组织群众转移吧。”

刘德望拉住杨洪海说:“老杨,你最好先躲躲。”

杨洪海回过头来,浓眉紧锁,沉思了一会,说:“傍晚,刚刚在三岔口戒了严,接着就从三水镇来了日本兵,三岔口的一些盐警也出动了。看来,敌人这次行动是有来头的。他们敢在夜间出动,也值得令人深思……”他停了一下,又说:“这样也好,敌人出来,三岔口据点必然空虚,使我们的计划能够更好地完成。”老杨看了看屋里的人,果断地说:“看情况,现在我们转移是来不及了,往外突围损失会更大,咱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乡亲们,把敌人拖住,使我们部队能够胜利地完成任务。来,咱们合计一下吧。”

张大妈叫董嫂赶快回家,去照顾二旦;杨洪海安慰一下刘德望,然后,两人一同走进西屋。

杨洪海肯定地说:“组织群众突围,我们的牺牲要大,还恐怕拖不住敌人,给那边的战斗造成困难。当前只有一个办法,保护好群众,在村里拖,只要是三岔口据点一起火,敌人的围攻阴谋马上也就完蛋了。”

“咱们是不是要派人去给志诚送信?”

“好,马上派个人去。志诚军事经验丰富,说不定还会分兵来支援咱们。”老杨接着又重复说:“目前咱们的任务,就是保护群众,拖住敌人,消灭敌人!”

张大妈完全赞同杨洪海的分析和决定。她走出去派人送信,又走回来说:“洪海同志,你就分派任务吧。”

杨洪海觉得面前站着的这位老同志,更加坚强了,几十年艰苦生活的磨炼,多年来党的教育和培养,使张大妈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为党的事业,革命的工作,终日奔波操劳。杨洪海点了点头,说:“看来,敌人找不到游击队,是不甘心的,咱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人自为战,村自为战。你是个上了年岁的妇女,身份没有暴露,敌人不会注意,可以隐蔽在群众中相机行事。”

“你呢?敌人会认出你来的……”

“我?”杨洪海非常严肃地说:“也要和群众共同战斗。敌人认得我,我就暂时隐蔽一下,必要的时候,那就和他们拼了。”

张大妈面对着共同战斗了多年的老同志,盐区党的负责人,盐民游击队的政治委员,半晌没有言语。

“不要犹豫了。这是军分区的文件,你要好好保存。”杨洪海说着,把文件交给了张大妈,“万一我牺牲了,今后游击队的工作暂时就由志诚负责。你把这些文件交给志诚。文件里有今天军分区刚派人送来的,指示我们,马上从敌人手里夺盐,粉碎敌人的经济掠夺,支援解放区。这项任务很重要,要开个会研究一下,坚决完成。”

杨洪海说到这里,就听得街上人声嘈杂,有砸大门的声音、大人的呼喊声、孩子的哭嚎声……

“快,把文件藏好!”杨洪海说。

张大妈严肃而又坚决地说:“洪海同志,请党放心,为了把盐区的武装斗争坚持到底,为了抗日,为了党的事业,再重的担子,我也要挑起来!”说罢,她掀开炕席,揭起一块土坯,把文件藏在炕洞里。

街里传来一阵阵铜锣声,接着就听见一个人用破锣似的嗓子喊:“乡亲们听着,皇军说了,不论大人、小孩,全得出来,在街口集合……不用害怕,快出来吧,不出来的就是八路!”

听得出,这是李三才的声音。杨洪海“哼”了一声,习惯地摸了摸腰里别着的盒子枪,心里说:“狗汉奸,果然是他!”

这时,街里的打门声、叫喊声、狗咬声,一阵紧似一阵。

杨洪海小心地把小褂底襟抻了抻,盖住了腰间的枪把子,对张大妈说:“老嫂子,咱们分头行动吧,你搀着老刘出去,也好有个帮手。”说着往外就走,张大妈也跟在身后。

杨洪海刚要迈门槛,就听得外屋“哗啦”一声,杨洪海一愣,借着月光看去,但见刘德望手里拿着一把菜刀,气呼呼地站在东屋门口。

杨洪海赶快上前扶住刘德望,问:“老刘,你这是……”

刘德望把脚一跺,咬着牙说:“李三才,这个狗汉奸,今天我非宰了他不可。”

杨洪海看了看张大妈,张大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也赶忙来搀扶刘德望。

“放下吧。”杨洪海劝慰着说:“拿着刀出去,可不方便哪!”

“什么?”刘德望的胸中燃烧着怒火,他不了解杨洪海的意思。

张大妈解释说:“老刘,日本鬼子看见你拿着刀,能放过你吗?”

“他不放过我?”刘德望气呼呼地说:“我跟他们拼了!”这时,只听得“咚、咚、咚……”一阵急促的砸门声。一个盐警歇斯底里地喊:“开门,开门,开门!他妈的,怎么还关着大门?里边一定有八路!”接着,又用枪托重重地捣门,震得墙上的泥土哗哗地往下跌落。

张大妈忙说:“老杨,你快走,这里我顶着。”

杨洪海说:“好,我先走。老刘,快把刀藏起来,和敌人斗争要讲策略。”说完,他向张大妈点点头,一个箭步窜出屋去,翻过墙头走了。

刘德望醒悟过来,把菜刀别在裤带上,用小褂盖好,跟着张大妈开开大门,到了大街上,夹在人群里。

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间,阴云密布,一下子使天地之间接近了许多。天气燥热,一点儿风丝也没有,盐庄子的群众被赶到十字路口,互相拥挤着,就好像进到蒸笼里,个个汗水淋淋,喘不过气来。

张大妈搀扶着刘德望,挤在人群里,警惕观察着四外的情况。

董嫂见张大妈来了,抱起二旦,往张大妈跟前挤。她的脸上冒着热汗,心在“噗通、噗通”地跳。来到张大妈跟前,觉得有了很大安慰。

李三才家的黑漆大门大开,门两旁有两个盐警端枪站岗,很多敌人从这里出出进进。

“火!”听着有人喊叫了一声,接着人群里呼喊起来:“着火啦!”“着火啦!”

董嫂一看,盐庄子北头有几处房子起了火,火苗一蹿老高,因为气压低,没有风,浓烟滚滚,笼罩着整个村子的上空。董嫂没有言语,抱起二旦,猛地往外就跑。

张大妈一把将她拉住,说:“不要动,去也无用,敌人是不会让你救的。”董嫂明白张大妈的意思,她咬着牙,狠狠地说了一句:“不要了!”

“对!欠债总是要还的!”张大妈点点头。

很多乡亲都要去救火,但都被端着大枪的敌人给堵了回来。烈火像烧在人们的心上,人们的心里也燃起了对敌人的万丈怒火。

一队日本兵,提着大枪,举着火把,从村子的北头,走了回来。他们来到十字街口,马上分开,把群众团团围住;接着,原来监视着群众的盐警,也端起上着刺刀的大枪……

一个恶鬼般的日本军官,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大洋刀,站在火把的下面。只见他那发青的脸上冒着凶气,小眼珠不停地乱转,这就是日本宪兵队的队长高乔。在他身后,站着一个穿着日本军装的中国人,比高乔稍高一点,嘴里叼着烟卷,右手握着手枪。

汉奸李三才还在拼命地敲着破锣。盐庄子的乡亲们,陆陆续续地被赶到十字街口。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一跌一撞地走来。董嫂一看,是李海山的爸爸李大爷,她忙把二旦放下,要挤出人群去搀扶老人家。这时,人群里已有很多双手,把老人家扶到人群里,让出一块空地方,叫老人家坐下休息。

锣声停止了,李三才就像一条夹着尾巴的狗一样,来到高乔的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报告太君,各处都搜查遍了,人的全来了,全来了。”

高乔听罢,把洋刀一举,吼叫了几声,就见跑过来几个日本兵,分头在盐庄子的南路口和西路口架起了两挺机关枪,枪口直对着人群。

高乔看了看被围的人群,对李三才说:“你的说话,八路的统统的叫出来!”

其实李三才一直拿眼睛在人群里搜索着,希望能认出几个盐民游击队员,好在他主子面前请功买好。无奈,他一个也没有找到。

李三才这小子十分纳闷。他往前走了两步,用手往脸上擦了一把汗,放开他那破锣般的嗓子,对着人群喊:“把严志诚他们交出来,没有你们的事儿,如若不然……”他刚说到这儿,从人群里飞出一块小砖头,“啪”的一声,不偏不倚,正打在他的腮帮子上。李三才“哎呀”一声,张嘴吐出一大口血。这下他可急眼了,咧着个嘴,用手捂着腮帮子,一边骂一边寻找打他的人。但见人们都对他怒目而视,吓得连连倒退。

雷紫剑从高乔身后跨到李三才面前,瞪着两眼,嘿嘿一阵冷笑,恶狠狠地说:“好准的情报!你给我把严志诚找出来!”

高乔也急了,一把抓住李三才胸前的衣领,龇着牙说:“找不到八路,心的坏了坏了的!”

李三才是王八吃花椒——有点麻爪了。他明知高乔也有情报,游击队还没走,可是不能分辩;在这个当口,高乔能承认他自己的情报不灵吗?他想:找不着八路军,高乔会老羞成怒,嫁祸与人,那雷紫剑也要趁火打劫。这小子的贼眼珠子一转,鬼主意就冒了出来,他笑嘻嘻地说;“我看,这里边有他们家里的人。”

雷紫剑把手枪狠劲一抡:“好,你给我抓出来!”

李三才撩起眼皮,往人群里搜索。他找了一会儿,用手一指,说:“她!”接着上来几个端着大枪的敌人,从人群里拉出一个领着小孩的中年妇女。

大家一看,是董嫂和二旦,人群马上骚动起来。

跟着李三才又往人群里一指,说:“他!”又有几个敌人,从人群里拉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

大家一看,是李海山的父亲李大爷。

被拉出去的三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好像是祖孙三代。

董嫂挺着胸膛,一只手搀着李大爷,一只手领着儿子二旦。

白发苍苍的李大爷,用力睁着两只受了病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老人家明白,敌人是要下毒手了。他瞧了瞧董嫂那种沉着不屈的劲儿,又看了看天真稚气的董二旦,浑身热血沸腾;一挺胸脯,走到董嫂的面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董嫂和二旦。

高乔提着大洋刀,上前推开李大爷,问董嫂:“你的说话,八路的哪里去了?”

董嫂沉着脸,用力拉着二旦的手,不回答。

李三才见董嫂没有答言,凑到近前,说:“高乔太君问你,你男人哪里去了?”

“呸!你这个披着人皮的狗!”董嫂狠劲朝李三才啐了一口唾沫。

李三才惊愕地倒退了一步。

高乔上前一把抓住董嫂的前襟,大声吼叫:“你的男人哪里去了?”

“你们知道,还问我干什么!”董嫂强硬地回答。

高乔“嗯”了一声,说:“哪边去了,你的说话,害怕的不要。”

董嫂看着这个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厉声回答:“打鬼子,杀汉奸去啦!”

“八嘎!”高乔扬手,“啪”的一声,打在董嫂的脸上。董嫂的头发散了,二旦“哇”的一声哭了,人群里呼喊起来。董嫂从容地理了一下散开的头发,揽着二旦,挺立在高乔的面前。

高乔举起那把明晃晃的洋刀,恶狠狠地说:“你的不说,死了死了!”说着洋刀就要往下砍。

董嫂面无惧色,用力把二旦揽在怀里,昂首挺胸,注视着远方……

高乔看着董嫂顽强的样子,吃惊地“呀”了一声,手里的洋刀就往董嫂的头上斜劈下来。

这时,站在董嫂身边的李大爷,抢前一步,右胳膊往外一伸,把高乔的洋刀搪开,跟着一反手,将高乔拦腰抱住,两个人脸对脸地滚在一起。

李大爷这个突如其来的行动,使敌人非常惊慌。

人群里也爆发出一片怒吼。

惊恐万状的雷紫剑明白过来,一面叫盐警把住众人,一面歇斯底里地喊:“不许闹,再闹我就开枪了!”他回过头来,见李大爷和高乔两个人还滚在地下。高乔善于摔跤,已把李大爷压在身下,但是李大爷抱住高乔死不撒手,使得高乔也无从用力。雷紫剑举起手枪,对准李大爷就是一枪。

被围的人群里,再次爆发出怒吼,一起拥上前来,逼着那些端着大枪的日本兵和盐警,节节往后退缩。

雷紫剑一看不好,冲着胡德彪一摆手。胡德彪举起手枪,“嘎”的一声,朝天开了一枪,腆着大肚子,冲到人群的面前,大声喊道:“我看你们谁敢动,谁动,老子就枪毙谁!”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猛地从人群里窜出一个人来,一手举着菜刀,一手捋住胡德彪的小褂,大喝一声:“狗汉奸,我叫你毙!”手里的菜刀就搂头盖顶落了下来,只听得“咔嚓”一声,削去了胡德彪的半个脑袋……

众人一看,刀劈胡德彪的,正是老盐工刘德望。

端着大枪的日本兵和盐警们,被刘德望的举动给吓呆了。等刘德望冲到一个日本兵跟前,举起菜刀,再要砍时,这个日本兵惊叫一声,开了一枪,刘德望翻身倒在地下。

高乔从地上爬起来,举起洋刀,发疯似的喊叫:“统统地死了死了的!”

天上,乌云滚滚;地下,人声沸腾。敌人的枪栓拉得“哗啦、哗啦”直响。盐庄子被围的乡亲们,一个个怒火燃烧,壮志凌云,要冲上去,赤手空拳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村口的那两挺机枪,也正准备向人群射击。

情况万分紧急。

猛然在那街西的一间草房里,“嘎”的一声枪响,敌人街西口那挺机枪的射手,应声倒下。

李三才抬头一看,急忙高喊:“那边有八路!”

“有八路!给我打!打!”高乔咬着牙命令说。

敌人撇开群众,朝着街西的那间房子一起射击。

这一枪是谁打的呢?

杨洪海从张大妈的家里翻墙进了一家宅院,走进屋里一看,里边被敌人翻腾得乱七八糟:屋门踹倒了,水缸扒翻了,锅被捣碎了,柜子被掀倒了,里边的东西扔了一地。这是刚刚被敌人糟蹋的。杨洪海没有在这里久留,他要到街口看看被围的群众,设法援救他们。他爬过一道矮墙,进入临街的三间草屋里。

杨洪海趴在草房的后窗户上,借着敌人的火把,街口的情况看得十分清楚。

杨洪海见刘德望倒下,敌人就要开始大屠杀,心里怒火万丈,他把盒子枪一举,照着鬼子的机枪射手就是一枪。

日本宪兵队长高乔正准备下毒手的时候,突然发现机枪射手被打死。这村里究竟有多少八路军?他不知道,只好下命令朝草屋开枪。工夫不大,村外又响了枪,但听得喊声震天,人数不少,土八路好厉害呀,本想来消灭土八路,反被土八路包围了……

高乔更加着急,发疯似的喊叫:“快快的!分一半人顶住村外的八路,其余的人,统统地打村里的八路。”他这一声令下,有几个日本兵,就往那间草房子冲了过去。

被围的群众,乘机转移的转移,向敌人夺枪的夺枪,和敌人混战一团。

杨洪海在草房子里,沉着地从几处朝外射击,以壮声势,迷惑敌人。他想,现在游击队来了,营救了乡亲,配合了三岔口的战斗,我们还要来个里应外合,尽可能多地消灭一些敌人。

几个头顶钢盔的日本鬼子,同时往草房子冲过来,杨洪海待他们走近,一个连发,“嘎嘎嘎……”,一串带火的子弹,射入敌群,眼看有三四个敌人翻倒在地。

就在这时,一阵机关枪响,把草房的土墙拆开一个大窟窿,杨洪海往旁边一躲,只听得“轰”的一声,一颗手榴弹在房顶上爆炸了,跟着,草房子就着了火。

草房子里顿时浓烟滚滚,敌人从四面一起冲了进去。

这时,只听得在西南的方向,“轰、轰”地两声巨响,震得大地都在摇晃;村口人声呐喊,枪声更紧,日本兵和盐警队纷纷溃退下来。

一个日本兵慌慌张张地跑到高乔面前,报告说:“火……火!八路军把三岔口炮楼给烧了!”

高乔往远处一看,一道火柱直冲云天,从着火的那儿,还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呀!三岔口军火!……”

高乔急得满头大汗,忙用手一指从草房里拉出来的昏迷不醒的杨洪海,气急败坏地说:“带走!”雷紫剑也叫过两个盐警,把被刘德望刀劈的胡德彪背上,慌慌张张地往村西狼狈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