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严志诚背起杨洪海就要往车下跳,董满仓在车下赶忙举起双手,小心地把杨洪海接了下来,放在一个战士的背上。严志诚低声在董满仓的耳边嘱咐了几句,董满仓点头,跟着一拉那个背着杨洪海的战士,轻声地说:“走!”这个战士,两手用力托住了杨洪海,跟着董满仓往大道以西奔去。

风大,雪急,大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董满仓一手提着盒子枪,一手扶着杨洪海,紧跟着这个战士,迎着急骤的风雪,走下大道,进入一条河沟里,拐了一个弯儿,就来到了清水河边。

等他们来到河边指定的地点,张小虎等人已经在那里准备好一个拴好绳子的大冰托盘,托盘上放着两根撑杆,此外,还放着被褥、棉衣等物。

董满仓和张小虎在冰托盘上铺好褥子,把蒙在杨洪海身上的棉袄解下来,也铺在上面,那个战士,便把杨洪海轻轻地放在托盘上。大家用预先准备好的工具把杨洪海的手铐脚镣砸掉,给他穿戴好棉衣,盖上被子……

就这样,杨洪海躺在冰托盘上,由一个班的游击队员护送着,越过清水河,顺着一条河汉,穿过茫茫的雪原,安全地到达了军分区医院。

这次劫刑车安排得十分周密。苗瑞祥用大车挡住了刑车的去路,龟村把押车的日本兵叫走,严志诚几个人,便趁机下了手。待董满仓等人把杨洪海背走,严志诚便领着李海山、苗瑞林和埋伏在路旁接应的游击队员们把龟村引下马路,引到海庄炮楼附近,然后,又按计划带着大家到了咸水村。他们要在这里检查一下准备的情况,以便乘胜扩大战果,打一个内外夹击的漂亮仗。

咸水村虽然住户不多,但因为房屋分散,在夜间望去,却是黑压压的一片。

董大爷领路,登上了咸水村的庄护坡,在村西面的一家篱笆门前停住了脚。他从篱笆缝中轻轻地伸过手,将篱笆门开开,迈步走进篱笆院里,小声地叫道:“周奶奶,您睡了吧?”

周奶奶并没有睡,这工夫娘儿两个正按着村抗日政权的安排,给盐民游击队做饭呢。听见有人问,忙回答:“谁?是大富她爸爸吧?”一会儿,房门敞开,严志诚等人跟着董大爷走

周奶奶住的两间房子,不分里外间,屋里边是锅台连着炕,在炕头上有个小矮墙,墙下边就是做饭的锅灶。这时候锅里正冒着腾腾的热气,一锅玉米面的饽饽已经做熟了。在矮墙的上面,点着一盏小油灯,开门带进来的冷风,吹得那油灯碗里的火苗一闪一闪的。周奶奶坐在炕里,地下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她是周奶奶当家的孙女周大娟。周爷爷死了以后,周大娟就搬到这里住,给周奶奶做伴。

“周奶奶!”董大爷进屋走到周奶奶的面前,亲热地叫道。

周奶奶往炕外挪了挪,伸手搬住了董大爷的肩膀,说:“大富她妈妈死了,你大叔也死了,都让鬼子给杀了。听说你们老二也被他们打死了,是吗?”老人家说着话,两眼望着董大爷。

董大爷心里头火辣辣的,小声地回答:“对,他们为革命而死,死得值了,你老人家放心,咱们会为他们报仇的!”

“对!”周奶奶看见董大爷肩上背着支枪,说:“好样的,你也参加游击队了?”

“参加了。”董大爷挺一挺胸,回答说:“他们杀不完咱们中国人,咱们中国人可要消灭他们。咱们胜利的日子快到了。”董大爷想说一说这些日子上级传达的全国和盐区的斗争形势,可是他没有,因为情况紧急,时间不允许。

停了停,周奶奶又关心地问:“听说大富也参加了,她还当了什么卫生员了,是吗?她来了吗?”说罢,老人家看了看站在地下的人们。

“她没有来。”董大爷说:“我们这是跟着严队长打鬼子来了。”

“严队长!”周奶奶忙问:“他来了没有?”

董大爷回身一指,说:“他来了,那不就是咱们的严队长吗?”

周奶奶一听说严志诚来了,忙说:“严队长,你来了,乡亲们是多么盼着你们快来呀!你倒是坐下,坐下呀!”严志诚知道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救出董大富的周奶奶,又听了她的问话,是那么关心游击队,关心盐区的斗争,心里十分感动。现在又见老人家问起自己,赶紧上前,把老人家扶住,说:“老奶奶,我就是严志诚。周爷爷的牺牲我们知道了,你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狠狠地打日本鬼子,为盐区受害的乡亲报仇,为周爷爷报仇!”

“好,好孩子!说话有志气!”周奶奶含笑拉着严志诚的手,就像多年不见的亲人一样。

突然,只听得村西的盐滩上,枪声紧了起来,接着又听见一阵机枪声。

周奶奶一愣。

严志诚忙说:“老奶奶,不要怕,让他们打吧,打得越热闹越好。”

“谁们?”周奶奶问。

“日本鬼子跟盐警打上了。”董大爷回答。说完,他笑了。

“日本鬼子跟盐警打?”周奶奶不明白,自言自语地问了一句。

这时,外面的篱笆门响。周大娟打算开门去看,她刚走到门前,门“忽”地一下敞开,苗瑞祥一步跳到屋里,笑着对严志诚说:“报告队长,真是妙啊,咱们一撤,盐警就接上了,两边打得真热闹。那炮楼上也响了机枪,把鬼子打得真够呛。”苗瑞祥兴奋地说。

严志诚眉头一皱,沉思了一下说:“瑞祥,快,你告诉李海山、苗瑞林他们,赶快吃饭,把肚子吃得饱饱的,在村边埋伏好。敌人来围村子,要是不进村,就不要管他,但等清水河支队来了,听我命令,来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管叫敌人有来无回!”

“是!刚才村长领着人已经把饭送上去了。我这就去再告诉他们一下。”苗瑞祥答应一声,转身走出屋去。

周奶奶有些不明白,但也不好问,只是望着严志诚微笑着。

苗瑞样走出屋去时间不大,门儿一开,海庄的老高走了进来。严志诚赶忙迎过去,拉住老高的手,问:“老高同志,怎么样?”

老高同志微笑着,往屋里看了看,然后才说:“严队长放心,给他们都准备好啦,保证让他们坐着土飞机上天。”

“谁在那儿顶着?”严志诚问。

“老唐他们几个人。就等着你的命令了。”老高笑着回答。

全国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和盐区几次夺盐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海庄、咸水村一带的人民群众,几个月来,盐区党委在这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建立了人民政权,而且也组织了民兵。老高就是海庄抗日政权的负责人。而老唐那次和董大爷一同出海往解放区送盐,受到很大教育,回来就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现在是海庄民兵队的队长。他们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处处主动配合盐民游击队打击敌人。

村北响起了一阵急骤的枪声把方才那混乱的枪声压了下去。

老董大爷笑着对严志诚说:“志诚队长,咱们得手了。”

“对。”严志诚点头回答。他侧耳细听村外的动静,心里考虑着战斗的进程。

外面的枪声密了,不仅有一挺机枪,而且好像是两挺机枪在对射。

小屋里没有一个人在言语,大家都看着游击队长严志诚。油灯里的火苗在跳跃。

周大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点心慌,悄悄地走到炕边,坐在奶奶的跟前,小声问:“奶奶,这枪……”说完,她用目光打量着屋里的人。

“不怕。”周奶奶伸手拉住孙女,也小声说:“志诚队长在这儿咱怕啥?”

这时,房门又开了。周大娟抬头一看,又是头回进来差一点撞着自己的那个粗眉大眼、身材魁梧的人。

苗瑞祥进屋就说:“鬼子撤了,盐警队从三水镇来了,接着又打上了。咱们的人已经吃完饭在村边埋伏好,听候命令。”

严志诚看看笑嘻嘻的苗瑞祥,又看看沉着、稳重的老高,说:“我看哪,情况和咱们原先估计的一样,三水镇周围有兄弟部队钳制着,敌人这次出动,人数不会很多;他们出来也不敢走很远,在这里吃了亏,就要在这附近进行骚扰、报复。老高,你说呢?”

众人听了,都佩服严志诚的分析。真不愧在大部队里待了几年,又学了毛主席的书,有胆识,有经验,有策略。

“你真摸透了敌人的脾气了。”老高赞同地说。接着,他问严志诚有没有什么指示,然后,告别众人回去准备战斗。

董大爷问:“清水河支队什么时候来呢?”

“快了。冬生负责和他们联系,他还带了一个小队和他们配合,说不定已经到了。”严志诚回答。

“咱们啥时候动手打?”苗瑞祥问。

“怎么,着急了?”严志诚笑着说:“这种仗不能严格规定时间,要提前准备好,得手就打,但等敌人围上来,他们就围住敌人打。行动前,会给我们信号的。”他说得是蛮有把握。

“敌人要先围村可怎么办?”周奶奶担心地问。

“他围村,估计夜里是不敢进来的,想进,我们这里安排了一个小队,六、七十号人呢,还有村里的民兵,合起来满能顶一气!”严志诚解释说,“老奶奶,不用担心,在天亮以前,就能解决战斗。”

“那就好了。”周奶奶坐在炕上不言语了。

“也不知道都是谁来了?”董大爷抚摸着手里的枪,自言自语地说。

“谁来了也叫他好受不了!”苗瑞祥幽默地说。

枪声突然停止。过了好长一会儿,村北传来嘈杂的人声。

周奶奶诧异地问:“这是怎么啦?”

“大概是敌人明白过来,来围村子了。”严志诚说。

“要是不来呢?”周大娟问。

“不来?不来那还行?”苗瑞祥说。

“不行怎么样?”周大娟好刨根问底。刚才生,一直没说话;现在,见游击队和和气气,像一家人一样,她又活泼起来。

“不怎么样,叫他们来呀!”严志诚风趣地说。

周大娟一听,“噗哧”一下笑了。她以为这是说笑话呢,就问:“那怎么叫哇!”

苗瑞祥认真地说:“有办法叫。朝他们打几枪,他们一听,‘八路的,在那边’,不就来了吗?”

周奶奶听了这几个年轻人的对话,喜得差一点笑出声来。她说:“那么说,敌人就得听咱们的,到了这里就甭想回去了。”

严志诚说:“是这样。现在全国人民已经动员起来,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咱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他们打进来容易,想回是回不去啦。”

这时,在正北方向的上空,升起一颗信号弹,在这风雪的黑夜里,闪着乌蒙蒙的红光。

严志诚伸手从腰间抽出二把盒子枪,站起身来,压着嗓子说:“清水河支队发出信号了。同志们,快,准备战斗!”

老董大爷和苗瑞祥等人,都把大枪抄在手里。

“瑞祥,”严志诚命令说:“你去村北头,协助李海山,要和清水河支队、田冬生小队内外夹击,互相配合,把敌人分割包围起来,彻底消灭!”

“是。”苗瑞祥转身出门。

严志诚又对董大爷等人说:“我们到南头去看看。”说罢,他向周奶奶告了别,走出屋外,举枪朝着天空“嘎,嘎,嘎”开了三枪。这是回答清水河支队信号的三枪,也是向李海山小队发出的进攻命令。

再说雷紫剑领着盐警队把咸水村围住,就等着天亮进村搜查游击队,并乘机发洋财。忽然,背后升起了一颗信号弹,紧接着枪炮声响成一片。雷紫剑正在疑惑,咸水村里也开了火,两下夹击,压得盐警们抬不起头来。他知道,又上了盐民游击队的当,想撤已经来不及,只好硬着头皮,仓促应战。

身边的盐警接连被打死,他还是歇斯底里地大喊:“给我冲!”“给我打!”“谁退我就枪毙了他!”他果真用手枪撂倒了几个后退的盐警,可是,全然没有用,包围圈还是越来越小。

那个姓牛的盐警中队长在村南面,这时也急了。他看到盐警乱了,大声骂起来:“他妈的,怎么炸群啦?日本人马上就来接应咱们……”他底下的话还没有说出来,一颗子弹,射入他的前胸,这小子身子摇了摇倒在地下。

风急雪大,天寒地冻。颗颗子弹射入敌群,发发炮弹在盐警群里爆炸。盐警们连冻带吓,一个个缩着身子战战兢兢,恐慌万状。就在这时,忽听得在海庄据点那里,“轰轰”的两声巨响,接着是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海庄炮楼被炸平了。大风助长了火的威势,大雪增加了火的色彩,但见得,海庄之上,烈焰腾空,火花飞舞……

游击队冲了上来,那些没有被打死的盐警更慌了,一个个跪在地上,两手举着大枪,哆里哆嗦地求饶。

雷紫剑一看,败局已定,忙指挥着几个心腹,拼着死命冲出去,向三水镇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