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盐民游击队经过思想、组织、纪律整顿,上上下下政策、策略水平和组织纪律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队伍扩大了,党组织也扩大了,李海山、董满升、苗瑞祥等一些积极分子,都加入了党的组织,战斗力增强了。三岔口以东的黄须堡、硝坨子、盐庄子等十来个盐村或整顿、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或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为盐区的抗日斗争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一个月来,军民协同作战,并在友邻部队的支援下,消灭了不少敌人,取得了多次夺盐斗争的胜利。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营救杨洪海,并设计出几种方案,但因时机不成熟,未能立即行动。他们并没有满足眼前的胜利,正在按照军分区和盐区党委的指示,乘胜前进,争取夺盐斗争的更大胜利。

燕河里的水,不知疲倦地流着。燕河两岸黄须堡等村的军民们在欢天喜地地忙碌着,准备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张小虎独自一人在桥头站岗,心里很不平静。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他坚视着盐滩上的一切,心里在想着今天发生的情况:

严志诚在大会上,把人分配出去,说要借着日本人派队伍来保护驳运华北盐田的盐的机会,混过三岔口,到三水镇去抢救政委杨洪海。他亲眼看着董满仓、李海山、苗瑞祥等人,乐哈哈地前去执行任务。可是,这件事使张小虎觉得奇怪,往日,凡是重大行动,严志诚总是亲自领着去打头阵,而今天,去三水镇抢救杨洪海大叔这样重要的事,他为什么说去却没有去呢?上岗之前,他偷偷地问妈妈,妈妈反问他:“这是谁讲的?志诚不是在会上宣布他随后要亲自带一个小队顺海边去三水镇吗?”张小虎说:“不是别人讲的,是自己想的。”妈妈问他:“听见别人说没有?”他说没有。停了老半晌,妈妈只是对他讲了两句话:“虎子,咱们今天要将计就计,调虎离山,打个大胜仗。在这斗争紧张的时刻,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破坏。好吧,你去执行任务吧,不要瞎猜,不要乱讲。”妈妈的话,意味深长;他不太明白,可是又不敢多问,因为他清楚,凡是不应该让自己知道的事,你就是再问也是白费,妈妈不但不告诉你,反而会生气。但是他完全相信,如果按照党组织和志诚的决定去做,一定会取得胜利。

老实说,经过了那次思想整顿,张小虎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很多。他想,在执行任务中,是不应该瞎猜,于是他把思绪拉回来,全神贯注地监视着夜幕中的盐滩。看着,看着,张小虎把手中的大枪端了起来,枪托顶在肩头上,脑袋稍微歪了歪,枪口瞄准了沙岗子炮楼上空的那面日本旗。他可没有开枪,而是瞄了一会儿,又慢慢地把枪放下。

这时,黄须堡的村头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张小虎忙回头观看,见有十来个人出了黄须堡,在头前走的是董满升。他们每人都背着两三支大枪。张小虎一愣,心说:“他们这是做啥?”

时间不大,董满升等人来到近前。他们把枪放在沟埝下边,围在一起,听董满升布置着一切。张小虎凑到近前一听,原来是给上船的同志们去送枪,准备攻打三水镇。

董满升领人送枪走了,张小虎仍旧是独自一个,守在桥头。

天上的星星向他眨着眼,阵阵的夜风吹过来,那盛满海水的大汪子里,泛着层层波浪,拍打着那条泥土的大道。这是从沙岗子到黄须堡的唯一道路。

张小虎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大道的尽头。沿这条大道走出十来里地就是沙岗子村,村里设有日本盐田大柜,由盐警把守着。

时间不大,去送枪的同志们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他们都猫着腰,贴着盐沟沟埝,或燕河河堤,隐蔽地来到燕河桥,走回黄须堡。

夜深了,星明了,这时往远处望去,倒比刚黑的时候明亮得多。张小虎端着大枪,目不转睛地望着前面,就见远远地从大道上跑来一个人。张小虎不由得一愣。这是谁?为什么在大道上跑?在这个时候到黄须堡来干什么?他忙隐蔽起来,警惕地监视着。

这个人登上了桥头,回头往四下看了看,深深地喘了一口大气,然后放慢脚步,走下燕河桥。

张小虎一看,原来这人是黄须堡村公所的财粮委员尹家章。这次行动,是由村里民兵紧密配合的,所以方才给队员们送枪他也去了。他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规定不准走大道,怕被敌人发觉,可是他,为什么偏在大道上跑呢?张小虎想到这里,迈上大道,挡住了尹家章的去路。

“谁?”张小虎“哗啦”一拉枪栓,顶上子弹。

“是我,是我。”尹家章被这突然一问,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是张小虎,于是他强笑着说:“啊啊,是我。”“你怎么在大道上跑啊?”张小虎又问。

“我……”尹家章停了一下,忙说:“对,对,不能在大道上走,我想快点回来,好领新任务,心一慌,就走错了。你看我这人多拉糊。”他连连地承认错误,两只眼睛紧盯着张小虎。

张小虎一看他这个架势,觉得有点不对茬,于是接着问:“你怎么刚来呀?”

尹家章伸手往脑门子上擦了一把汗,说:“别提了,黑灯瞎火的走单了。他们都回来了吧?”说着,他迈步,打算让过张小虎,往村里走。

这时,从村里又走出二十几个人来。前边走的是队长严志诚和村长张双安,后边有盐民游击队的队员,还有乡亲们,人人都扛着一张铁锨。

尹家章一看,没敢动地方,忙把脸侧过去,打算躲开来人的眼目;同时他又想,严志诚说要带人去三水镇的,怎么还没走呢?

严志诚对尹家章的可疑行动好像并不介意,反对尹家章说:“老尹,你来得正好,就一块儿跟他们去吧。你把老刘大哥肩上的绳子接过来,他的病刚好。”说罢,就把刘德望的肩上的一盘大粗绳取下,递给了尹家章。

尹家章顺从地接过大绳,扛在肩上。他不明白这是去干什么,就问:“严队长,这是干啥去?”

严志诚轻轻地一笑,说:“对,这项工作没告诉你。是抗日工作,你跟着他们去,到那儿就明白了。你们快点儿走,我这里也该出发了。”

张小虎听了严志诚的回答,想起了好多的事儿:尹家章这个人,能说会道,分配给他工作任务,别看他磨蹭,但不管磨到几时,也得干完。他处处表现得还挺不错,一说就是“抗日工作嘛,人人有责呀”。哪件事如果没有他,他若知道了,就抢着去干。前些日子夺盐,没有分配他工作,他知道了,硬要跟着去干。因为他认得几个字,能记个账,严志诚就让他和董满仓一同去收盐、装船。听说,他那次行动十分可疑,还派人去外村调查了一番……

张小虎心里暗暗发笑。可是他们去干啥?自己也是不知道。

张双安领着尹家章和刘德望等十来个人,走过燕河桥,贴着河堤往南走去。留下的战士,在河堤下面隐蔽待命。严志诚走上大桥,来到张小虎的近前,小声问:“满升回来没有?”

张小虎说:“我没看见。”

严志诚“嗯”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天空,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还没回来?”

张小虎抬头看看天空,“三星”快到头顶,时间已经快到半夜了。董满升为啥还没回来呢?他又是干啥去了呢?不就是给船上的人送枪吗?还有别的什么任务?……借着星光,他见严志诚紧锁双眉,在思考问题。这些日子,志诚是够辛苦的,他费了多少心血啊!就拿今天这些事来说,严志诚开会、谈话,研究这、考虑那,分派出去左一帮、右一帮的。看,刚才又分派出去刘德望和张双安,他们究竟是干啥去呢?董满升又是干啥去了呢?——不想,不想,张小虎不由得又在想了。

这时,从燕河西边的盐沟埝下,走上来两个人。张小虎刚要过去盘问,严志诚挥手拦住他,小声说:“是满升回来了。”

来人果然是董满升和另一个战士。他们见严志诚在这里,忙向严志诚报告了执行任务的情况。

董满升领着人去给船上的同志们送武器,并且传达了严志诚的指示,然后,带着一个战士,顺着一条盐沟悄悄地朝沙岗子日本盐田大柜摸去。

董满升他们摸到沙岗子以西的一间水车房子里。像这样的水车房子,散滩后,里边总是空荡荡的。房子外边,矗立着一架风车,风帆跌落在风车架子上,微风吹来,不断左右晃动。这儿视野开阔,离沙岗子近,也比较隐蔽。是董满升和吴二顺经常接头的地方。

他俩来到这里时间不大,就听得沙岗子村里响起了“唉唉”的声音,跟着,一辆摩托车从沙岗子日本盐田大柜飞快地开了出来,顺着大道,朝三水镇方向开去。

董满升一看,车上坐着一个日本人,没有错,那正是浅野。他暗暗地点头,果不出严志诚所料,看来,敌人信以为真,这个家伙亲自向高乔报告“重要情报”去了。

沙岗子四周静悄悄的,村内并没有灯火,只有那村东高高的炮楼上,挂着一面日本旗,在这日本旗的下面,有一股探照灯光,在不停地往四外盐滩上搜寻。

董满升在水车房子里,把沙岗子附近的地形地物看了个清楚。时间过了很久,眼看三星就要升到头顶了,还不见动静。董满升心里暗暗着急起来,莫不是敌人把我们的行动识破了?……

董满升正疑惑间,忽见从沙岗子村里,慌慌张张地走出二十多个盐警,顺着大道,急匆匆地朝三岔口方向跑去。

盐警们刚刚过去,从沙岗子的村里又悄悄地出来一个人,他绕过几座盐坨,奔水车房子而来。时间不大,这个人已经来到水车房子跟前,轻轻地拍了三下手。董满升知道是吴二顺来了,忙回了暗号,起身迎了出去。

那个战士仍在那里隐蔽着。董满升和吴二顺手拉着手,走进这间水车房子里,董满升急切地问:“老吴,怎么样?”

吴二顺马上把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他说,天黑以后,尹家章来了一趟,接着,浅野就骑着摩托车去了三水镇,随后,就来了电话调兵……此外,他还详细地报告了沙岗子日本盐田大柜的守备等情况。他最后说:“快!请你马上报告严队长,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候。”

董满升听了非常兴奋,他用力握了一下吴二顺的手,说:“好,老吴,我马上就回去报告,立即开始行动。严队长让我嘱咐你,在这紧急时刻,要勇敢、机智、沉着、谨慎!”说罢,他走出了水车房子。……

董满升报告完毕,笑着说:“行,志诚,看来事情很顺利,完全是按照咱们的棋路子走的。”

严志诚点头,忙对那个战士说:“去,告诉张大妈,我们这里马上行动。”

那个战士答应一声,转身奔向村里。

严志诚又对张小虎说:“虎子,你不是要夺枪吗?走,咱们去。”

张小虎忙问:“上哪儿去夺枪?”

严志诚站在燕河桥旁,不慌不忙地对张小虎说出了事情的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