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空的乌云渐渐散开,露出了点点星光,这星光又洒在了盐滩上。
张大妈用力拉着褂子的下襟,紧咬着嘴唇,在人群里站着。她眼睁睁地看着董嫂挨打,李大爷被杀,刘德望倒下,她都没有动。她是严格地按照杨洪海同志的嘱咐去做的。直到老杨开枪打死敌人,盐民游击队来了,日本兵和盐警腹背受击,首尾不能相顾的时候,她才乘机叫董嫂负责带领老幼乡亲赶快转移,自己指挥那些年轻力壮的盐工向敌人夺枪,和敌人混战成一团。
群众的反抗,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的进攻。他们从敌人手里夺得五条枪,杀死了十来个敌人。但是我们的老杨同志,已被敌人带走了。
敌人一撤,盐庄子的老百姓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抢救亲人,有的救火……
张大妈见董大嫂正伏在李大爷的尸体上哭,小二旦跪在妈妈的旁边,她不禁也流下了两行热泪。
几个年轻的妇女正在抢救刘德望。这位老盐工脸色铁青,嘴唇稍动,看样子还没有死。张大妈急忙跑到跟前,帮着众人,把刘德望的伤口包扎好,搭到自己的家里。
就在这时,盐庄子西南方向响起了急骤的枪声。张大妈当时一愣:方才明明是盐民游击队从东边开枪,追打敌人,鬼子从西面撤退的,为什么现在西南边又响枪呢?难道说敌人又返回来了吗?她赶忙跑出屋来看个究竟。
枪声越来越密,而且越来越远。张大妈恍然大悟:肯定是打掉三岔口炮楼的游击队来截击敌人,而严志诚他们也追上了敌人……于是她毫不怠慢,又转身去照料救火。这火已把盐庄子北面的半趟街烧光了。
东方破晓,枪声渐渐稀疏。不一会儿,严志诚、田冬生、董满仓和李海山带领着队伍回来了。
盐庄子的村口,站满了欢迎的群众。
胜利归来的游击队员都背着大枪,披着子弹带,或挂着日本式的子弹盒,每个人的腰间都挂着几颗手榴弹,有人还背着两支大枪。这多使人高兴啊!敌人想剿灭我们,反而给我们送来了武器,把我们武装起来了!
张大妈见严志诚、李海山等人走了过来,便迎上前去,和他们热情地互相问候着。
突然一个乡亲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一支二把盒子,说:“张大妈,你看,这枪。”
张大妈忙把盒子枪接过来一看,眼里的泪珠不觉就落了下来。
严志诚认得这支枪,忙问:“大妈,老杨大叔呢?”
“老杨,他……”张大妈咬着牙说:“他,被敌人抓走了!”
“什么?”几个人同时吃惊地问。
“走!”李海山把大枪一端,往回里就要走。
“追吧!”田冬生也把短枪抽出,等待着严志诚的命令。
“哪去?”严志诚严肃地问。
董满仓上前拦住李海山,说:“来不及了。”
“来不及了?”李海山把脚一跺,呆呆地站在那里。
张大妈简单地介绍了村里发生的情况和杨洪海的嘱托。然后说:“咱们到屋里合计去吧。”
严志诚听了,心里非常沉重。他看了看李海山和田冬生,又瞧了瞧同志们,他完全了解大家的心情。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在这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不能感情用事。他在想如何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使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以便进行斗争。
正在这时,董满升和一个战士跑来,对田冬生说:“我们各处全找到了,没有。”
原来,董满升两个人是田冬生派出去找董大娘的。田冬生着急地问:“哪里没有?”
董满升说:“按照大富说的地方全找了,都没有。”
严志诚接过来说:“你们累了,先吃点东西吧。过一会儿咱们研究研究再去找。”
“不吃了!”那个战士拉着董满升出去了。
张大妈的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人,有盐民游击队的队员,也有盐庄子的老百姓,个个满腔怒火,人人都憋着一肚子气。
严志诚看了看同志们,又望了望李海山和田冬生,他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当前的思想工作必须做好,而做好这个工作,要先从这两个小队长做起。
时间不大,张大妈和董嫂张罗着叫同志们吃饭,可是这饭谁也吃不下去。眼看着盐庄子的北街烧掉了一半,有十几户乡亲无家可归,李大爷牺牲,刘德望身负重伤生死不定,老政委杨洪海被敌人带走,董大娘到现在还下落不明……方才打击敌人,缴获武器的那个高兴劲儿全没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乡亲们把干粮挨着个地摆在了战士的面前,可是同志们谁也不伸手,只是眼望着新得来的武器,紧咬着牙关,闷不作声。
严志诚见此情景,和张大妈交换了一下眼色,伸手抄起一个饽饽,掰了一半,咬了一口,把另一半递给田冬生,说:“冬生,吃!”
“我肚子里还满着哪!”田冬生说完,把头扭向了一边。
严志诚又把那半个饽饽,举到李海山面前,说:“海山,你吃。”
李海山没有去接饽饽,只是把头一扬,瞪着两只大眼,瓮声瓮气地说:“我吃?等着吧,摘下李三才的心,咱们一块儿吃!”
严志诚站起来,手里拿着两半冒热气的饽饽,说:“嘿,刚才打敌人、得武器的劲头哪去了?”他见没人言语,继续说:“打日本侵略者,我们不吃饭行吗?乡亲们把饽饽给我们送来,为的是叫我们吃饱了,好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我们不吃饭,怎么工作,怎么战斗?我们能够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吗?”
严志诚挨着个地看着同志们的脸,最后他把饽饽举到了田冬生的面前,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们不吃饭能够保存自己吗?又怎么能消灭敌人呢?”
田冬生默默地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还是咱们队长说得对,吃,吃饱了,打鬼子好有劲。”说完,他接过饽饽,狠劲地吃起来。同志们也都开始吃起来。
天到傍晚,董满升和那个战士回来报告说:各处都找遍了,就是没有董大娘的踪迹。
天黑了,月牙儿挂在高空。
严志诚安排了李海山小队去值班站岗,其余的同志全和衣而卧,然后又到各处查看一遍,这才回到张大妈的家里来开会。
张大妈靠墙坐在炕沿上,田冬生叉腰站在地下,董满仓坐在田冬生的旁边,嘴里叼着小烟袋,抽着烟。屋里的空气非常严肃。
严志诚走进屋里,见人员已经到齐,回头又看了看对面屋,董嫂和另外两个妇女,在那里照看着刘德望。他没有言语,转身坐在门槛上。
激战后的夜晚十分宁静。从窗口向盐滩上瞭望,远处,一座一座新起来的盐坨,都顺着弯曲的盐沟排列着;附近,盛满海水的大汪子里,光明透彻,天上的星星映在水里,天边的月牙儿,照到水汪子里,泛起一片鱼鳞般的光亮。
董嫂悄悄地爬到窗前,往外瞭望着。她已经把二旦安排睡了觉;那两个妇女,也被她劝说回家休息,明天早上再来看守刘德望。
董嫂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下来,前一天夜间的事情,又在她的脑子里动荡起来。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仇,这恨,一定要报!”她没有说出声,怕惊醒了身受重伤的刘德望。
另一间屋子里,四个人围坐在小油灯旁,会议正在进行着。
会议开始后,张大妈首先向大家说:“在敌人围村的时候,老杨同志说,今后游击队的工作,由严志诚同志负责。”
接着她拿出一支盒子枪,几份军分区党委的文件,说:“志诚同志,老杨同志说,这文件里边有军分区昨天下午刚刚送来的信,里边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让咱们必须坚决完成。”严志诚接过文件,在小油灯下,仔细地看了一遍,站起来说:“同志们,上级党给咱们任务了。”
“啥任务?”同志们都问。
严志诚说:“日本鬼子封锁解放区,解放区里物资紧张,让咱们尽快地想办法搞食盐,送到解放区,粉碎敌人的封锁。”
“行!”田冬生马上回答:“一定完成任务!”接着他又说:“老杨大叔能够为革命挺身而出,拖住敌人,保护群众,使我们得到大批武器,我们为革命,一定要尽快把盐送到解放区!”
田冬生这句话,正是同志们所要讲的,大家听了,不住地点头。
严志诚接着把那支盒子枪拿过来。杨洪海同志在被敌人包围的时候,就是用这支枪,阻击敌人,掩护群众,争取时间,使我们在三岔口赢得胜利。现在我们的老政委被捕,他把枪给我们留下了。他抬头看了看在座的同志们,然后把枪一举,对董满仓说:“满仓同志,这支枪你先用吧,要用它来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为我们的伟大理想而战斗!”
董满仓赶忙站起,双手把枪接了过来,严肃地说:“好,我一定为老政委保管好这支枪,继续发挥它的威力!”
严志诚说:“当前还有一个急需做的工作,就是要教育部队,正确对待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要革命就会有牺牲,就会遇到困难。我们不能被它们压得抬不起头来;同时,我们要看到我们的胜利。就拿这次战斗来说,我们截击了敌人的大批军火,破坏了敌人的作战计划,消灭了不少敌人,也教育了群众。总的来说,得大于失,是一个胜利仗。”停了一会儿,他又说:“关于这个问题,干部首先要弄清楚。怎么样?海山、冬生,你们怎么个看法啊?今后,能吃得下饭吗?”说到最后,严志诚用温和的眼光看着李海山和田冬生,幽默地笑了。
李海山和田冬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张大妈点着头,也笑了。
这时,就听得对面屋里的刘德望,大声喊叫起来:“杀!杀!把鬼子汉奸都杀了!”
四个人会心地互相望了望,又继续研究下一步的战斗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