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天气阴沉,东风阵阵,浪花翻卷,几只大船在深夜的大海里乘风破浪往前进。盐滩上传来的零星枪声,冲击着船上每一个人的心。

严志诚到区委汇报了反“扫荡”的部署回来,连夜动员部队,坚壁清野,转移群众。待敌人开始出动,我们的各项工作已安排就绪,部队也按计划分头去执行任务。

严志诚带领李海山小队,在沿海岸进犯我解放区的一路敌人插入沙岗子后,便顺海边来到日本华北第二盐田附近的一个渔村里。

几天来,敌人的主力扑到三岔口、沙岗子、黄须堡一带,本想消灭我游击队,谁知竟毫无所获,反被我留下来坚持斗争的董满仓小队和民兵搞得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我潜入三水镇、三水车站、苇滩车站的小股游击队,以及清水河支队的主动出击,威胁三水镇的安全,也使敌人感到头痛。严志诚分析了当前的情况,认为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和李海山商量了一下,便派出联络员通知各部队,今天午夜,同时开始行动,得手后,再向三水镇运动,准备攻打三水镇。如残敌回援或放弃据点逃走,就相机包围歼灭。而董满仓小队要继续和民兵协同,监视、打击敌人的主力。现在,严志诚带领李海山小队乘船出海,是按计划去攻打日本华北第二盐田。他们要迂回到盐田的西南面去,弃船上岸,捣毁第二盐田的炮楼。

严志诚掐着腰站在船头上,一面瞭望,一面思索着。这里有渤海支队的掩护、配合,拿下第二盐田是蛮有把握的。同时,他也完全相信,田冬生小队能拿下海庄炮楼,董满仓袭扰三岔口之敌会取得很大的战果。但不知苗瑞祥的地雷阵怎么样。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他想:有清水河支队的配合,把这股敌人消灭一部分,赶出盐滩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要尽快拿下日本第二盐田,然后去和兄弟部队配合,攻打三水镇,或截击从盐滩上撤回来的敌人。

严志诚向前看去,只见渤海支队护航的两只大船,正扬帆前进。

“加快速度!”严志诚回头招呼说。

董大爷指挥着人们把船篷又往上升了两页,斜挂在桅杆上。篷帆鼓起,兜住了“跨角风”,这只船就像箭一样,在海面上飞驰。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扑来,船身一起一伏地升降着。

严志诚担心同志们坐不惯船,受不住这风浪的颠簸。他回过头去,仔细地打量着战士们,但见这些盐滩上的健儿,在这茫茫大海里的帆船上,也是英雄,不但没有晕船的,呕吐的,反而在帮助董大爷驾驶着“战船”,一个个精神抖擞。

严志诚侧过脸去,看了看李海山乘坐的那只船。他担心,舵手刘德望虽然是驶船的老行家,但因为几次受伤,身体虚弱,那样大的年纪,在这风天、深夜里行船,能驾驶得了吗?当他注意一看,但见那只船紧紧地跟了上来。他暗暗地佩服刘德望的顽强精神。

严志诚放心了。我们的人民战士不仅在盐滩上能够跃马飞驰,就是到了海上也是畅行无阻。

第二盐田的炮楼上的探照灯,正在盲目地四处照射,这一来,明显地告诉了人们,船队离它已经不远了。

机枪射手吴二顺伏在船头,肩抵枪托,手握枪把,凝视着前方。防备着万一碰上敌人的巡逻艇。通信员张小虎,紧紧地靠在吴二顺的身边,给他当助手。

“注意,海挡就要到了,准备靠岸!”严志诚喊了一声。

“哗啦”一声,两条船的篷都落了下来,接着往旁边一靠,鱼贯地驶进一个沟口。海上正在涨潮,这儿水挺深,船都靠到了海挡边上。严志诚没有言语,打了一下手式,提着盒子枪,第一个跳下船,飞步登上海挡,后面,众人紧紧地跟了上来。

海挡的上面,有一座机器房子,是盐滩抽海水晒盐用的。

里面两个看守机器的工人,见到游击队来了,是又惊又喜。

简短的谈话,进一步证实,在这炮楼里只有一小队盐警,浅野和另外两个日本人,住在炮楼跟前的平房里。敌人以为这里是万无一失的地方,所以,防守并不十分严密。

“怎么打法?”李海山提着盒子枪问。

严志诚拉住李海山,指着那一排平房,说:“海山同志,浅野在那儿,赶快摸进去,千万不能让他跑了!”接着,走过来一个盐工,领着李海山几个人,走下一条盐沟,猫腰往前跑去。

李海山走后,严志诚马上把人员分开,摆好阵式。他见李海山领着几个人已接近了炮楼,举起盒子枪,朝着那盏探照灯就是一枪,“哗啦”一声,探照灯被打碎。这是进攻第二盐田的信号。

探照灯灭了,炮楼里的敌人惊呆了,听见外面的机枪一响,更加惊慌失措。

浅野刚刚睡着,也被这枪声惊醒。他十分纳闷,这第二盐田靠近三水镇,一向被看作是安全地带,为什么突然响枪呢?今天是皇军围攻盐滩的第五天,高乔已经到了三岔口、黄须堡,据说是取得了赫赫战果,这里怎么会有游击队呢?但话又说回来,游击队能到三水镇、苇滩车站活动,就能到这里来,以往的惯例是靠不住的。现在,若是后方有失,那可了不得。于是他急忙起身给高乔打了一个电话,结果被高乔斥责了一顿。

浅野想去炮楼,可是吴二顺那挺机枪,架在炮楼南面的机器房里,把去往炮楼的通道给封锁住了,浅野只是干着急。

炮楼里的盐警,吓得慌作一团,也不问枪声从哪里来,只是从枪眼里胡乱还击,结果,有的枪弹射到浅野住的房子里,把玻璃打得稀里哗啦。浅野气得“八嘎、八嘎”地直骂。但这骂声丝毫没有用处,炮楼里的盐警仍在胡乱地射击着。身旁两个日本人,战战兢兢,并不能帮他半点忙。高乔在电话里说这里是小股,但小股也够打的啊,何况他们还有机关枪呢?他看这间房子是单砖码起来的,几阵机枪就可以掏出洞来,待在这里很不保险,但又冲不出去,只好趴在地下,拿着王八盒子,守着房门,听着外边的动静。

后窗户“啪”的一声开了。浅野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颗手榴弹冒着黄烟滚到他跟前。浅野吓得抱着脑袋就往外跑,还没跑到门外,只听身后“轰”的一声,那两个日本人被炸死了。屋里面硝烟滚滚。这时候,从房门口,“叭叭”发来两枪,浅野应声倒下,手中的王八盒子扔出好远……

李海山和几个游击队员侧着身子,从后窗户上跳了进来。李海山提着盒子枪,摸到门口,正好和严志诚走了个碰头。

李海山问:“队长,去攻炮楼吧?”

“暂不。”严志诚说:“跟我来!”

严志诚领着众人,按照盐工指点的,找到了盐田的油库,打开房门,用手电一照,见里面装满了一桶一桶的机器油。

严志诚往后一摆手,说:“快,去隐蔽好!”

众人按着严志诚的吩咐,都伏到房子后面的沟埝下面。严志诚从腰间摘下一颗手榴弹,扔进那盛油的库房里。只听得“轰”的一声,那颗手榴弹爆炸了,机油着火了,那一桶桶机油,连珠炮似的爆炸开来,熊熊的大火,直冲云天。盐滩红了,卤水红了,整个渤海盐滩全映红了,作为盐滩上总反击信号的大火燃烧起来了!

严志诚提着盒子枪,带领游击队员,继续围攻敌人,他又冲进浅野住的平房里,桌上的电话铃响起来,严志诚抄起电话,一听是高乔,他毫不隐讳地告诉高乔,浅野已被打死,第二盐田的盐警已被包围,并且对高乔说,“三水镇里见面”。

一小队盐警,死伤大半,侥幸活着的,向三水镇狼狈逃去。张小虎等人要追,严志诚拦住,说:“天不早了,让他们走吧,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快去三道桥会合,看敌人的动向咱们再作打算。”

说罢,他领着众人急忙返回海挡,告别了那两个盐工,上船往东驶去。

董满仓带着三十来个游击队员和民兵、村干部互相配合,白天转移、掩护群众,夜间便出来袭扰敌人,几天来取得了不小战果。这天上午,接到严志诚的命令,他便和黄须堡村村长兼民兵队长张双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然后,分头去安排了一番,夜里,便带着游击队员和民兵,在三岔口周围布置好,并在三岔口附近的一些便桥上埋上了地雷。

董满仓问:“村里的乡亲们怎么样?”

张双安说:“黄须堡和沙岗子的乡亲们,全由张大妈和董嫂领着转移。燕河里备下了两只大船,必要的时候,由留下的民兵驶船,带着乡亲们出海,敌人如果不肯走,再出来骚扰也不怕了。”

“别的村子呢?”张双安问。

“盐庄子和硝坨子的乡亲们,还是由苗妈妈领着往北转移;瑞林带着两个村的民兵,跟着苗瑞祥去对付从苇滩车站出来的敌人了。”

张双安听到这里,停了一下,问:“听说苗万贯没有跑。”

“是啊,他没跑,这是大势所趋呀。他也看出来了,死心塌地当汉奸没有出路。”董满仓说完接着又问:“渤海支队来人了吗?”

“来了。”张双安回答:“他们埋伏在海挡那儿,并且调来了迫击炮。听说分区的主力部队也开始向三水镇运动,箱制着三水镇和三水镇以西的敌人,必要时,还可以和我们配合作战。”从说话里听得出,张双安对于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援很高兴,对今夜的战斗,是充满胜利信心的。

董满仓听着,开始思索起来。目前这里的情况,完全是按着志诚队长的估计、分析发展的。志诚队长的意见,完全符合毛主席的指示,能打,能攻,能守,能走,若不是这样,我们就得吃大亏呀!他想到这里,不由得默默地点着头。

董满仓习惯地从腰间掏出了烟袋,可他没有装烟,只是一面放在手里摆弄着,一面监视着炮楼里的动静,但等到日本第二盐田起火,就开始行动。

谁知,刚到半夜,第二盐田那里还没发出信号,敌人就出动了。

“看!”张双安一拉董满仓,轻轻地叫了一声。

董满仓一看,据点的大架子门被搭开,从里面走出来一队鬼子兵,个个头戴钢盔;接着又是一队伪军。他们都手持大枪,枪头上刺刀闪光。

敌人一反往常,半夜出动了,怎么办?无论如何,要当机立断,狠狠打击敌人,董满仓和张双安商量了一下,下了决心,叫伏在周围的同志们沉住气,准备战斗!

一会儿,敌人的大队人马,慢慢腾腾地走上第一道便桥。

“拉吧?”一个民兵问。

“不。”董满仓手持盒子枪,毫不犹豫地说:“要先拉响第二座便桥上的地雷。什么时候拉,听命令。”

待前边的敌人拥上第二道便桥时,董满仓这才下命令:“拉!”

“轰”的一声,便桥上的地雷响了。董满仓手里的二把盒子瞄准敌人,“啪啪……”一阵连发,接着步枪、手榴弹一起压过去,几十个敌人被打死……

一场伏击战就这样提前打响。当第二盐田和海庄炮楼起火时,从海挡那边飞来几发炮弹,颗颗都击中了三岔口炮楼,炮楼的上一层被炸飞,炮楼歪了,敌人进攻盐滩的计划就要破产了!

“冲啊!”

“杀啊!”

整个渤海盐区回荡着一片怒吼声,这怒吼声直吓得敌人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