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冬去春来,阳光灿烂。半空中飞来一排排的大雁,从南往北飞去。它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天暖和了,农民该整地了,盐工该上滩了。
盐滩解放区的乡亲们,都忙着做春晒的准备。
自从劫刑车,消灭了大量敌人以后,敌人被吓得连三水镇全不敢出了;三岔口据点的盐警,也偷偷地溜回三水镇。整个三水镇以东,形成了方圆几十里的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党的经济政策,宣布日本华北盐田收归公有;并鼓励中小盐业资本家积极开滩;对于那些对我们的政策有所误解而到外地去的资本家的盐滩,就由政府代管起来。整个解放区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繁忙欢乐的景象。人们在解放了的盐滩上生产劳动,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努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障供给,支援前方,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盐区,解放全中国!
海庄和咸水村,比以前大变样,健全了“三三制”村政权,扩大了民兵组织……严志诚和董满仓、李海山带领着大部分游击队员,一直驻守在这里,一方面监视敌人,一方面配合盐区党委和政府做群众工作,参加晒盐生产。田冬生小队,有刘德望、董大爷等共五六十人被派到三岔口以东,去协助地方开展工作。
游击队在这战斗的间隙里,丝毫没有放松对于敌人的警惕。区委分析,去年一年的反“扫荡”斗争,特别是粉碎了秋冬季大规模“扫荡”斗争之后,我抗日军民转入了局部反攻,从此,敌人对我解放区的骚扰破坏的能力相对地减少;但是,对处于敌人腹地的小块解放区的“清剿”活动会有所增多。因为,敌人处于守势,要千方百计巩固他们的后方;对于小块解放区的蚕食、进攻,所需兵力不多,还是可以抽得出来的。因此,指示要提高警惕,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军分区党委完全同意这个分析和指示。为此,盐民游击队进行了扩军,加强军事训练。劫刑车以后,听说有些解放区打地雷战很成功,就派苗瑞祥,带领一个小组专门去学习,回来后,组成了一个专门的地雷爆破班,并组织各村民兵进行学习……盐区党委和地方政府,也做了充分的反“扫荡”准备。
一天,董满仓带领几个游击队员,化装去三水镇侦察情况,回来报告说:有两车皮鬼子兵,约一百来人,从三水火车站下车,开到了三水镇;接着,区委派通信员送信,老赵传来情报:敌人拟拼凑四、五百人,分三路进攻盐区。从三水镇出发有两路,一路顺大道,一路沿海边,另一路,从苇滩车站出发,直奔黄须堡。严志诚正要派人去叫田冬生开会研究对策,田冬生带着几个队员先来了。他说:清水河支队来人送信,有一车皮日本兵,约五六十人,自苇滩车站下车。他们分析,此地距清水河支队中心区较远,兵力不多,可能要和三水镇的敌人配合骚扰盐区。
各方面的情报完全证实,敌人马上要出动了。
严志诚站在地下,一只脚踩着炕沿,手里拿着区委通信员送来的信,看着在座的几个小队长,说:“从各方面的情报看,敌人这次的来头是不善的,调了这么多的兵,费了这么大的劲,分三路向我们盐区进攻,要跟我们拼,真是煞费苦心啊!但,这能说明他们的强大吗?不!一点也不。这说明,他们害怕咱们。以前他们不来,是因为要去进攻我们的解放区,没有兵力,顾不上。结果,他们在那里吃了败仗,光去年一年,在全国解放区,就损失了兵力二十多万。他们在那里碰了大钉子,吃了败仗,就又找咱们来碰碰。他们是大块的肥肉吃不动,就想来吃眼皮底下的小块的,以便巩固住他们的后方,喘口气,再向解放区大举进犯;同时也为了继续掠夺我们的原盐,达到所谓‘以战养战’的目的!同志们,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吗?当然不能!好吧,大家商量商量看,这个仗究竟该怎么打法。”
“这口气他们喘不过来啦。盐区让他们糟害苦了,现在刚刚开始建设,不能让他们再来了。咱们分头顶着打,不让他们出窝!”李海山掐着腰坐在板凳上,气呼呼地说。
董满仓抽着烟,在听着队长对于时局的分析,考虑着对策,好久没有言语。他想,我们只有二百多人,敌人在这个局部暂时是个优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打硬拼,显然不合适。如何想了巧妙的打法呢?正想着,听李海山说不让敌人出窝,就说:“敌人不出来,我们还要引蛇出洞呢。我看,就让他出来,咱们再打。可是,怎么打法,我没想好。”
田冬生学着严志诚在动脑筋,可是一时也想不出办法,一听董满仓说“引蛇出洞”,觉得有道理,有策略性,就说:“咱们打的是人民战争,放他进解放区,才好收拾他们。”
李海山听董满仓、田冬生俩人都这么说,急了:“你们怕了,还让老百姓受灾?这可不行!”说完,眼望着严志诚,想听听他的意见。他一向是十分敬佩严志诚的。
严志诚看同志们等他发言,就说:“不知大伙同意不同意,我的意见也是撤……”
“撤?”李海山没等严志诚说完,霍地站了起来,红着脸说:“往哪儿撤?把盐滩和乡亲们都丢给鬼子,那办不到!”说到这里,他的眼睛瞪得老大,就好像日本鬼子已经到了近前,要拼个你死我活一样。
严志诚明白李海山的心情。自从盐民游击队成立以来,哪一个胜利的获得,也离不开盐区的人民群众,我们能够把乡亲们扔下不管吗?不能够啊!没有乡亲们,没有千百万群众,我们就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乡亲们和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我们人民军队连一天也存在不了啊!现在,盐区的广大群众都行动起来,上了滩地,要修滩晒盐,我们把乡亲们扔下不管,那还能算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吗?怎样保卫好人民群众和解放区呢?他考虑了不是一天了。于是,他笑着说:“敌人骤然增加兵力,来势凶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打硬拼是不符合游击战的战术原则的。那样必然要遭到失败,给革命造成损失。要想真正保护乡亲,保卫好解放区,并大量消灭敌人,必须先撤。我的想法是,敌人来,我们就坚壁起物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排,然后,分几路插入敌后,主动打击敌人;同时留下小量部队,和民兵协同,出敌不意,袭扰敌人。敌人找不到我主力,反会被我搞得筋疲力尽;敌人的后方又在我主力的有力打击下,动摇不安,必然后撤。这样,我们再乘机消灭出来窜犯的敌人,必然获得胜利;这样,乡亲们保护好了,解放区还是解放区,很可能还要扩大。而这一切,都要取得人民群众、民兵和友邻部队的配合和支援,才能成功。”
严志诚的一席话,把李海山给说乐了。他嚷了起来:“行,志诚,你真有办法。高,高!”
严志诚笑悠悠地说:“我有什么办法?我高什么?这是毛主席教导咱们的!毛主席早就告诉我们了,游击战的战术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我是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思谋的。”
董满仓把烟袋从嘴里拿出来,激动地说:“毛主席真英明啊,可惜我们学习他老人家的书太少了。”
严志诚说:“是啊,毛主席的书,不但能给我们勇气和力量,还能给我们无穷的智慧。我们今后要好好学习,深入领会。”
“那乡亲们怎么转移?”李海山又提出了问题。
董满仓说:“我们要相信抗日民主政权是能够安排好的;再说,我们也还要留下人。”
“我们往哪儿撤呀?”李海山手抓着自己的头发,像是发问,又像是自言自语,“不就这方圆一百多里地吗?”
“对,具体往哪里撤,去打击敌人的哪个要害部位,是咱们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发表发表意见。”严志诚说。
于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马上去打苇滩,有人说要去打三水镇,众说不一。
正议论间,苗瑞祥领着十几个爆破队员走进来。他们都斜背着大枪,手里提着两、三个地雷。苗瑞祥报告说:“听说敌人要‘扫荡’,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铁西瓜,请他尝尝。”
爆破班的出现、使热烈的会议,增添了一些诙谐、轻松的气氛,人们全笑了。
严志诚说:“好,兄弟地区的经验,要在我们这里发挥作用了。你们准备了多少?技术熟练了吗?”
一个队员说:“加上各村民兵的,有那么几百个,足够鬼子吃的了。绊雷、拉雷、连环雷,外带还有头发丝雷,我们全学会了。”
田冬生嘿嘿地笑了起来。他说:“黄须堡有个女民兵迷上了地雷,半夜里睡觉,嘴里‘轰!轰!’响了两个,把丈夫、孩子全吵醒了。从此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地雷大嫂’……”他的故事讲完,在场的人全都大笑起来。
严志诚一面笑着,一面对苗瑞祥说:“好!好!你们的工作很有成效,决心也很大。你们回去也琢磨琢磨,怎么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新的创造。我们正在研究对策,听命令吧!”
苗瑞祥他们走后,会议继续进行。
会议要结束的时候,就听得在院里望风的周奶奶说:“全在屋里哪——你看你,这身汗。”
坐在房门口的董满仓,忙开门往外看,区委通信员满头大汗地一步迈进屋来。
屋里的人马上都静下来。
通信员拿出信件,严志诚接过来,给通信员倒了杯开水,然后打开信看了一遍,说:“区委来指示了:第一,充分发动群众,坚决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第二,部队要做好反‘扫荡’的组织和动员,按照毛主席的游击战术原则,先避开敌人锋芒,插入敌后主动出击,同时留下少量部队,协同民兵,袭扰敌人,待敌人疲惫,后撤,再给以致命打击;第三,争取友邻部队配合作战,并严格执行各项政策……”
“哎呀!太好了。”李海山坐在地下的板凳上,大着嗓门说:“咱们合计的,怎么和区委的指示一样呢?”说完,他两眼望着严志诚。
董满仓把烟袋从嘴里拿下来,慢慢地说:“咱们队长是按着毛主席说的去想,当然和区委的指示一样了。”说到这里,他笑着对李海山说:“你可好,打,打,打!就知道一个字儿,打!”
“我——”李海山没有说下去,不好意思地笑了。
严志诚又打开一封信。这是杨洪海从军分区辗转捎来的。
只见上面写着:
志诚同志,并游击队全体同志:
我平安到达军分区后,在医院治疗,伤势好转,勿念。
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最近敌人很可能集中一些兵力进攻盐区。想盐区党委和游击队党委会早有准备。希望你们能够按着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区党委的指示,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保卫革命的成果,保护好人民群众。
同志们!我感谢盐区党委和乡亲们,感谢游击队党委和同志们把我营救出来。我一定安心养伤,争取早日康复回部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党,为革命继续战斗!
等候你们的胜利消息。
问候盐区的乡亲们、同志们。
大富问你们好。
致
革命敬礼
杨洪海
严志诚读着信,心里热辣辣的。是啊,那次从刑车上把老政委救下来,因为时间紧急,自己没能多看一眼,多说一句话,满仓、小虎等人就把老政委护送走了。不久,又派董大富到军分区医院专门护理老政委。自此以后,杨洪海同志和董大富只是带来了口信,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他亲笔写的信啊。严志诚心里暗暗地叨念着:请党放心,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一定要和盐区人民群众一起,坚决打垮敌人的猖狂进攻!
严志诚把信举起来,说:“同志们,咱们的老政委来信了!”
“什么!”屋里的人同时惊喜地问,并都站了起来。
严志诚马上把信从头至尾读了一遍。
“等候我们的胜利消息?好,我们一定不会让老政委失望!”田冬生抬头望着严志诚激动地说。
李海山大着嗓门说:“队长,就按咱们刚研究的那么干吧。我看,那样准能彻底粉碎敌人的阴谋,保卫好革命的成果,保护好乡亲们!”
严志诚又征求了一下别的同志,都没有新的意见,这才说:“好!我现在就和通信员一同到区委去,汇报一下情况,看还有什么指示。如果区委同意,咱们就这样干了!”
春天中午的阳光特别明亮。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激动。大家想着毛主席的教导,区党委的指示,老政委的来信,心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