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经
或问:罗经之二十八宿、二十四山、九星有所本乎?
答曰:有。江西信州学有石本《六经图》,“仰观天文图”注云:“伏羲氏仰观天文,以画八卦,故日月星辰之行度运数,十日、四时之属,凡丽于天之文者,八卦无不统之。”按图中斗振天而进,今之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本之。以冬至日起,日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行,此二十八宿之证也。
又“俯察地理图”注云:“俯察地理以画八卦,故四方、九州、鸟兽、草木、十二支之属,凡丽于地之理者,八卦无不统之。”按图中以离为南,坎为北,兑为西,震为东,此四方也。又以坎为冀,艮为兖,震为青,巽为徐,离为扬,坤为荆,兑为梁,乾为雍,中为豫,此九州也。坎北壬子癸;艮居东北,在丑寅之间;震东甲卯乙;巽居东南,在辰巳之间;离南丙午丁;坤居西南,在未申之间;兑西庚酉辛;乾居西北,在戌亥之间,而二十四山定矣!此二图均用后天。
曾廉泉春沂问:在杭领教数月余,始知三合之误。盘上卦气干支,出于唐时信州石刻。兹得《六经图》,已无疑义。惟蒋盘中诸字,红阳黑阴,干则阴阳相间,丝毫不爽。至乾、巽、艮、坤四卦,先天卦数,乾一、巽五、艮七、坤八,则乾巽艮虽为阳,而坤则明明为阴;后天卦数,乾六、巽四、艮八、坤二,以数论则无一字不为阴,而蒋盘为阳,此一大疑问也。至地支各字,既非阴阳相间,往往阴字为阳,阳字为阴,各书均未明言。近日宗三合者,皆非之,究竟其理安在?
答曰:大哉问也!此理至今无人道破,予曾著说论此,然偏于易理,不能为不知者道。今姑以易理之浅显者言之。夫盘之体,河图也;运之用,洛书也。用替卦,则挨星也。
今先言干:天一生壬水,地六癸成之,则壬为阳、癸为阴,故一六共宗而居北。
地二生丁火,天七丙成之,则丙为阳、丁为阴,故二七同道而居南。
天三生甲木,地八乙成之,则甲为阳、乙为阴,故三八为朋而居东。
地四生辛金,天九庚成之,则庚为阳、辛为阴,故四九为友而居西。
天五生戊土,地十己成之,则戊为阳、己为阴,故五十同途而居中。
即所谓阴阳相间,丝毫不爽者也,若未明此理,即属皮毛之谈。
至乾、巽、艮、坤四卦,蒋盘字字属阳,此系河洛之大用。
盖一六共宗,合之为七,奇也,故乾属阳。
二七同道,合之为九,奇也,故坤属阳。
三八为朋,合之为十一,奇也,故艮属阳。
四九为友,合之为十三,奇也,故巽属阳。此四卦属阳之理明矣!
再言支之阴阳:有以为阴阳相间者,有以为子午卯酉四正为阳,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四隅为阴者,其实皆非也,世人之误在此。世之言命理者,犹知支内藏干,而讲盘理者乃未之知,可怪也。昔予作《二十四山生成合十表》,以明挨星之用,然人终不易领会。
今以支中藏干证之:如子午卯酉四正,子藏癸、午藏丁、卯藏乙、酉藏辛,四干皆阴也,对待亦合十也。
寅申巳亥,寅藏甲丙戊、申藏庚壬戊,巳藏丙庚戊、亥藏壬甲戊,无一字非阳,亦无一字不合十也。
若辰戌丑未,辰藏乙戊癸、戌藏辛丁戊、丑藏癸辛己、未藏丁己乙。以支论,辰戌原系阳土,与戊比和。丑未原系阴土,与己比和;然受乙癸辛丁及癸辛丁乙之分变,使之无力而纳于阴中,以尽天地化育之妙,《易》之用大矣哉!
胡伯安曰:先生苦口婆心语,以浅近出之,其识议实超出汉宋诸儒易学之上,真天地间第一妙文。
祖绵谨案:寅申巳亥四字:
寅顺比甲,隔八到丙,故寅藏甲丙;甲丙阳也,故寅为阳。
申顺比庚,隔八到壬,故申藏庚壬;庚壬阳也,故申为阳。
巳顺比丙,隔八到庚,故巳藏丙庚;丙庚阳也,故巳为阳。
亥顺比壬,隔八到甲,故亥藏壬甲;壬甲阳也,故亥为阳。
若辰戌丑未四字:
辰逆比乙,隔八到癸,故辰藏乙癸;乙癸阴也,故辰为阴。
戌逆比辛。隔八到丁,故戌藏辛丁;辛丁阴也,故戌为阴。
丑逆比癸,隔八到辛,故丑藏癸辛;癸辛阴也,故丑为阴。
未逆比丁,隔八到乙,故未藏丁乙;丁乙阴也,故未为阴。
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字,星命家所用遁藏,内有戊己;罗经中戊己无定位,辨明天门地户之生死,皆藉戊己之流通而已。
或问:罗经所载星宿度数,究有用否?
答曰:丛辰之说,三代以前已有之,然未有如今日之繁多也,岂知天文是天文,地理是地理,二者不能相混!《易》与《周官》、《春秋传》,均不言丛辰,有以为汉时谶纬家所伪造者,其说可信。盘中度数,不若用西洋。至天文家,所谓三垣、二十八宿、二百八十三座星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万一千五百二十微星,然以远镜窥之,天河已恒河沙,于今数,岂能某山某向与天星相照?子思子[11]谓:“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律天时者,即知元运之谓也。不曰“天星”,而曰“天时”, “时”之一字,何等明白!赖太素[12]《催官篇》所引丛辰之名,不过一种好奇之作,藉以欺人,一言道破,不值一笑。读吾宗梦溪老人《笔谈》云:“天事本无度,推历者无以寓其数,乃以日所行分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予广其义曰:“地理无度,测地者无以寓其数,乃以地所旋日分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而已。”
或问:三垣二十八宿,书多引用,一旦废去,未免可惜。
答曰:三垣者,紫微、太微、天市是也。二十八宿者: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宋吴景鸾[13]《玄空秘旨》虽略有提及,仍以卦理为断,是垣局星度不过如食物之鸡肋,弃之亦不足惜也。
或问:天文、地理二图以证罗经所本,何以用时,方向又须转移?
答曰:后天卦即五入中宫之盘也,气运不同,须颠倒求之。如二运,坤二入中宫,三到乾,四到兑,五到艮,六到离,七到坎,八到坤,九到震,一到巽。余运依此类推。《经》云:“识掌模,太极分明必有图。”此言五入中宫,即洛书也。然每运入中不同,一运一入中,二运二入中。余运仿此。
或问:《灵城精义》末云:“有已传之三盘,有不传之三盘。”此何解?
曰:“已传之三盘”,即五运洛书之盘;“不传之三盘”,乃每运令星入中之盘,随运而易,所谓“玄空”是也。蒋大鸿盘中所列之九星(可作二十四山各字读之),即五运之盘。乾卦三字皆武,五黄在中,顺挨也;巽卦三字亦武,挨逆也。欧阳纯谓“乾起贪于巽,巽起贪于乾”,令人百思不解。不过以“贪”为九星之首,代表九星而已。
谢声棠问:三合盘中缝两针之理。
答曰:杨公当时造此盘,实为凡庸言,其诀亦失传,以致今日附会:正针立向,中针拨砂,缝针纳水。昔人已知拨纳砂水之非,然未能辨正其谬。此两盘实系左兼右兼也。正针乾山巽向,中针即指乾兼亥之理,缝针即指亥兼乾之理,并非言向也。学者明此,则穿山七十二龙,盈宿六十龙,一百二十分金,始有理可推矣。总之,盘理“下卦”、“起星”,截然分为两途。正针用于下卦也,中、缝二针用于起星也。不明此理,以之拨砂纳水,则砂与水无一不在空亡之中矣!有谓“中、缝二针,系一进一退”,其说亦合。或谓“此盘系明季江西术士杨大年手制”,实误。
曾廉泉问:盘中有用《连山》、《归藏》者,究合否?
答曰:《易》之用在后天,关键在二八易位。所谓二八易位者,乃离至乾为九二七六、坎至巽为一八三四,易位则离至乾九八七六、坎至巽为一二三四,其神妙不测如是。学者谓《连山》、《归藏》与《周易》为三《易》,各不相同。某以为宓羲(指伏羲)画卦后只有一《易》,《连山》首艮,《归藏》首坤,细绎其理,不过二八易位,一种变化而已。罗泌《路史·炎帝纪》谓:“始万物,终万物,莫盛于艮。”艮,东北之卦也,故里艮而为始,所谓“连山易”也,故亦曰“连山氏”。艮在东北,系后天方位,则炎帝时已有后天矣。古人谓先后天同时并出,可知后天不自文王始,《连山》亦非夏《易》,乃二八易位致用而已。宋时,凡民间所藏阴阳五行之书,悉入内府,不得私藏。想罗氏时犹有流传,此说非伪造可知。今日《连山》、《归藏》尚有佚本,究莫辨真伪。盘中列之,真可谓无知妄作!
或问:蒋盘,冬至何以居寅之半,有讹否?
答曰:冬至子之半,尽人知之,今蒋氏盘中所载之节气,即太阳躔度过宫,是用于选择也。如子一宫为玄枵,子宫十五度立春,太阳过癸到子躔玄枵之次之类。
或问:二十八宿,可合二十四山否?
答曰:当初颇合。坎宫:危、虚、女;离宫:张、星、柳;兑宫:毕、昴、胃;震宫:心、房、氐,四正之卦共得十二宿。
至四维卦,每卦得四宿,共十六宿,合之为二十八宿。如乾宫为:娄、奎、毕、室;巽宫为:亢、角、轸、翼;艮宫为:牛、斗、箕、尾;坤宫为:鬼、井、参、觜之类。今因岁差之故,度已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