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子息
《经》云:“父母阴阳仔细寻。”即言子息不可兼父母,地不可兼天,天、人虽可兼,然亦有父母、子息之别。
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之西,起壬一字、丑一字、甲一字、辰一字、丙一字、未一字、庚一字、戌一字,此八字皆向左行,皆是四个一,即《天玉经》“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也。
子午卯酉、乾坤艮巽皆向右行,此八位亦是四个一也。
癸在子之东,亦向右行,故癸亥辛申、丁巳乙寅八神皆向右行,亦是四个一也。甲庚壬丙、辰戌丑未为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之逆子,不与父母同行;惟乙辛丁癸、寅申巳亥为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之顺子,与父母同行,即《天玉经》“江西一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也。
夫逆子即地元一卦,顺子即人元一卦。顺逆不同,故有可兼、不可兼之别。可兼者,子可兼癸;不可兼者,子不可兼壬。每卦皆然。然子午卯酉、乾坤艮巽可兼乙辛丁癸、寅申巳亥,而寅申巳亥、乙辛丁癸却不可去兼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以父母可兼子息,子息不宜兼父母故也。若辰戌丑未地元龙,固不可混入人元为用,而辰戌丑未山向,有乾坤艮巽之水来去,又为可用。缘乾坤艮巽为辰戌丑未之父母,又为夫妇宗也。天元一卦包三卦之用,故可兼人、地,而子午卯酉不可兼甲庚壬丙者,以父母不可去兼逆子,惟逆子可去父兼母耳。
志伊谨案:温明远云:“如一运以坎为旺,坤震为同元一气,是为兄弟,坎之中爻为父母,边爻壬癸为子息,坤震卦内之边爻为兄弟之子息,来山来水要与父母阴阳一气,纯而不杂。山龙来脉以主山入首处为父母,八方之星辰为子息。水龙来脉不一,以照穴有情、权力独胜之水为父母,八方之枝浜小水为子息。如子午兼癸丁之向,坤震卦内亦要收“申乙”子息之爻神,不可杂“未甲”地元子息之气。水之来路虽多,总要归一元三吉之气。三吉之中,又要分清天地人三卦之纯一不杂。若一杂出元卦内之山水,非惟挨排之玄空五行不能生,而且受克无疑矣。所谓父母子息者,非定位坎坤震之一元三吉,乃玄空流行排出之父母子息也!学者参观此说自明。
则先谨按:立向之兼与不兼,或兼左兼右,当视山川性情之趋势,应直达者(用)下卦,应补救者(用)起星,而要以乘时得令、合生旺之局为依归。
沈公是篇论父母子息,趋重于“父母兼顺子”,乃就原则立论。其曰“父母不可兼逆子”,防差错也。又曰“惟逆子可去兼父母,以天元宫位有水来去者为可用”,盖欲资中气之辅助也。中气、边爻力有等差,故有子、母之分。
《青囊传》曰:“乾坤二卦为母,六卦为子。”此八卦之子母也。诸卦自为母,三爻为子,此一卦之子母也。然子母为一事,立向又为一事。凡立向,贵乎清纯,不独地元龙为然,天、人两元亦无不然。然有时正向不能取得旺星,而用替或转成三吉、五吉,则补救之向尚矣!学者但当知子母力量之有别,而于或正或兼,不必拘泥乎,原则要在形峦、理气交相配合而已。
又按:此章文字,沈公系采诸欧阳纯《风水》一书,非公手笔也。《宝照经》云:“子字出脉子字寻,莫教差错丑与壬。”此言坎宫壬子癸三山。壬为地,子为天,癸为人,子、癸同属阴,故子字出脉转癸字可用,转壬字即阴阳差错矣!丑则出卦,同在一卦差错尚不可,况出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