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起星
或问:替卦之法,《辩正》中何以未提及?
答曰:《宝照经》“子癸午丁天元宫……”一节,章氏《直解》明白可悟,余亦多散见。
双山双向者,即兼左兼右也。凡兼向必须用替星,非特出卦兼为然,即阴阳互兼,亦当用替,而用替又宜看兼之多寡,如兼一、二分者,无须寻替;若兼三、四分者,当用替星。
若向上无水者,前十年作本向论,后十年作替星论。
如向上有水不拘,前后十年均要从替星流转之方推断,然皆自飞星加挨,论占凶也。
若正兼二向无替可寻,即将正向某字飞一盘,又将兼向某字飞一盘,合两盘以观水路之吉凶可也。
志伊谨案:替卦者,起星也。如仲山《宅断》“宁波府基”图,八运坐癸向丁兼丑未,丁上挨星是三,到三为乙,乙之挨星为巨门,故向上挨星不用三,而用二入中,乙为阴,故以巨门入中逆行。又先生自定一穴,其《笔记》云:“庚山甲向,四运大利,万一用于三运,内向仍用庚甲,外向可兼申寅,用替卦。因甲上挨星为一,一即壬,壬挨巨门,即以二巨入中,顺行三到乾。以本穴城门在乾,为一吉也。惟至四运当旺时,外向仍宜改正庚甲。”观此,可知替卦之妙用矣。
则先谨按:三运庚甲,用替,城门在丑辰,乾方有水,为当元旺水。兹云“本穴城门在乾”,殆即“配水得法为城门”之义,阅者幸勿拘泥。
《青囊奥语》言挨星甚明,世俗不解,动将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九星师心改易,未免无知妄作矣!
《蒋注》谓:“四卦之末,各缀一字,曰壬曰癸。此又挨星秘中之秘,可以心传,而不可显言者也。”学者参考欧阳纯《风水》一书,即可了解。《温注》亦可采。
则先谨按:《天玉经·内传》云:“干维乾艮巽坤壬,支神坎震离兑癸。”故先生简称“四卦之末,各缀一字,曰壬曰癸”云。
胡伯安问:《青囊奥语》开宗明义四句[21]之义?
答曰:予生平不以欧阳纯《风水》一书为然,惟所载《无极子授蒋氏挨星图》,使学者有所领悟,其书即未可厚非。《奥语》首四句,杨公仅举二十四山之半,后人不解其理,妄加改窜,前已历举其弊矣。兹承下问,不厌烦琐,绘成图说,理极浅易,阅者不难了然。
(甲)“坤壬乙,巨门从头出。”对宫即“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坤壬乙即二一三,此上元甲子之统卦气也。艮丙辛即八九七,此下元甲子之统卦气也。艮坤为生死之门,此二句以“艮坤”二字冠之者,以天盘包括地、人两盘也。其成理玩图即知之。
(乙)“巽辰亥,尽是武曲位。”此句不言对宫,而对宫戌乾巳亦是武曲,因中五顺飞至乾为六,逆飞至巽亦为六故也,此中元甲子之统卦气也。巽辰亥,即四五六。五为戊己,无方位,上十年旺于戌,下十年旺于辰。戌乾巳同例。乾巽为天地门户,悟此可知中央之妙用,盘之成理,玩此图,思过半矣。
胡伯安曰:巽挨武者,因四五六逆为六五四,余六宫不能通过,其说见欧阳纯《风水》一书。
(丙)“甲癸申,贪狼一路行。”杨公不言对宫,而对宫为庚、丁、寅,均属右弼,此一地包括二人而言也。
观此则二十四山之挨星得十有八,所余惟未、丑、子、午、卯、酉六山矣。
(丁)未、丑、子、午、卯、酉六山,杨公一字不提,于是挨贪挨巨,莫衷一是。夫子午阴之终始,子中藏一二三,午中藏九八七,故子挨贪,午挨弼,而卯酉未丑之挨巨、破更了然矣。
以上二十四山之挨星尽矣。知挨星之根本,即知替卦之妙用。姜氏谓旧注以“坤壬乙,天干从申子辰三合为水局,故曰‘文曲’;艮丙辛,天干从寅午戌三合为火局,故曰‘以上二十四山之挨星尽矣。知挨星之根本,即知替卦之妙用。姜氏谓“旧注以坤壬乙,天干从申子辰三合为水局,故曰‘文曲’;艮丙辛,天干从寅午戌三合为火局,故曰‘廉贞’之类为谬。又以‘长生为贪狼,临官为巨门,帝旺为武曲’亦谬。”诚然,惟将天机“不可泄漏”四字横亘胸中,留十二山不肯说明,其谬尤甚耳。
胡伯安又问:乾、巽、子、午、卯、酉、丑、未之挨星,尚未明了,乞示。
答曰:乾巽两卦为天门地户,顺逆行时乾巽为对待,观姜注“坤壬乙非尽巨门,而与巨门为一例……”四句自明。至子中藏癸,癸即贪;午中藏丁,丁即弼;丑与酉均藏辛,辛即破;未与卯均藏乙,乙即巨。明此,始能用替卦矣。
胡伯安曰:此条须与《论罗经》内“答曾廉泉”一段参观之。
夏禹甸曰:《宝照经》:“取得辅星成五吉”,《蒋注》:“辅星,即是九星左辅右弼,盖有二例”云云。其第一例,令人明“紫白图”者皆知之;第二例,即庸师所用一行伪术,蒋氏辨之是也。惜未将正法表出。吾今揭之,曰其法有二:
一挨辅星之法,即替卦;
一挨立向消水之用,即收山出煞,其法亦与替卦同。
挨得之星,于分金时,如与六十四卦成反吟伏吟者,另移位置,细绎《蒋注》、《章解》自明矣。
挨星口诀:
子癸并甲申,贪狼一路行。壬卯乙未坤,五位为巨门。
乾亥辰巽巳,连戌武曲名。酉辛丑艮丙,天星说破军。
寅午庚丁上,右弼四星临。本山星作主,翻向逐爻行。
廉贞归五位,诸星顺逆轮。凶吉随时转,贪辅不同论。
更有先贤诀,空位忌流神。翻向飞临丙,水口不宜丁。
运替星不吉,祸起至灭门。运旺星更合,百福又千祯。
衰旺多凭水,权衡也在星。水兼星共断,妙用更通灵。
祖绵谨案:有谓此诀非玄空真传,其实此诀实系的传,惟细心观察,所谓星者,系随时而在之星,非呆板之星也。下卦起星,截然分为两事,其诀“翻向逐爻行,诸星顺逆轮”。又曰“运替星不吉,运旺星更合”之句,将“坤壬乙一诀”完全泄漏无遗。
袁香溪丈问:飞星配卦,参伍错综,不独习地理所未见,即学《易》者,亦所未见。惟张心言《疏》中有八纯卦,排尽九运二十四山向,无有此卦,不知有否?五黄之天地盘又遇替卦寄宫,仍照原运否?乞示知。
答曰:八纯卦在替卦中有之。如八运辰山戌向、左兼右兼为八纯卦。至替卦寄宫,一爻已变,卦气不同。如《宅断》六运壬丙兼亥巳,“周姓祖墓”图,壬替巨,替巨则卦气已变为坤矣。故卦爻不与壬山丙向同,其八国之卦象错综变化,已同二运之壬山丙向矣。替卦之寄宫,以山向飞星中宫为的。五运亦然。
则先谨按:二运之甲庚用替,其八国字字与二运之壬丙单向相同,亦寄宫参变之妙用也。
替卦之说,《宝照经》言之凿凿,《经》所谓“兼贪”、“兼辅”,章仲山《直解》所谓“直达补救”是也。
至《经》云“巳丙宜向天门上”,巳属巽,丙属离,天门乾也。此一句言巳兼丙之山,可向乾也。
“亥壬向得巽风吹”,亥属乾,壬属坎,巽风也。此一句言亥兼壬之山,可向巽也。
由此观之,是巽可兼离,乾可兼坎,即出卦兼向之义也。
或云:“出卦兼向,惟四九一六二七三八则可。”其实此指五黄运言耳。夫卦气运运不同,而流行之气亦随之而易,惟合时则吉,背时则凶而已。若板执五黄之说,以为运运皆然,其流弊与用三合盘何异?
如“巳丙宜向天门上,亥壬向得巽风吹”,此两句重言“向”字,即重在“向首”一星,盖用替卦之法,无非取他星以补救向首而已。
祖绵谨案:仲山《阴宅秘断》第十六图“稽中堂祖墓”,子午兼壬丙,坐山挨星是八,乃山上飞星不用八,而用七入中,盖寻替当求同元,子午兼向天元龙也。八之天元为艮,“艮丙辛,位位是破军”,故以七入中。玄空重流行之气,艮属阳,故顺行耳。此以山用替也。
第三十八图“周姓祖墓”,壬丙兼亥巳,向上挨星是一,一即壬,壬之挨星为巨,故即以二入中。
又阳宅第十七图“宁波府基”,癸丁兼丑未,三到向,乃不用三,而用二。盖三之人元即乙,乙挨巨,故以二入中。此以向用替也。
有山、向两用者,如阳宅第三,第四图,壬丙兼亥巳,一到山,九到向,乃不用一九,而用二七,此山、向均用替也。
有兼向不用替者,如阴宅第五图“钱姓墓”,辛乙兼酉卯;十五图“经姓墓”,巳亥兼壬丙;第四十八图“某墓”,辰戌兼巽乾,均不用替。阳宅中兼向不用替者尤多。大抵向上有替可寻则用向,向上无替可寻则用山,山、向均有替可寻则山向两用。其兼向不用替者,必仅兼一、二分,无须寻替者也。兹言用替,重在“向首”一星。举一反三,学者毋以词害意可也。
山水性情,各有不同。凡真龙结构之地,不能毫厘差错,故天元龙之来脉,必以天元龙之向葬之。人、地二元龙,同此一定之理,无可假借者也。
志伊谨案:《宝照经》云:“子癸午丁天元宫,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官。”即是此义。盖子癸者,谓近癸之半子,如子龙右旋,穴必坐乾向巽。“半”者,谓近亥半乾,近巳半巽也。龙在子,则正格城门在午,变格城门在卯。盖龙与穴必经四位,向与水口亦必经四位,如此则一卦纯清矣!天元如此,人地两元可知。此数语为造、葬第一关键,学者宜深味之。
地吉而时不吉,则待时而葬之。(“时”者,即旺山旺向之四十八局也。)程子所谓“非时不葬”是也。细玩“时”之一字,其中意义可不言而喻矣。然有一种勾搭小地,往往龙气驳杂,虽非其时,苟配合卦爻理气得法,葬后亦能获福,如仲山《宅断》所载“嵇中堂祖墓”是也。
用替卦之法,即《奥语》开宗明义“坤壬乙”四句。此四句将全盘二十四字已露其半,余十二字隐而不见。解此者,聚讼纷纷,皆未明河洛之理,以意为之耳。欧阳纯《风水》一书,虽将二十四字一一揭出;于楷《地理录要》,载有歌诀。惜乎未言其义,使学者仍无正轨可循,而欧阳氏所载配卦图,尤似是而非,反生读者无穷障碍。
昔胡伯安尝以此理来询,予绘成图说,作书答之。(书见前。)学者可解欧阳氏之替星与于楷之口诀矣。惟乾巽二宫,字字挨武,咸以为疑。盖此二宫者,与中五之令星进一退一而已。天文家谓为天门地户,顺行则乾为六,逆行则巽亦为六,故对宫易位而起星。
例如,乾宫“戌乾亥”三字,戌四也,若五入中,由戌逆行,至辰为六,故辰挨武。乾藏六五四也,亥六也,五入中,顺行为六,故乾亥均挨武。巽宫“辰巽巳”三字,辰六也,五入中,由辰逆行,至戌为六,故戌亦挨武。巽藏四五六也,巳四也,五入中,易位起星,故巽巳亦均挨武。此挨星,名为替卦。然二十四山向,非字字均能用替也。今列表如下,以明之:
下表能用替者,共十三字。不能用替者,共十一字。至五黄加临之地,则皆属廉贞。戊则顺行,己则逆行。然飞星仍五黄入中,亦不能作用替论。
凡用替卦,用向首一字。历观人家茔墓,知平洋最验。城门一诀,尤为替卦中之一关键。能将穴上所见之水适合城门,往往发福,惟反伏吟不可不辨耳。至不能替而用替者,例如,四运中,庚山甲向兼酉卯,甲上挨星为二,本二入中,今用替卦,二即未挨巨,仍二入中,无所谓替也。虽到山到向,反不能作旺山旺向论。因差错之病仍在其中,不如专用庚甲之为得也。
又四运,甲山庚向兼卯酉,庚挨六,本六入中,用替卦,六即戌,戌为武,仍六入中,与庚甲兼酉卯正同。
又如,二、八两运,未山丑向;五八两运,丑山未向;三七两运,戌山辰向;五运辰山戌向,出卦兼,或阴阳互兼。若用替卦,其挨星正在不可替之字,均作阴阳差错论、出卦论,不能作到山到向论也。本运令星双到山,或双到向,有用替卦,适到山到向借合一局者,如六运之壬山丙向,兼亥巳,或兼子午,是至兼贪兼辅,宜察向上来去之水断之。兹列一图,以供学者研究:
一、如图,山上飞星入中,仍用二不变;
二、向上挨星为一,一即壬,壬挨巨,故二入中;
三、以二入中,顺行六到丙,为一吉也;
四、出卦兼,阴阳互兼,挨排法同。
用替卦向首所到之星,虽非本运旺星,而水口正合城门旺星,或得生成合十者亦吉。用替之最异者,莫若五运之戌山辰向,八运之辰山戌向,出卦兼或阴阳互兼,山向飞星皆字字相同,此之谓无变化无生息,葬之有凶无吉。此用替卦之大略也,学者神而明之,始可以达用矣!
用替即爻之变,予于斯道,虽得真传,然未深入堂奥,如城门打劫、反伏吟诸法,皆渎竹礽之著述而始明。今又得此篇,昔日怀疑于“坤壬乙一节”,今始了然明白矣。竹礽为学无师承,专心致志,昕夕[22]研求,阐明此理,穷源竟委[23]。语云:“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极深研几,自有发挥光大之一日。吾谓竹礽于斯学,直足上追邱、杨,岂阿谀所好哉?
戊戌冬月,浔阳蔡金台识于宣南寓次。
务本。”
志伊谨案:侍御蔡公于玄学,受之麻城张嘏亭。光绪甲辰,予介族兄筱涛水部作书,先容执晚生礼,衣冠往叩,侍御严守秘密,深闭固拒,不露只字。前读先生与侍御书,极言守秘密之谬,惜侍御之终不能用耳。先生此书,于玄空诸诀,披肝露胆,朗若日星,俾学者免暗中摸索之苦,以视世人自珍独得之秘者,其相去何如耶。
黄邃谨案:《奥语》“坤壬乙一节”,《四库目录》谓“自来术家罕能详其起例”,迨蒋氏《辨正》出,始略露端倪。章氏作《直解》,亦有下卦、起星之言。下卦之例,虽经华氏刊传,而起星之法,尚秘而未宣。遂至异说纷纭,莫衷一是。此篇尽抉藩篱,直泄阃奥。举例既极详尽,说理尤事贯通,一洗向来私家隐秘之风,擅列圣心传之妙。邃于斯道略窥门径,证诸所闻,合若符契。其蒋氏所谓“止有一法,更无二门”者欤?读竟为之忭舞[24],使于兰林有知,定当击碎唾壶[25]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