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七星打劫

论七星打劫

《天玉经》云:“识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北斗七星去打劫,离宫要相合。”

《蒋传》云:“识得三卦父母,已是真神路矣!犹须晓得北斗七星打劫之法,则三般卦之精髓,方得而最上一乘之作用也。”

章氏《直解》云:“父母是经四位之父母,三般是坎至巽,巽至兑,兑至坎,颠倒颠之三般。北斗者,随时立极之气也。七星者,由现在而逆推到第七也。此处五行正与立极之气相反,最易发祸。要相合者,要使发祸者变而为发福。”

其说何等明白!尹一勺辈不明此法,纷纷推测,于打劫精髓无关。惟温氏《续解》云:“既明玄空三般大卦,经四位起父母之秘,再能以山水形气生克制化之理通之,岂非最上一乘之作用乎?由现在推到第七者,一逆数至四,四逆数至七,皆七位也。二五八、三六九同例。(伊案:同例者,离与乾震,坎与巽兑,均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之三般卦到也。)此处五行与立极之气相反,最易发祸者,如上元一运,立极之玄空五行,岂能与中元四运、下元七运立极之玄空五行相合?元运相反,形气变更,发祸可必转能发福者,要在所立之山向,处处合占耳。”其说足与章氏相发明。

总之,真能打劫者,仅有坎离二宫。《经》云“离宫要相合”者,此也。如坎宫之子癸,离宫之午丁,山、向飞星,五运则到山到向,一、九运则打劫。壬丙、丙壬,五运则上山下水,一、九运虽有二、一到山、向,却不能作未来之气论,以犯反伏吟故也。若二八、三七、四六等运,其飞星均一顺一逆。顺则由离而坎,逆则由坎而离。

一种流行之气,均能由现在之运以劫未来之气。例如,飞星盘一运之子午、午子,均有二字到山或到向,二者未来之气也。在一运中能劫而用之。二运则壬丙、丙壬,子午、午子、癸丁、丁癸,均有三字到山或到向,三者,未来之气也,在二运中,能劫而用之。余运照此类推。

然须察经四位方隅之空、实,以断劫夺未来之气之通塞,故当按形局而用理气。稍有不合,即易发祸。盖阴阳二宅,南北方向最多,有此造化之功以补之,真玄之又玄,令人不可测度。其他向亦能以“山峰”、“水光”用打劫法,惟功效不能如坎离二宫之大耳。

则先谨按:“劫夺未来之气”一语,沈公此章尚指“运”言。后“答曹秋泉问”,发明“劫未来之元”。如上元劫中元之气,中元劫下元之气。味“经四位”之义,当奉后说为圭臬。

袁香溪丈问:读七星打劫诸法多年,疑团始释,今有未解者:一、三般卦与父母三般卦究有别否?一、北斗打劫实据何理?

答曰:父母三般卦与三般卦有别。

父母三般卦,即一四七也,二五八也,三六九也。如一运一入中,则二五八在乾离震三方,三六九在兑坎巽三方。而一在中,艮坤为生死之门,则四七必艮坤,俗所谓“经四位起父母”,是“经四位而起父母之三般卦”也。

至三般卦,一二三也,二三四也,三四五也,四五六也,五六七也,六七八也,七八九也,八九一也。此三般卦适用于零正两神,迥各有别。

至北斗打劫,即《易纬》中已露端倪。总之,后天卦位离九坎一合十也。在一、二、三、四各运,虽不能对待合十,然其变化,中宫与坎必合“生成之数”。

如一入中,坎宫为六,一六共宗也。二入中,坎宫为七,二七同途也。三入中,坎宫为八,三八为朋也。四入中,坎宫为九,四九为友也。

在六、七、八、九诸运中宫之数,必与离宫合“生成之数”。六入中,离宫为一,亦一六也。七入中,离宫为二,亦二七也。八入中,离宫为三,亦三八也。九入中,离宫为四,亦四九也。此《易》所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者,此也。学者悟此,夫然后知研几矣。由此推之,山、向飞星在五运时,更成一种不可思议之妙。

香溪老人又问:山向飞星,何以有不可思议之妙?

答曰:北斗打劫,蒋氏以为最上乘作用,其中至理无他,不外“生成”二字。生者,因也;成者,果也。凡能北斗打劫者,天盘与山、向飞星,其气一贯,可悟“因果”二字之理。

如图,五寄坎得一,均在生成合十之中。

四运五寄巽作四。至五运,子山午向,虽非打劫,运星到山到向,其中神妙不测,更令人不可思议者矣!

五运,山上飞星之五寄坎,五到坐,六到向,一六共宗也。

中宫之一,亦与向首之六合“生成”。

向上飞星之五寄离,五到向,四到坐,四九为友也。

中宫之九亦与坐下之四合“生成”,山、向与中五合十,中宫复得一九两数,可悟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终。

以下类推。此七星打劫之大略也。

如三般卦,必参伍山、向四神之内。如一运为“九一二”三般卦,二运为“一二三”三般卦,三运为“二三四”三般卦,四运为“三四五”三般卦。至五运,四神均合,“四五六”三般卦,与各运更为神妙,向首五寄于九,坐山五寄于一,六与四遥合十也,五与五原合十,今寄一寄九亦合十也,中宫亦合十也。故五运之子午一局,学者苟能知其玄妙,其余均可迎刃而解矣。

胡伯安问:北斗打劫,此法究与河洛之理合否?

答曰:甚合!所谓北斗打劫者,无非坎离中三宫,处处合成生成;乾震二宫,合成三般卦而已。

如现在二运壬山丙向,可用打劫,因天盘飞星二入中,与坎宫七相遇,即二七同道也。

向上飞星六入中,一到坎,即一六共宗也。(此指向上飞星之一与离方天盘之六合“生成”。)

山上飞星七入中,二到离,即二七同道也。(此指山上飞星之二与坎方天盘之七合“生成”。)

乾宫为五,震宫为八,与向上飞星之二,合成“二五八”三般卦。

总之,一立极,坎宫为六,一六共宗也。二立极,坎宫为七,二七同道也。三立极,坎宫为八,三八为朋也。四立极,坎宫为九,四九为友也。六、七、八、九入中,则离宫为一、二、三、四,均合“生成之数”。山、向飞星,苟亦“生成”、“合十”,则阴阳和矣,刚柔济矣!虽非到山到向,亦无咎也。

或问:北斗打劫,何以仅用坎离二宫?

答曰:如一运子山午向,山上飞星顺行,二到山。二者,未来之气也。乾宫山向飞星为四七,震宫山向飞星为七四,离宫山向飞星为一一,合成“一四七”三般卦,此即“经四位”之义。故癸丁、辰戌、庚甲亦能用之。或谓辰戌、庚甲,山、向飞星无二到,岂能劫未来气?不如离、乾、震三方均合一四七,则上、中、下三元之运已能触类旁通矣,何不可打劫之有?

韩崑源、曹秋泉问:前谈打劫法,业已明了,阅《章解》反生障碍,究竟若何?

答曰:《章解》明白晓畅,惟其决仍未说明,致生疑惑。上月予在苏晤仲山后裔,于打劫亦茫然,为之解释,始悟。盖乾巽二宫为天门地户,于打劫最有关系。坎离二宫,除五运外,无论何运,均一顺一逆。凡旺星到向者,乾上飞星,与离宫相合,为真打劫。若旺星到向,巽上飞星,与坎宫相合,为假打劫。相合者,即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之三般卦也。一九运之丙壬、壬丙不能打劫者,一为数之始,九为数之终,其气未免不净,且犯反吟伏吟故也。兹列打劫真假二表于后。

凡遇真打劫,葬之自能发福,总须视“乾”上形势若何而定。假打劫,有时亦可用,惟须视“巽”上形势若何耳。若五黄入中之运,子午、午子,皇极也,太极也,尊无二上。其挨星为二五八,其飞星为三六九、一四七,其气满盘顾注,而乾巽二宫之飞星又为二八,与中宫之五合成二五八。此时若有大地,及时葬之,吉不可言矣。(若卯酉、酉卯,乙辛、辛乙,辰戌、戌辰,丑未、未丑,八山向名曰“三元不败”。)蒋氏所谓“最上一乘之作用”也。

曹秋泉问:近在苏城晤仲山后人,商榷北斗打劫之法,始终不露只字。相处日久,允以执事之《奥语》第一节解释相交换,始谓此系奇法,嘱立誓,不得泄漏,否则必犯天谴。彼曾偶泄此法,是年家中病人不少,亦姑妄听之而已。彼云:今年三运丙山壬向、午山于向均能打劫,与执事之说不合。一再辩论,始终以“天机不可泄漏”相搪塞。究系何故?请高明决之。

答曰:胡伯安藏有姜垚《从师随笔》,云:“吾师(指蒋大鸿)在魏相国家中得秘笈诸法,皆能了了,独于北斗打劫未载,故注《天玉经》不敢明白载明。一日告予:‘北斗打劫,即坎离二卦’是也。予穷思深究,知用坎者与巽兑成三般卦,用离者与乾震成三般卦。再问之,先生微笑,仅谓‘子可与言道矣,思得其半矣’。”

细绎仲山解释,此法实本姜氏之《随笔》,予则以为思得其半。知此法,如能用坎则不能用离,能用离则不能用坎,二者不可得兼。

如三运丙山壬向,离宫为七四二,坎宫为八三三,以四为未来之气,劫而用之亦是也。始终不能决定,乃历访人家冢墓,始明“用离合,而用坎不合”。且令星非居向首,不可劫夺未来之气,断非三运能夺四运,五运能夺六运之谓,实上元可劫中元、中元可劫下元之谓也。其法均出于《易》,以图证之,可一目了然。细玩《天玉经》,亦能彻底明白。

《经》云:“识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北斗七星去打劫,离宫要相合。”父母三般卦者,即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之谓也。三般卦者,一二三、二三四、三四五、四五六、五六七、六七八、七八九、八九十之谓也。此节着重“父母”二字,是言父母之三般卦,非三般卦也。可知“劫夺未来之气”,指“元”而言,非指“运”而言也。“真神路”,即隔四位起父母是也。“离宫要相合”,言离宫必须合三般是也。后又悟乾震二宫,亦能用打劫法,与离相同。

北斗七星打劫表

以上二十四局,离宫相合为真打劫,内除六运之巽乾、巳亥,九运之壬丙,三局犯反吟、伏吟,不用。三运之午向,乾宫宜空。六运之午向,震宫宜空。九运之卯向,乾宫宜空。

祖绵谨按:三运午向,乾宫宜空者,因离之向星为三,乾为六,震为九,合成“三六九”三般卦。乾若不空,中元之气填实,不能通震九之元也。余类推。

以上二十四局坎宫相合,为假打劫。内除一运之丙壬、四运之乾巽、亥巳,三局犯反吟伏吟,不用。

曹秋泉又问:北斗打劫,地运长短与到山到向同否?较之乾山、乾向、乾水、乾峰四局,力量如何?

答曰:到山到向,以运星入囚为衰极死极之气,仅向首一星到者,则以向首对宫之星(即向上飞星到山之字)入囚为囚。北斗打劫亦同此法。历观兴败冢墓,自然了悟。兹将打劫向首入囚,列表如下:

七星打劫入囚表

以上为真打劫。

以上为假打劫。

真假打劫,各得二十四局。除反伏吟不用外,各得二十一局,仍须按虚实形势生克制化而用之,在人心眼敏活而已。至打劫法,不过难于卜地时用之,较到山到向已觉不及,遑论乾山、乾向、乾水、乾峰之局哉!

志伊谨案:七星打劫,《经》云:“离宫要相合”,是言三般卦必与离宫相合,未尝言坎也。自章氏仲山言“三般为坎至巽、巽至兑、兑至坎,颠倒颠之三般”,是言“三般卦与坎宫相合而不言离”。温氏明远遂言“真能打劫者,仅有坎离二宫”。先生初亦用章、温说,至晚年始悟“合在离者为真合,在坎者为假”;并悟“劫夺未来之气”,系指“上元劫夺中元之气,中元劫夺下元之气”而言,实与经旨相合。兹兼辑真假二说,并立二表以明之。以坎宫相合,章、温二说学者沿用已久,俾熟玩先生晚年学说,真假判若天渊。再能多证名墓,自能毅然不惑矣!

又案:全局合十,既能运运贞吉。若一局而得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之三般卦,使三元九运之气皆通,其贞吉当与全局合十等。如二、五、八运之艮坤、坤艮,寅申、申寅,四、六运之丑未、未丑,皆全局合成三般卦,是又于坎离打劫中别创一格者。目为上乘作用,谁曰不宜!

【注释】

[1]郦(lì)道元:郦道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徐霞客: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历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于希贤先生认为:徐霞客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3]卫藏:吐蕃时期曾设“卫藏四茹”,一向被视为吐蕃本部。元朝、明朝称为乌思藏,乌思指前藏,藏指后藏。清朝以来称为卫藏,乌思在清朝改称为卫。卫:又称前藏,东起怛达拉山,西到岗巴拉山。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市、那曲市、阿里地区,山南市和林芝市西部(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四县);藏:又称后藏,由岗巴拉以西,直到尼泊尔交界。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市(北方小部除外)。

[4]佥(qiān):皆、全部;众人、大家的代称。

[5]少杀(shǎo shā):稍差;稍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凡道家之书,始于周,盛于汉,极于晋唐;凡释氏之书,始于汉,盛于梁,极于隋唐,而皆少杀于宋之南渡。”

[6]初度: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初度无论只作生日用,还是又指一岁之开始,都是就虚岁说的。

[7]扬子:即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扬雄曾撰《太玄》等,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8]《法言》:扬雄是出于补救当时统治思想危机之心,写成《法言》一书。史称《法言》为扬雄模仿《论语》而作,至于取名《法言》,则本于《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所以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扬雄在《法言》中认为,孟子在他的时代为捍卫孔子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要学习孟子,在汉代担负起捍卫正统儒学、批判诸子异说的任务。

[9]《乐纬》:《乐纬》是汉代无名氏撰谶纬类典籍。儒家的“六经”(《易经》、《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乐经》、《春秋》),加上《孝经》都有纬书,总称“七纬”,其中《乐经》的纬书就是《乐纬》。《乐纬》是“七纬”中很特殊的一种纬书,因为其他纬书都有很明确的经书与之相配,如《易经》有《易纬》、《尚书》有《尚书纬》、《诗经》有《诗纬》等,而唯独《乐纬》的《乐经》,从东汉以来就众说纷纭。相传东汉以来《乐纬》共有三种,即《动声仪》、《稽耀嘉》和《叶图征》。词语奇诡,内容神秘。宋以后残佚。“乐”,即《乐经》。“纬”,常与“谶”并列,名异而实同。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谶是预言,纬是对经而立的。……这两种名称好像不同,其实内容并没有什么大分别。实在说来,不过谶是先起之名,纬是后起的罢了。”可见,“纬”和“谶”一样,都是指以占卜征验为特征的神学著作。因该书是承《乐经》而作的儒术与神学相结合的作品,故名《乐纬》。

[10]壶子:又称壶丘子,战国时期郑国人,老子后学,列子之师。壶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1]子思子:即孔伋(公元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子思》为子思及其门徒所作。

[12]赖太素: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凤山冈人,父亲赖澄山,是江西有名的地理师。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九岁即高中秀才。曾任国师之职,后受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赖布衣先生数十年间曾在广东沿海一带“寻龙探穴”,为民消除灾害,祭相占卜,深得人心,人们尊称其为“风水大侠赖布衣”。曾在福建建阳为官,因生性不羁,后弃职从游。曾由福建攀仙霞岭至越州,访禹陵,慕越州山水始定居山阴,隐居绍兴三年,探觅堪舆地脉,留下《绍兴大地八大衿》及《三十六矜》;在广西容县隐居数年,留下《金峤山金斗赋》,惹得两广地师寻找数百年未果。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据传,香港、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勘定选址。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杨筠松、曾文辿、廖瑀、赖文俊)。赖布衣故乡的“布衣祠”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香港同胞络绎不绝。撰有《催官篇》,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13]吴景鸾:字仲祥,江西德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父授青囊术于陈搏。庆历间诏选阴阳者,郡学举景鸾。入京,入对称旨,授司天监正。未几,因奏言过直,有“坤风直射,厄当国母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之语,上不悦,下狱。寻以帝晏驾遇救。后徽、钦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后弃仕途,修真于天门西岸,曰“云山洞”,著有《理气心印》(《吴公解易》)、《玄机赋》、《玄空秘旨》等多部经典文献。吴公之术屡为皇家所弃,是因为他学的风水术与当时的皇家所倡导的五音葬法相违背,依其法赵氏角姓应葬丙山壬向大利向,北高南低的地形,去过河南巩义市宋陵的游客都会惊奇:八个陵墓全是前高后低,倒着葬的!所以他所言的“青乌之书不闻,倒辨山岗;郭璞之经安见,顺迁地理”,宋廷根本不理睬。吴景鸾《辨牛头山陵表》:“臣闻主圣则臣良,父慈则子孝,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倘有未善,敢不尽言。臣幼承父师之训,长阅圣贤之书,粗识天经,颇谙地理,谬蒙圣眷,俾忝国师,凡有忠谋,讵容隐默。臣伏见邢中和者,未辨地理,妄指山龙,虚诞恐坏于皇图,讹伪或危于国祚。青乌之书不闻,倒辨山岗;郭璞之经安见,顺迁地理。臣切说牛头山,献纳图形,龙脉偏枯,山岗撩乱,山不高于旺相,水不败于鬼乡。白虎峥嵘,青龙低陷。箭风剑水,暗射交冲,三劫贼山,照临凶位,八煞恶水,流入刑方。玉堂缺陷,宝殿空虚。坤风直射,厄当国母离宫;未水倾流,祸应至尊下殿。巳方杀见,午地劫冲,乙巳之年,随方兵起,丙午之岁,逐处祸生。剑刃长凝于赤血,人民尽染于瘟疫,户口逃亡,军兵反叛。陛下若兴此地,财输北阙,位失南朝。伏乞睿智,废牛头山之山陵,兴中干之胜地,则祸消灾灭,凶变危除,社稷永安,皇图巩固。臣妻孥俱在,弟侄皆存,幸际昌时,叨逢圣主,痛思先帝大行上皇,殊恩汪渥,敢不启竭愚衷,俯陈鄙见。陛下不纳臣言,乞将臣与邢中和,同拘囚禁,以竣应验,然后知臣非敢诈伪,以干恩宠。臣不避斧钺,冒犯天威,昧罪奏闻。”

[14]幕讲僧:又名“目讲僧”,元未明初著名风水地理师,其生平不详;据《宁波府志》记载:“目讲僧,不知何许人,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鄞,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又云:“吾当以目讲天下”,故皆称为“目讲僧”;逝年不详,记载为卒于鄞县(今浙江宁波一带);凡鄞地邑中大家官家,其先进坟墓未有不出其手。《浙江通志》的记载和《宁波府志》对目讲僧的记载,基本一致,均称“目讲僧”不知道是哪里人氏,只知道他在明朝初年来宁波,其人精通地理堪舆之术,所作坟墓无不奇验,当地富绅官宦的坟墓无不由他寻龙点穴的,目讲僧以堪舆流寓为生,死在宁波一带。民间也有流传为元末陈友谅的老部下,也有说是张定边的,总之,对其人之传可谓众说纷纭。

[15]《金口诀》:“一元子午九,九居贪狼轮。八则坤申动,七当甲乙心。六气巽风扇,中五定廉贞。四通乾亥利,三在金酉真。二值艮牛辅,辛亥许同论。”(大意是:一元子午九:即一运以子山龙为当令,要与九离对待;九居贪狼轮:即九运山龙午当令,要与子对待。八则坤申动:指八白运要坤申水为对待;七当甲乙心:指七运以甲乙方为对待之合十天心。六气巽风扇:指六运以巽四为对待天心;中五定廉贞:指五运前十年寄巽,后十年寄乾,则前十年以乾为天心,巽山龙当令,后十年以巽为天心,以乾山龙当令。四通乾亥利:指四运以乾亥为天心,巽四山龙当令;三在金酉真:指三运以酉为天心,庚酉辛宜为水口。二值艮牛辅:指二运以艮为天心,坤山龙当令;辛亥许同轮:此一诀犹为秘中之秘,尽泄玄空大卦城门之法,二运可借辛亥二方为城门。)郑熊在《蕉窗问答》中又云:“天元龙法定如何,仲女南回望北夫。更有八郎朝二母,东邻镇日看西湖。只今与汝人元法,四六交朝生意确。若然二八两头关,五郎从此投胎着。地元何处觅佳音,一望玄空摄紫神。老母开箱私少子,大兄启健出西金。更有流神正脉歌,爻差珠黍卦邪魔。清纯九曜司喉舌,陆地横行奈尔何。”郑氏之诀与幕讲禅师之秘诀大致相同。

[16]子华子:春秋末期晋国人,一说战国时魏人。著有《子华子》一书。尽管《汉书·艺文志》中未见著录,但是《庄子》、《列子》、《吕氏春秋》等战国时的著作,都有关于子华子的记载,亦见于《孔子家语》。因此可以肯定子华子确有其人,他生活在庄子之前,与孔子同时代。他重视养生,主张“补不足”、“损有余”、“以智养生”、“存诚操养”,其“六欲皆得其宜”、“动以养生”等观点,至今仍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就其养生特点而言,主要体现在“六欲皆得其宜”、“动以养生”两个方面。

[17]精蕴:指精深的含义。宋·文天祥《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后来得《西铭》,精蕴发洙泗。”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 “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18]错综:交错综合。《易经·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也。”

[19]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20]另两句为“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边转相通”。此三句出自《青囊序》。

[21]《青囊奥语》开头四句:“坤壬乙,巨门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破军。巽辰亥,尽是武曲位。甲癸申,贪狼一路行。”

[22]昕夕(xīn xī):朝暮;谓终日。宋·沈括《贺年启》: “祈颂之诚,昕夕于是。”《明史·雒于仁传》:“(于仁)《酒箴》曰:‘耽彼麴糵,昕夕不辍。’”清·俞樾《茶香室三钞·巫娥月妹》:“故寓其旁,昕夕歌舞。”

[23]穷源竟委: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

[24]忭(biàn)舞:欢喜得手舞足蹈。忭:本意为欢喜、快乐。无其他引申义。

[25]击碎唾壶: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唾壶:古代的痰盂。出自《晋书·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

[26]一、九两运,立向最难:因为一运和九运没有旺山旺向之局,所以说这两运立向最难。公元2004年至2023年处于下元八运,公元2024年至2043年处于下元九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