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诸家得失
予昔年习三合,嗣因中台山择地,大起疑窦,后读蒋氏《平砂玉尺辨伪》,始知三合之无根据,乃弃而习玄空。奈世之习玄空者,均一知半解,无可问津。爰荟萃诸家,日夜穷思,洞明其理,始信其法不谬,然非精熟峦头,读理气书,无所用也。
或问:《平砂玉尺经》究合否?
曰:此书恐非刘氏所著,必系江湖谋食之徒所伪造。予尝见袁柳庄[10]之子忠彻[11]著《古今识鉴》一书,论人相极有见地,与坊本《柳庄相法》迥然不同。又曾公安《青囊序》别本至五、六种之多,均为后人所改窜,此书亦然。
或问:玄空书以何者为要?
答曰:《玄空秘旨》、《天机赋》(亦作《玄机赋》)均可读。《天机赋》吴景鸾著,《玄空秘旨》有云吴景鸾著,有云目讲僧著。又南唐何令通《灵城精义·理气章》亦多可采。总之,非有人口授,实难入门。
或问:杨公书言理气者,何书最佳?
曰:《天玉经》字字珠玑,惜被蒋氏一注,反生障碍。
或问:蒋氏之学若何?
曰:蒋为明季遗老,以文学著,有诗载《沈归愚别裁集》中。五言排律学杜,颇有门径。明社屋后,隐于此道,著《辨正》一书,实有见地。惜误解“天机不可泄漏”,未将诸要诀注出,又不将玄空用法一一告人,致后人伪说百出,虽为地理之大功臣,亦为地理之大罪人。
或问:郭璞《葬经》,何本为佳?
曰:以元吴澄删定本为佳。此书后人多疑伪作,然其中颇有见地,不可不读。
又问:《元经》若何?
曰:此书有三本,今日通行本见《五要奇书》中,与其他两本仿佛。书中皆三合语,文字浅陋,其为江湖谋衣食者伪造无疑。《文选》中载景纯五言诗,何等朴茂清逸,与《元经》比较可知矣。
或问:《地理全体大用合编》一书若何?
曰:是书分四卷。卷一、二、三为《地理全体》,怀远林士恭著,专言峦头,无甚深理。卷四为《地理大用》,阳湖吴颐庆著,言盘理清浅而切于实用。与华氏《天心正运》可相辅而行,不失为正轨。中言“镇压法”,俗不可耐。又误解《辨正》处,亦时有之。
或问:《地理知本金锁秘》一书若何?
曰:此书南康邓恭撰。恭字梦琴,别号梦觉子。书分上下两卷。上卷言易理,字字珠玑;下卷言穴法,穿凿附会,且有背理气。另有《秘旨图说》二卷,未刊。予游南康,访其旧居,至南良村得读之,毫无深义。其表弟卢洪攀作《梦觉小传》,谓其“访道方外,师圆觉山人,出以《玉函枕秘》,口授指画,始得真传”云云。世之庸师动以欺人者有二:言传书,必《玉函枕秘》、《火弹子》,其实皆空谈玄理;言用法,必谨守秘密,访道方外,得异人传授,为江湖术士一种口头禅。非此不足以骗钱,不足以欺世。千篇一律,即蒋氏亦所不免。书中附刻诗文已属创见,诗格卑下,文无义法可言。其论范宜宾,谓“狗彘不屑食其肉”,未免太甚矣!
或问:师言吴少苑《地理大用》尚可读,惟悖理气处尚多。顷读此书,不明其悖理处,乞示。
曰:读书须精细,至阴阳五行之书,尤不可效武侯之不求甚解。此书误处百出,武断亦多。其理论姑不具论,至图式固一目可了。书中各运盘图,除五运外,其余安置戊己,无一不误;又创“半阴半阳”之伪说以掩饰之;而凡五入中之飞星,皆误矣。惟一运之子午、癸丁一图,丙壬兼子午一图(此图飞星虽不误,然不知用替卦也),三运之卯酉兼乙辛一图,七运辛乙兼酉卯一图,九运午子兼丁癸一图不误,然亦偶然而已。其应用替卦者,并未说明,吴氏实不知其所以然也。
近世习玄空者,分六大派:曰滇南派,无常派,苏州派,上虞派,湘楚派,广东派。滇南宗范宜宾,无常宗章甫,苏州宗苏小鹤,上虞宗徐迪惠,湘楚宗尹有本,广东宗蔡岷山。六派中能融会贯通者,实无一人,其书均有流弊。由于严守秘密,以讹传讹,即有误处,不肯轻泄,无人纠正耳。上虞习玄空者,多中《地理元文》之病,因端木氏聪明绝人,其所不能解者,动将原文改窜。如《奥语》开篇,即改为“坤壬乙,廉巨从头出;艮丙辛,巨门与禄存;巽庚癸,贪狼武曲位;乾甲丁,巨武一路行”云云。张心言一派学者最鲜,因习此道者大半不知易理,一见张氏说卦,皆退避三舍。
或问:端木氏言卦理,张氏亦言卦理,何以上虞一派,不宗张而宗端木?
答曰:张言卦理,针锋相对,人不能勉强空谈;端木言卦理,语无中肯,人读其书可以高谈阔论耳。
问:张心言《辨正疏》,上列各卦,令人不解。
曰:张氏各图出自吴门潘斗斋景祺,少明卦理者,即一目了然。首三图以王豫所授始康节之图为本,第四图加以二十四山者也。
其一运:八卦为一之一,即本宫上世之卦也。
二运:八卦为一之二,即四世之卦也。
三运:八卦为一之三,即游魂四世之卦也。
四运:八卦为一之四,即二世之卦也。
六运:八卦为一之六,即五世之卦也。
七运:八卦为一之七,即归魂三世之卦也。
八运:八卦为一之八,即一世之卦也。
九运:八卦为一之九,即三世之卦也。
甲癸申二图:即本宫上世变三世之卦也。
坤壬乙二图:即四世变一世之卦也。
巽辰亥二图:即五世变二世之卦也。
艮丙辛二图:即游魂四世变归魂三世之卦也。
八宫各有一卦无反对,图即本宫上世变游魂四世、归魂三世之卦也。下七图可类推。
近人宗华亭张受祺及秀水于楷之说者,谬处最多。盖玄空之学,乾嘉盛行,自纪大奎《地理末学》出,学者从而和之,而玄空遂绝迹。今日地师,非出卦即阴阳差错,欲求升平之世,其可得乎?
或问:张受祺著何书,其学若何?
答曰:张式之,乾隆时人,所著有《古书正义》,内辑《青囊经》、《三字青囊经》、《青乌经》、《狐首经》、《管子指蒙》、《葬经》、《寻龙捉脉赋》,注中引蒋氏之说,惜于挨星一无门径。此外,又有《青囊正义》(即《青囊奥语》及《曾序》)、《天玉经正义》(后附《天玉外编》),《宝照经正义》,《遍地钳正义》,其注均背卦理,深中叶九升之误,而《天玉经外编》尤谬。
或问:于楷忽以蒋氏为然,忽以挨星为谬,何也?
曰:蒋氏可宗者惟挨星,舍此别无可取,于氏未得其诀,故有此非非想之谈。
于端士《地理录要》所采各书,惟《归厚篇》尚可读。又采范宜宾盘理各篇,而不知范氏之误,竟以峦头读之,支离百出,毫无义理之可言。
或问:范宜宾误在何点?
曰:范氏《乾坤法窍》,一心要将前人所不肯泄者,明白透露,此范氏不可及处,惜未得挨星之诀。其误处在“隔四位而起父母”,又以“双双起”误为“阴出脉、阳出脉”,于是满盘皆错。
或问:尹有本之学若何?
曰:尹氏于峦头略有门径,所著《四秘全书》,自作聪明,不足为训。其补《奥语》挨星条例云:“子未卯,一三禄存倒;乾戌巳,文曲共廉贞;寅庚丁,一例作辅星;午酉丑,右弼七八九。”无一是处,是不明挨星者也。注《都天宝照经》,补足四十八局,更无见地。首部《征验图考》,所卜诸穴,立向均误。
或问:大玄空与小玄空有别否?
曰:无别。佛经言大小乘,人多非之;今言大小玄空,亦非。
或问:《灵城精义》与《天机赋》、《玄空秘旨》若何?
曰:皆有用之书,与杨、曾诸书当相辅而行,不可偏废。
或问:《地理元文》所引邱公《心印》,邱公,何代人?《心印》有单行本否?
曰:邱名延翰,唐赣州人。《心印》一书上虞抄本甚多,然经端木国瑚删节,恐非原本。邱又有《海角经》,未见有五运六气,总论言分金颇可采。
或问:《龙到头口诀》反复读之,为学更上一层,此篇系何人作?
曰:不著撰人姓名,吴镜泉《图书发微》中谓无极子作。
或问:催官之法,有谓目讲传之司马头陀,头陀传之冷谦,然否?
曰:此尹一勺语也。头陀,唐末人;目讲,为陈友谅部将张定边;冷谦,明初人。时代颠倒,一勺语类此者颇多。昔蒋大鸿以苏州范坟、宜兴卢坟注《宝照经》,温氏《续解》以为失言,此则更堪发噱。
或问:《刘达僧与司马头陀问答》若何?
曰:既非理气,又非峦头,直小儿语耳。
或问:《地理精义》合玄空否?
曰:此为山阴杜铨著,铨字明川,所注《青囊》、《天玉》、《撼龙》、《疑龙》,以三合解玄空。越中言三合者多宗之,其书不可为训。
或问:《罗经透解》何如?
曰:此蜀人王道亨著。其人并未知三合,遑问三元?至奇者以卜筮释罗经,硬凑子、父、财、官、兄弟,谬矣!
或问:《温氏辨正注》若何?
曰:温注较章氏为胜,然于诸诀亦不肯尽泄。
(或问:朱蒪《地理辨正补》若何?)
曰:朱蒪《地理辨正补》深中三合之病,头脑未清,其说似是而实非。近人吴镜泉抄集一书,名《图书发微》,可采甚多,惜于挨星亦未明了。
或问:《地理原本说》若何?
曰:此书曹安峰著,共四卷,尚有见地。卷三论理气,因无师承,实无一语道著。
或问:《周易究》一书,人谓于玄空最要,然否?
曰:此书嘉善人徐某著,末卷附“古人诸名墓图”,以证《易》于玄空之学,实无所发明。
或问:江慎修所著《河洛精蕴》,内载地理学说合理否?
曰:此书以具体论于河洛之理,可谓考其源流,通其条贯,读之可悟术数之所自,得万法之权舆,有裨于学《易》不浅。惟论地理,深中叶九升《地理大成》之弊,不足为训。
或问:寿望三《仰观集》若何?
曰:寿名绍海,山阴人,所著《仰观集》为选择之用,言天象较朱小鹤为切实,言挨星亦合。寿氏又有《观察金针》一书,予求之多年未获,深以为憾!
或问:《宅断》中有钱韫岩,为何人,有著述否?
曰:此章仲山弟子钱荆山,即校《心眼指要》者。
或问:沈六圃《地学》言山水性情颇有意味,不知此外尚有著述否?
曰:《地学》远不如周景一《山洋指迷》,不过大言欺人而已。此书外尚有《选择》一书。
或问:近读《山洋指迷》,条理分明,切于实用,果与《地学》不同。闻周景一曾为舟山吴氏卜葬,而《地理探原》谓“目讲为舟山卜宅”,究竟周与目讲是一是二?
曰:周景一为张士诚部曲,吴亡后,亡命绍兴;目讲为陈友谅部将张定边,本宜兴储氏子。非一人也。
或问:《阴阳二宅全书》若何?
曰:此书为华亭姚廷銮所编,内有《紫白断》,即《紫白赋》。其论紫白飞星吉凶颇可采,余者不脱三合家言。
或问:余姚周梅梁先生为人卜地,持通用盘外,另持一盘,其盘式如壬子癸一卦,壬字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子、癸字下为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不知何故?
答曰:昔予客余姚,晤先生于黄徵君蔚亭炳垢家,曾以此盘相示,阴阳顺逆,逐一推排,往往错误。予以先生年老,仅能告以此盘非玄空的传而已。先生博学深思,惜于此学未得门径。所著《地理仁孝必读》一书,自序“游禹陵上鑪峰,遇一道人授以玄空之术”云云。予于席间读之,见书中引古人书,费解者皆删去。注《天玉经》,于收山出煞诀,亦泛泛读过。注《灵城精义》,不甚可解。原书本以凌蓼圃《天玉经补注》、端木国瑚《地理元文》为至宝。闻予言二书之害,毅然弃去,亦勇于为善者也。所惜不明挨星,且深中朱小鹤之毒,未敢直指其谬。丙子予居福祈山,先生过访,出《仁孝必读》属予序,力辞之,今已行世矣。然先生看山、洋颇具眼力。
胡煦、江慎修、张惠言、纪大奎、端木国瑚,皆精于《易》。胡、江二氏虽未著地理专书,其所引者皆卑卑不足道。张、纪与端木皆有著述,其书无一句可读。盖方技之学,无书可供参考,未得其诀,终日在故书堆中搜求,人愈聪明,读蒋大鸿之书愈觉沉闷,一入歧途,便不可救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