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1.1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通常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图1-1),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img

图1-1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1.机械部分

(1)镜座: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3)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放置载玻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中央有一个圆孔,即通光孔,光线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4)镜筒:为一个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物镜转换盘。

(5)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

(6)调焦螺旋:装在镜臂下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调焦螺旋(粗调节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 mm,小的叫细调焦螺旋(细调节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 mm。

(7)眼距调节装置:为调节2个目镜之间距离的装置,紧邻目镜的下方,调节该装置可以使2个目镜之间的距离与人眼瞳距相符合。

2.光学部分

(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如“10×”“16×”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放大倍数,通常使用的为10倍目镜。

(2)物镜:安装在物镜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4个物镜,即低倍镜(4×、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植物学实验一般不用油镜,多用低倍镜和高倍镜,一般先在低倍镜(4倍镜头或10倍镜头)下找到物体,并调焦观察清楚,再转换到高倍镜(40倍镜头)下仔细观察。

物镜上标注的数字表示镜头的主要性能参数。如10倍镜头上的数字“10/0.25”和“160/0.17”,它们的含义是:“10”表示放大倍数,“0.25”表示镜口率(或称数值孔径,该数值越大则分辨率越高);“160”为镜筒长度(mm),“0.17”为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

(4)虹彩光圈(虹彩盘):聚光器下装有虹彩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5)光源:一般安装在镜座上,镜座上有开关和一个调节亮度的旋钮。旧式的显微镜没有附加光源,在它的镜座上有一个反光镜,用来控制自然光的方向和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