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容和方法
(一)种子的萌发
每人选取若干植物种子(玉米、花生或任选其他种子两种以上),花盆自备(有底孔),栽培基质自选,根据所选种子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观察项目可包括种子发芽率、发育的外界条件、萌发类型(子叶出土幼苗或子叶留土幼苗)。
4周后交设计方案、观察记录、结果分析报告以及幼苗照片。
(二)种子的结构
1.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蓖麻
取一粒浸泡过5~8 h的蓖麻种子,首先观察外形,蓖麻种子呈椭圆形,稍扁,种皮呈硬壳状,光滑并具斑纹。种子的一端有海绵状突起,即为种阜,由外种皮基部延伸形成(想一想有何作用)。在种子腹面种阜内侧有一个小突起,即为种脐,此结构不明显,用放大镜观察会更清楚,种孔被种阜掩盖(图5-23)。

图5-23 蓖麻种子
剥去种皮,观察蓖麻内部结构,种皮内白色肥厚的部分即为胚乳。用刀片平行于胚乳宽面做纵切,可见两片大而薄的叶片,具明显的叶脉,即为子叶,两片子叶基部与胚轴相连,胚轴很短,上方为很小的胚芽,夹在两片子叶之间。胚轴下方为胚根。
2.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黄豆(或绿豆)
取一粒浸泡过3~8 h的黄豆(或绿豆)种子,轻捏泡胀的种子,有水从种孔溢出,种脐紧靠种孔。剥去种皮,可见2片肥厚的子叶,子叶着生在胚轴上。胚轴对着种孔的一端是胚根,另一端是胚芽,有2片幼叶,挑开幼叶,可见到生长点和叶原基(图5-24)。
3.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玉米
分别取玉米成熟干燥和浸泡过的种子(即颖果),观察其形态结构。腹面下半部分略呈白色,透过果皮和种皮可以看到其中的胚。用刀片垂直玉米籽粒腹面做正中纵切,手持放大镜观察胚的剖面结构,以解剖针挑拨胚的各部分:盾片(即子叶)在胚的内侧,紧靠胚乳;胚芽在盾片外侧,为数层套状的胚芽所覆盖;胚根在胚的下方,其外被胚根鞘包围;胚轴,即在胚根与胚芽之间的部分(图5-25)。在切面上滴加一滴碘液,胚乳变成蓝紫色,胚变成黄色,界限明显。

图5-24 绿豆种子

图5-25 玉米种子
4.单子叶无胚乳的种子——慈姑
分别取慈姑成熟干燥和浸泡过的种子,观察其形态结构。慈姑的种子很小,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皮极薄,仅一层细胞。胚弯曲,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子叶呈长柱形,一片,着生在胚轴上,它的基部包被着胚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