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种子植物实验材料的准备
1.种子植物新鲜材料的采集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植物学实验课中采用新鲜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效果要明显好于保存液浸制的实验材料。因此,应尽量使用新鲜材料。可在实验课前采集校园植物,也可到花鸟市场购买所需的实验材料。表4-1是一些常见校园植物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可供采集实验材料时参考。
表4-1 常见校园植物的花果期

2.种子植物实验材料的保鲜
植物学实验时间与实验材料的成熟期往往不一致,因此,采集的植物材料一般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保鲜处理。
(1)植物花的保鲜。
无论是单生花还是花序上的花,如果不是当日实验使用,可采集尚未完全开放的花,花枝采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有些花如用3%的糖液处理能保鲜达一周。每隔2~3 d,将花枝基部剪去1~2 cm,以除去腐烂部位,又可使切面无阻碍地吸收水分和养分。采用抑制乙烯激素的生物合成的试剂也是保鲜的关键,如1×10-4~5×10-4(体积分数)的8-羟基喹啉有保鲜防腐的作用,5×10-5~5×10-4(体积分数)的硝酸银也可延长花的保鲜时间。
(2)果的保鲜。
果实保鲜以成熟七八成且无机械损伤的为好,保鲜方法有低温保鲜、常温保鲜和化学保鲜。
①低温保鲜:常用冰箱储存保鲜,将挑选的肉质果实水洗,浸入5~8℃冷水中2~4 h,然后晾干,装入聚乙烯薄膜袋,放入4~6℃冰箱中,第二天扎紧袋口,可储藏20~25 d。如用防腐剂洗果,用冷风预冷,装入冰箱,能储藏20~35 d。香蕉储藏温度以13~15℃为好,低于12℃将产生冻害。
②常温保鲜:用新洁尔灭或来苏尔消毒,置于阴凉、湿度较大、通风良好处,即可保鲜一段时间。
③化学保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作用引起的,高锰酸钾(KMnO4)能将乙烯氧化成CO2和H2O。具体做法是将高锰酸钾配成饱和溶液,用活性炭、泡沫砖等浸透后作为高锰酸钾的载体,捞出晾干、密封保存备用。使用时再放入打孔的小塑料薄膜袋中,也可用纱布包成小包放在装有果实的塑料袋中,这样果实释放的乙烯将被吸附氧化。当高锰酸钾失效时,颜色会由原来的紫红色变成砖红色,此时应及时更换。保鲜时也要注意果实防腐,常用的化学防腐剂有苯莱特、特克多、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硼砂、碳酸氢钠、次氯酸钠、硫酸铜等,使用浓度为5× 10-4~1.0×10-3(体积分数),用于防腐的洗果时间为2~5 min,熏果时间为18~24 h,也可把防腐剂加到果实包装袋中。经化学处理后,一般可放在室温下保存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