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容和方法
(一)根系的类型
取蚕豆等双子叶植物幼苗观察,根系有一条子胚根发育而来的明显的主根,其上有多条侧根,侧根逐级分支。有的植物胚轴上还生有少量不定根。
取小麦或水稻等单子叶植物幼苗观察,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主要是由粗细相似的不定根组成,不定根上也有逐级分支的侧根,如图5-26所示。
(二)根尖的分区
1.根尖的外部形态
用肉眼或放大镜看小麦或水稻新鲜根尖的外部形态。在根的最尖端、具有光滑而略带淡黄色的部位是分生区(即生长点);在分生区的先端有一个透明的套子,即为根冠,向上具有根毛的部位为根毛区;根毛区与分生区之间为伸长区,此区一般较为透明。

图5-26 根系的类型
2.根尖的纵切面结构
取小麦或水稻根尖3~5 mm,做徒手纵切片或压片,分别滴加一滴碘液和番红溶液,染色3~5 min,加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植物根尖的内部构造,然后取玉米根尖纵切永久制片对照观察,识别根尖的分区(图5-27)。
(1)根冠:形似帽状,由薄壁细胞组成,排列不整齐。
(2)分生区:位于根冠上边,由分生组织组成。其特点是:细胞较小,方形,排列紧密;细胞质浓,细胞核大,居于细胞中央。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方,细胞已伸长,有明显的液泡。
(4)根毛区:位于伸长区上方,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同时也可以对照蚕豆幼根横切永久制片观察根毛(图5-28)。
(三)根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取蚕豆幼根,截下带根毛的成熟区,在新鲜根尖的根毛区做横切。将切片放在有水的培养皿中。加1%番红溶液染色约5 min后,挑取最薄的1~2片放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用水封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分清表皮、皮层和中柱(维管柱)三部分结构(图5-28),而后转为高倍镜由外至内仔细观察。

图5-27 根尖的分区

图5-28 蚕豆幼根横切面结构
对照观察:取蚕豆、向日葵幼根横切永久制片,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观察根的初生结构。
(1)表皮:根最外面的一层长方形薄壁细胞,可看到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由数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占横切面的大部分。紧靠表皮的为外皮层,外皮层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皮层最内排列较整齐的一层细胞为内皮层。注意内皮层细胞壁的特征,有的植物内皮层细胞上有凯氏带或者通道细胞。
(3)中柱(维管柱):皮层以内的整个部分称为中柱,分为四部分。①中柱鞘:紧靠内皮层的一层薄壁细胞为中柱鞘。②初生木质部:呈辐射状排列,细胞壁较厚,其中有一些大型细胞为导管,蚕豆的根为四原型根,初生木质部有四束。③初生韧皮部:位于两个初生木质部之间的外侧,为一团较小的细胞,细胞壁较薄,其中较大的细胞为筛管。④髓:多数单子叶植物根中有髓,而多数双子叶植物根内被木质部占满,故无髓。
2.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取长度为1~2 cm的小麦幼根的中间部位做徒手横切片,加盖玻片用清水封片,观察单子叶植物根的内部结构(图5-29)。对比观察自己做的临时装片和小麦根横切永久制片。

图5-29 小麦幼根横切面结构
(1)表皮:最外面的一到两层细胞。
(2)皮层:由薄壁组织构成,其细胞排列整齐,呈同心辐射状排列,由内向外细胞逐渐增大,胞间隙发达。在老根中皮层薄壁组织细胞破裂形成通气组织。
(3)维管柱: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中柱鞘组成,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在较老的根中,中柱内除韧皮部外所有细胞都木质化增厚,因此整个中柱既保持了输导功能,又有支持固定作用。
(四)侧根的发生
观察蚕豆根纵切永久制片(有侧根的制片),可见侧根的形成情况。侧根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穿过皮层和表皮伸出,因此属内起源。
(五)根的次生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不具备次生生长能力,因此绝大多数没有次生结构。下面以双子叶植物蚕豆老根为例,来观察根的次生结构。
取蚕豆老根横切永久制片,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其各个结构所在的部位,然后转换高倍镜详细观察其各部分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主要由木栓形成层产生的周皮、维管形成层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次生结构最终会取代初生结构中的表皮和皮层,少数植物在过渡期能够同时看到次生结构和皮层,如图5-30所示,蚕豆老根结构由外至内分别如下。
(1)周皮:位于老根最外面,由木栓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发育而来,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部分。
(2)皮层:位于周皮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存在的时间较短,根的次生结构开始发育时,皮层就会被韧皮部取代而消失不见。
(3)初生韧皮部:位于周皮之内,呈分散的束状,主要由筛管和伴胞组成。
(4)次生韧皮部:紧邻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一部分韧皮薄壁细胞形成韧皮射线。细胞着色为绿色。
(5)维管形成层:位于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之间,着色较浅。细胞特点为切向壁长、径向壁短的扁平细胞。维管形成层细胞以平周分裂为主,向内分裂、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分化产生次生韧皮部,使根不断增粗。由于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积累使维管形成层的位置逐渐外移,形成层细胞进行平周分裂的同时也进行垂周分裂,扩大维管形成层本身的周径。
(6)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组成。
(7)射线:由初生木质部外侧的中柱鞘细胞脱分化形成的形成层,向内外分裂分化产生的薄壁细胞组成。射线位于木质部则称为木射线,位于韧皮部则称为韧皮射线。
(8)初生木质部:位于老根的中央,少数双子叶植物由于后生木质部向心发育未达到中心,形成由薄壁细胞构成的髓。

图5-30 蚕豆老根横切面结构
(六)根瘤与菌根
1.豆科植物的根瘤
取新鲜的蚕豆根系观察,可见瘤状的突起,这就是根瘤,注意根瘤外形及其生长状态。通过根瘤与根连接处做横切,在放大镜下观察,注意根瘤与根间连接的关系。
取一蚕豆根瘤洗净,置于载玻片上,加水少许,用镊子挑破瘤,将其液汁涂于载玻片,加上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许多根瘤菌。

图5-31 棉花老根横切面结构
2.菌根
取菌根永久制片或马尾松的外生菌根少许,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皮层的一些细胞中有许多真菌的丝状体,这种真菌与皮层细胞构成共生体,称为内生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