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内容和方法

五、内容和方法

(一)TTC法

(1)将种子用温水(约30℃)浸泡2~6 h,使种子充分吸胀。

(2)随机取种子100粒,水稻种子要去壳,豆类种子要去皮,然后沿种胚中央准确切开,取其一半备用。

(3)将准备好的种子浸于0.5%TTC溶液中,于恒温箱(30~35℃)中保温30 min。

(4)染色结束后要立即进行鉴定,因放久会褪色。倒出TTC溶液,再用清水将种子冲洗1~2次,观察种胚被染色的情况。凡种胚全部或大部分被染成红色的即为具有生活力的种子;种胚不被染色的为死种子;如果种胚中非关键性部位(如子叶的一部分)被染色,而胚根或胚芽的尖端不染色,都属于不能正常发芽的种子。

(二)染料染色法

将染料换成0.2%靛红溶液或5%红墨水即可,其他步骤同TTC法。

(三)荧光法

1.直接观察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禾谷类、松柏类及某些蔷薇科果树的种子生活力的鉴定,但种间的差异较大。用刀片沿种子的中心线将种子切为两半,使其切面向上放在无荧光的白纸上,置于紫外光灯下照射并进行观察、记录。有生活力的种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将产生明亮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荧光;丧失生活力的死种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多呈黄色、褐色甚至暗淡无光,并带有多种斑点。随机选取20粒待测种子,按上述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有生活力及丧失生活力的种子的数目,然后计算有生活力种子所占百分比。与此同时,做一个平行的常规萌发实验,计算其发芽率,作为对照。

2.纸上荧光

随机选取50粒完整无损的种子,置于烧杯内,加蒸馏水浸泡10~15 min令种子吸胀。然后将种子沥干,再按0.5 cm的间距摆放在湿滤纸上(滤纸上水分不宜过多,防止荧光物质流散),以培养皿覆盖静置。数小时后将滤纸(或连同上面摆放的种子)风干(或用电吹风吹干),置于紫外光灯下照射,可以看到摆过死种子的地方周围有明亮的荧光团,而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周围则无此现象。根据滤纸上显现的荧光团的数目就可以测出丧失生活力的种子的数量,并由此计算出有生活力种子所占的百分比。此外,可与此同时做一平行的常规种子萌发实验,计算其发芽率,作为对照。这个方法应用于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时效果很好,但不适用于一些在衰老、死亡后减弱或失去荧光的种子,对这些种子只宜采用直接观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