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简介
《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这本书是由.张永和,张婧著创作的,《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共有91章节
1
序 言
永和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戏曲界师辈前辈。他的新著《开蒙:京剧常识与鉴赏一本通》付梓之际,嘱我写篇文字。我是有些犹豫的,深恐难胜其托,但看过目录和部分内容之后,颇为...
2
序 二
老骥伏枥 笔耕不辍 永和老师送过我他写的《打开京剧之门》《京剧的魅力与时尚》《京派》《戏剧·京戏京伶》《叫好——梨园百年》五本书,这些有关京剧知识以及名人逸事和...
3
目录
目 录 序 言 序 二 第一部分 京剧常识一点通 第一章 京剧是从哪儿来的 一 徽、汉、京三调相融相合 数大徽班相继进京,“三庆徽”风光无限 汉调艺人进京,为徽...
4
第一部分 京剧常识一点通
...
5
第一章 京剧是从哪儿来的
...
6
一 徽、汉、京三调相融相合
京剧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博大精深,辉煌绚烂,是中华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东方文明的夺人骄傲。她不仅在神州沃土上拥有亿万观众,而且声名远播海外。光艳如许的京剧,...
7
数大徽班相继进京,“三庆徽”风光无限
说到京剧,不能不先说徽班。徽班乃是京剧的摇篮。 何谓徽班?是指兴起于安徽一带,开始主要演唱吹腔、拨子及由这两种腔调衍变出来的二黄腔调的戏班。因为安庆地处长江中下...
8
汉调艺人进京,为徽班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徽班又和京剧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没有徽班进京就没有京剧。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的徽班称雄京师,为皮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是,徽班并不等于京剧。从徽班进...
9
徽汉合流,京剧即将诞生
那么,唱楚调的汉剧艺人是何时进京的呢?所谓“楚调”,即湖北汉调。吴太初《燕兰小谱》早在徽班进京前五年,便记述了流行于北京舞台上的楚调,昆曲演员也兼唱楚调,可见当...
10
皮黄剧兴起,京剧由此诞生
徽汉合流以后,仍然不能说徽班就是京剧班了。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划分,主要区别在声腔和语言两方面。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审美需求,徽班艺人在融合徽调、汉调的基础上,将念...
11
二 “同光十三绝”:京剧创立时期的十三位功臣
在京剧形成过程中,有许多杰出的徽、汉艺术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其中尤属三庆班掌班、有“大老板”美誉的程长庚功高盖世。在一幅名为《同光十三绝》的戏装写真画中,程长...
12
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名京剧、昆曲著名演员同时显容的一幅彩色戏装写真画,为晚清著名画师沈容圃所绘。由于“墨彩如生,吹气欲活”而闻名遐迩,流传至今...
13
第二章 京剧的行当
京剧表演的角色行当,是京剧程式化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既是剧中人物分类的系统,又是表演程式分类的系统。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
14
一 生 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人物的,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及娃娃生。...
15
老 生
老生,又名“正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人物,戴髯口,故又称须生,或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又分为: (一)安工老生。重唱工,故也称为...
16
小 生
小生是扮演青年男性人物的,分为扇子生、纱帽生、穷生、雉尾生及武小生。 (一)扇子生。在表演中往往是手执折扇,故称扇子生,相当于昆曲中的巾生。主要扮演潇洒英俊的少...
17
武 生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男性将帅或英雄人物。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和勾脸武生、老头儿武生、娃娃武生几种。 (一)长靠武生。要顶盔扎靠,穿厚底靴,多使用长柄兵...
18
红 生
红生指或勾或揉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老生、武生均可应工。其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其唱工比...
19
娃娃生
娃娃生指戏中专门扮演垂髫少年的人物。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头戴孩儿发,身穿茶衣,运用本嗓演唱,多采用老生腔,如《汾河湾》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
20
二 旦 行
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老旦。另有彩旦,归入丑行。...
21
正 旦
正旦俗称青衣,因多数是穿青褶子,故得“青衣”之名。主要扮演端庄贞静、大方正派的中青年女性人物,多是贤妻良母,贞洁烈女,以唱工为主,用小嗓,念韵白,动作幅度较小,...
22
花 旦
多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以念白、做工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京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工为辅,舞则必备。花旦中又有...
23
花 衫
花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艺术特色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唱念做打并重。所扮演的人物,既有沉静端庄的,又有活泼灵巧的,而且能征惯战。花...
24
刀马旦
刀马旦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女将,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较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
25
武 旦
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与刀马旦的区别,过去主要有两点:一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跷;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马...
26
老 旦
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唱念用本嗓,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表演中有重唱或重做的不同,但非绝对。...
27
三 净 行
净,因面部化妆勾画脸谱,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演唱时运用宽音和高音,表演动作较为夸张,以突出其性格、气度...
28
正 净
正净俗称“大花脸”。因以唱工为主,又称“唱工花脸”。多扮演将相重臣、性情刚直稳重的人物,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是典型的唱工花脸,因为他手执铜锤,所以,“铜锤花脸...
29
副 净
副净俗称“二花脸”。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工为主,所以又称“架子花脸”“架子花”。许多架子花的剧目是工架与唱工并重,架子花也需要有唱工基础,如《连环套》中的窦尔敦...
30
武 净
武净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由于武净的部分角色现由武生“两门抱”,算作“勾脸武生戏”,如《艳阳楼》中的高登、《铁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