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生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男性将帅或英雄人物。分为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和勾脸武生、老头儿武生、娃娃武生几种。
(一)长靠武生。要顶盔扎靠,穿厚底靴,多使用长柄兵器,气势雄伟,工架沉稳,多是身为将帅、能征惯战的人物,例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战冀州》中的马超、《挑滑车》中的高宠等。
(二)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抱衣、侉衣之类)、薄底靴,戴罗帽,多用短兵器,要求身手轻捷、边式利落,偏重武打特技,多为身怀武艺的将士、英雄、好汉,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四杰村》中的余千等。
(三)箭衣武生。身穿箭衣,厚底靴,介于长靠、短打之间,虽无扎靠的敦实、穿抱衣裤的轻便,却要气魄英伟、舞做稳练,而且唱念较重,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连环套》《骆马湖》中的黄天霸、《洗浮山》中的贺天保、《翠屏山》中的石秀、《贾家楼》中的唐璧、《四杰村》中的廖锡宠、《夜奔》中的林冲等。
▲武生 《长坂坡》剧照
(四)勾脸武生。顾名思义,是指勾绘脸谱的武生角色。有些戏原为武净的本工,后来由武生扮演,形成“两门抱”(武生、武净两个行当都演),在唱念的风格和工架的气势、造型的雄伟上,都具有武净特色,如《铁笼山》中的姜维、《艳阳楼》中的高登、《四平山》《惜惺惺》中的李元霸、《金钱豹》中的豹精、《状元印》中的常遇春、《金沙滩》中的杨延嗣、《闹昆阳》中的牛邈、《嘉兴府》中的鲍自安和《霸王别姬》中的项羽;勾脸的“悟空戏”也由武生应工,如《水帘洞》《闹天宫》《双心斗》《金刀阵》《芭蕉扇》等剧中的孙悟空。
另有一种戴白胡子的武生老头儿戏,这类戏并无专用称谓,姑且可称“老头儿武生”。这类戏的主要特点是重唱工,扮演的都是白须白发的老将军、老英雄,是黄月山一派所擅长的,如《百凉楼》中的吴祯、《绝燕岭》(《定燕平》)中的定燕平、《溪皇庄》中的褚彪、《莲花湖》中的胜英、《剑峰山》中的邱成等。由于黄派的表演特点,常将这派演的一些剧目列为武生戏的一大类别。除上述诸戏外,还有《凤凰山》《独木关》《铜网阵》《巴骆和》《潞安州》《请宋灵》等,统称“黄派武生戏”。
还有一种娃娃武生,专门扮演有武艺的少年儿童人物,多出现在神话剧中,如《哪吒闹海》《乾元山》《闹天宫》中的哪吒、《劈山救母》中的沉香、《火云洞》中的红孩儿、《蟠桃会》中的刘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