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富英土台子上摔“吊毛”

六 谭富英土台子上摔“吊毛”

1953年,有关部门组织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谭富英此时已是有“四大须生”美誉的当红老生演员,年龄也偏大,快五十岁的人了,可他依然积极要求参加。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在鸭绿江北边的朝鲜,其寒冷程度可想而知。谭富英自幼身体素质较差,当他报名赴朝时,许多人都跑来劝他,要他等春暖花开后参加下一届慰问团,但谭富英坚持赴朝慰问演出,终于获得批准。

随团来到朝鲜后,他和裘盛戎决定给志愿军唱最拿手的戏:《将相和》。有人提出异议:没有剧场,这出大戏不好演。可是这是战场,哪里来的剧场?演出是在临时搭起的“土”台子上进行的。而《将相和》里有一场戏,蔺相如要在台上摔“吊毛”(类似空翻的筋斗,但脊梁骨要着地),不少人又建议谭富英,即使要唱这出戏,土台子上就不要再摔吊毛了,免得摔坏了。谭富英坚持说:“这个吊毛我一定要翻,给子弟兵唱戏,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

演出那天,到了摔吊毛时,大家都为他捏了把汗。然而,他却比往常翻得高、翻得帅,一点也没伤着。这一方面是他有坚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是他对台下成千上万的亲人充满热爱,故而产生了无穷的动力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