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京剧中的靴鞋

三 京剧中的靴鞋

京剧舞台上角色穿的靴和鞋也有许多讲究。靴子分厚底靴和薄底靴两种。厚底靴长筒缎面,底厚二寸至四寸,由高丽纸一层层压制而成,它可以令穿蟒扎靠的帝王将相,足蹬官靴,显得高大威严,但是,在表演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是京剧舞台上装饰性、技巧性极强的一种夸张性的鞋。

薄底靴子,靴底很薄,靴筒很短,颜色多种,和所穿衣、裤颜色一致。武戏中的武生、武丑、武净、武旦皆穿薄底靴子,紧衬轻便,利于打斗。还有一种叫朝方的靴子。靴底有一寸多厚,长筒,这是给方巾丑角或太监丑角穿的。《群英会》中的蒋干、《贵妃醉酒》中的高力士穿的都是这种靴子。

▲高底靴

▲靴子

鞋也有很多种,都是经过美化的。例如,青年书生或员外、安人穿的底厚约二寸,素缎面,鞋帮前端绣福字的福字履,也叫夫子履;仙家、道士穿的云履,鞋帮前端有凸起的双云头,其他样式与福字履相同;老百姓穿的鞋,底是方的,黑缎面,和现在男人穿的便鞋相似的方口皂鞋;再穷的则穿粗制而紧绷的洒鞋;渔夫则穿洒鞋上加鱼鳞片的鱼鳞洒鞋;和尚有黄色或灰色的僧鞋;旦角一般都穿各种颜色前边带穗子的绣花彩鞋;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妇女如果着旗装,脚下一定穿花盆底鞋,即在彩鞋鞋底的正中央加一个花盆形的厚底。穿这种鞋在台上要走得如风摆荷叶,飘逸洒脱,非常需要技巧。当年老伶工王瑶卿、尚小云在这方面堪称一绝。

▲彩鞋

▲薄底靴子

▲鱼鳞洒鞋